创维光伏总裁马龙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全产业链和出海是许多光伏企业的选择。

  2024SNEC光伏展上,龙头光伏企业在全产业链上的布局趋势明显,如从硅料到拉晶切片,再到组件的产业模式,如投资、施工、安装、运维一体化方案,创维光伏选择了储能、逆变器、组件、光伏支架的一体化布局。在这些领域,创维光伏展示了自己的新产品,包括5-15KW储能逆变器、炫彩组件新品、快装支架等等。

  展会期间,创维光伏总裁马龙和创维新能源海外营销总监张杨接受了《华夏时报》记者专访,马龙表示,在全产业链布局方面,创维有制造的优势,创维光伏十分重视制造能力,也会亲自参与到制造中去,以此去把控各个环节的品质。

  在海外方面,张杨向记者介绍了公司海外品牌以及海外布局的大致情况,她认为;“中国光伏企业要想做大做强,未来国际化是必走之路。”

  战略变化

  2024SNEC光伏展上,记者看到了创维光伏战略上的一些变化。

  首先是双品牌,记者在展馆看到“创维光伏”和“起明光伏”光伏两个品牌,在发布会上,创维光伏董事、副总裁曲婉菲宣布了“双品牌多元化”战略转型。据了解,“起明”的起源是在欧洲,这是创维光伏在欧洲做系统集成时最早注册的一个品牌,后来“起明”品牌才被引入到国内。

  为什么要把“起明”从欧洲引入到国内?创维光伏品牌总监王春丹解释称:“第一是双品牌的操作更利于我们市场对于这种消费者的影响,能够占到更大的市场份额。”对于两个品牌的分工,王春丹表示:“主要是考虑把‘起明’打造成国际化品牌,公司制造的逆变器、组件等产品需要用‘起明’,这对于后期出口欧洲是有帮助的。从销售端的下沉层级来说,创维光伏是下沉到县层级的,而‘起明’下沉到区域级,在一个大的区域寻找有实力的代理商,借助渠道的力量推广‘起明’品牌。”

  另一个战略变化是“多产品全球化”,在储能逆变器、光伏支架、组件等领域,创维光伏都推出了新产品。张杨向记者介绍了储能逆变器新品的特点:“这是一款三相储能逆变器,它的功率范围在5——15千瓦,这是一款高压储能逆变器,它的主要特点是Mtv电压范围比较广,就是说它的启动电压较低,启动电压低,适用性就更强。比如在海外或者在国内,它适用于不同的屋顶,选择性更广。”

  “另外,在不同的天气情况下,比如弱光、多云或者是有临时遮挡的情况,都不会影响它的电压,对它电压最大功率点的追踪影响是最弱的,这样的话会产生一个连锁效应,可以让我们在组件选择上范围更广,所以这些产品对我们来说是较大优势,对客户来说也一定会有所收益。”张杨说道。

  组件方面,创维光伏推出了炫彩组件新品—炫彩.复合边框组件,记者了解到,这是一款N型大尺寸、彩色组件,最大输出功率535W。这也是创维光伏的特色—定制,王春丹介绍:“我们可以按照用户的需求去定制组件的颜色,光伏不能影响建筑的美观,颜色要和屋顶相契合。”

  除此之外,炫彩组件还有高耐候性、超低碳设计。

  支架方面,创维光伏推出了快装支架系统。据创维光伏工作人员介绍,该系统采用降本快装支架搭配智净组件,施工快1倍的新型组装方式,在成本控制降约6.2%的同时,实现发电增益7-12%,这主要是为工商业混凝土屋面电站安装提供的解决方案。

  开拓海外市场

  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减弱,光伏企业大力拓展海外市场。记者从多家光伏企业处了解到,海外市场已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目前中国光伏在欧洲、东南亚、巴西、拉丁美洲等区域布局较多。

  马龙告诉记者:“创维在海外布局方面有二十多年的积累,渠道比较完善,创维光伏也在海外布局一年多了,前期主要做了系统集成、团队搭建的工作,产品和系统集成是剥离开的,从产品到集成再到施工落地,我们都有成本优势,目前想将成熟的案例运用到国外去。公司现在已经完成了系统和团队的搭建,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推进。”

  记者了解到,创维光伏海外品牌主要是Solavita。“创维品牌大家都非常熟悉,在国内它用SKYWORTH,但是在海外我们创维光伏用的品牌叫Solavita,它起源于希腊一个比较美的历史故事。Solavita在创维光伏后期会成为整个海外光伏板块所共同使用的一个品牌。”

  对于Solavita品牌海外未来市场的发展,张杨称要分多步走,“第一步我们会通过经销途径去开发海外市场,这是相对传统的方式,达到一定阶段之后,我们考虑在海外建厂。目前阶段我们会先从欧洲东南亚和非洲市场先做起,当然还有巴西也是重点开拓的市场之一,在这些市场的产品和市场做稳做大之后,我们会考虑去开拓美国市场,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公司会考虑将来在美国去建厂。”

  据了解,创维光伏现在在欧洲当地已经有了第一家海外分公司,也就是德国分公司,接下来在不同的欧洲国家和地区,创维光伏都会建立本地化团队,以满足当地的需求。“我认为中国企业要想做大做强,未来国际化是必走之路。”张杨说。

  面对竞争,张杨认为实际需求是存在的,而且一直在发展,市场一定会把现有产品消化掉,再演化出新的需求,企业要应市场变化而变化,为市场提供所需要的产品。

$通威股份(SH600438)$$隆基绿能(SH601012)$$新能源主题ETF(SH516580)$

  华夏时报记者李未来上海报道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其任职机构立场及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本文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您认为本文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害,请立即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