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又对比亚迪出手了。

根据港交所披露,6月11日,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以3.105亿港元(合398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了130万股比亚迪股票,持股降至6.90%。值得注意的是,自2022年首次减持比亚迪以来,这已经是伯克希尔第14次抛售比亚迪股票。然而,相较于之前的减持行为,本次市场态度的转变显然更值得玩味。


巴菲特与比亚迪的渊源

巴菲特与比亚迪的渊源由来已久。回溯至2003年,比亚迪在香港上市后,收购了秦川汽车,宣布进军造车行列。当时这一决策遭遇了外界的广泛质疑,市场普遍对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持悲观态度。因此,消息公布后,比亚迪的股价大幅下跌,跌幅高达20%。不过也是这一年,比亚迪和巴菲特的缘分悄悄展开。

2002年,一名华裔投资人李录,通过自己的对冲基金买入比亚迪,成为其基石投资。2003年,李录在机遇巧合下结识了巴菲特的搭档芒格,5年之后,李录成功说服芒格看清了比亚迪这支股票背后的价值。

业内流传着一个传说,芒格和巴菲特合作五十多年,芒格给巴菲特推荐过三只股票,比亚迪就是其中之一。尽管巴菲特最初可能是出于对老友的尊重,委托旗下中美能源董事长大卫·索科尔去考察比亚迪,但考察结果令巴菲特深感兴趣。不久后的2008年,巴菲特决定投资2.3亿美元(约18亿港元),购入比亚迪10%的股权,共计2.25亿股。

这一投资对巴菲特而言,虽然规模并非巨大,但却颇具特殊意义。这不仅是巴菲特早期唯一投资的中国科技公司,更代表了他对中国市场以及新能源行业的一次重要押注。


因关税铁幕急于脱手?不可信

从现实情况来看,巴菲特确实乘上了比亚迪的浪潮。自2008年至2022年,他坚定持有比亚迪股票,期间未作任何减持。据媒体估算,基于比亚迪当时的股价,巴菲特的这笔投资赚了38倍。

不过,自巴菲特开始减持比亚迪股份后,每次减持消息的传出都会给比亚迪带来不小的市场冲击。以2022年8月24日首次减持为例,比亚迪股价一度出现大幅波动。2022年8月24日-10月28日期间,比亚迪股价累计下跌39.30%。但有趣的是,在最近一次巴菲特减持的消息传出后,市场反应却显得相对平静。比亚迪的股价不仅并未受到明显影响,甚至在当日收盘时还微涨了一些。

尽管有媒体猜测,巴菲特此次减持可能与近期中国电动汽车在西方遭遇的多波抵制有关,但这种说法显然缺乏充分的说服力。一方面,巴菲特的减持行为已经发生了十几次,此次并非首次,也不是数量最多的一次,因此很可能不具有特殊含义。另一方面,从巴菲特一贯的投资策略来看,他更可能是为了将获利落袋为安,以便将这部分资金投向更为熟悉的美国本土企业。

因此,市场对于巴菲特减持比亚迪的反应已从最初的惊慌失措逐渐转变为现在的淡定从容。这种转变不仅源于市场已经习惯了股神的操作手法,更在于比亚迪自身的崛起和实力的不断增强。


比亚迪的江湖地位

市场对比亚迪的信任,源于其不断进阶的历程和实力的积累。这一点,或许可以从马斯克的态度的转变中可以窥得一二。在一段流传甚广的2011年采访视频中,马斯克曾对比亚迪的汽车表示不屑,认为其缺乏吸引力,技术也不足为奇,甚至戏谑地表示比亚迪的首要任务是确保自己不会破产。

然而,当这段视频被网友考古出来并艾特马斯克时,他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斯克坦言那都是多年前的事情,并直言当下比亚迪的汽车在市场中极具竞争力。

最新数据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比亚迪已经显著拉开了与特斯拉的差距,2024年1至4月期间,特斯拉的纯电销量为16.4万辆,同比下降了7.3%;而比亚迪的纯电销量则高达38.24万辆,同比上涨了31%。从年报来看,2023年比亚迪的净利润达到了300.41亿元,同比增长了80.72%,成为了全球新能源车市场的销冠。

事实上,巴菲特减持比亚迪这件事,并未给这家龙头企业产生多大影响。然而,市场态度的转变却侧面反应出了比亚迪乃至国内新能源行业发展的轨迹。作为国内新能源领域的领军者,比亚迪在初期便勇于尝试多样化的终端产品,不断积累核心技术,并精准地把握住了国内新能源汽车政策的红利,最终取得今天的地位。这正是当下比亚迪巨大价值和潜力所在。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