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丝剥茧!这才是比亚迪战略决策的真相!

2024-6-20

惊为天人! 王传福早在 2002 年就看到了新能源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在那个燃油车独霸天下的时代,比亚迪一开始造车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做电动汽车

当年为了彰显决心,比亚迪公开登报,预测自己将在 2025 年 成为中国最大的新能源车企!

二十多年过去了,事态的发展果然应验了王传福的超前预测!

如此坚决、如此自信的态度,显然不会是空穴来风。他到底是基于什么理由作出的战略决策呢?

当我看到他的采访视频,抽丝剥茧之下,终于还原了其背后的决策依据!

一.能源现状

1. 中国 72.3% 的能源需要进口。美国曾经也依靠进口,后来页岩油技术发展以后,实现了自给自足。

2. 进口的能源中,有70% 都是通过海运从“马六甲”海峡进口的。而我们的石油储备只有 28 天。

3.中国的交通(汽车)用油量,占了石油总消耗量的 70%。

通过这三个 70% 的宏观视野可以看出,如果不做出一些改变,我们的命根子就永远被别人捏着。

马六甲海峡白头鹰的势力。而且他已经实现了能源安全,要是真的发生了不可预料的事情,基本上只能被他单方面制裁。

面对这样的重大风险,朝廷必然不会坐视不理。

二.能源选择

1. 我国是“多煤少油”的地质条件。煤炭没法直接炼油,只能通过火电站转换成“电能”使用。

2.我国有面积巨大的沙漠。沙漠里光伏电池板的一年日照时间达到了 3-4 千个小时!只需要把我国 1% 的沙漠铺上光伏设备,全国的用电需求就够了,火电站都可以关闭了。

3.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在过去 20 年时间里下降了 90%,未来十年可能还会下降 15% 至 25%。目前已经比火电便宜了,火电会被逐步取缔。

4.石油来自动物、植物,而动植物又都来自太阳太阳能的来源是清洁、永恒的。

想要保障能源安全,就要“向内求”。而我国具备发展电能的充分条件!电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它必然成为最合适的发展方向!

三.比亚迪的发展方向

1.能源存储

太阳能最大的缺点是不能持续供应,因为晚上没有太阳。那么最大的问题就是“储能”!储能需要电池。

2.轨道交通

有一次王传福在北京遇到了堵车问题,这个问题是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城市化发展是国家战略,大势所趋。

后来他去日本出差,发现人口更加稠密的东京没有拥堵问题。原因在于东京拥有长达两千公里的轨道交通!

用新能源解决城市污染,轨道交通解决城市拥堵。新能源轨道交通就是“解决治污和拥堵的战略”!

3.汽车

电动车的瓶颈就是电池,掌握了电池的技术迭代、发展趋势,就决定了电动车的命运。

如今比亚迪已经掌握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行业定价权。但王传福表示,他不会让别的车企活不下去。

4.电子

比亚迪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够大规模提供金属、玻璃、陶瓷、塑胶等全系列结构件和整机设计制造解决方案的公司!它拥有规模庞大的精密制造能力,全方位的研发能力。

在我看来,除了赚钱以外,这更像是在“搭建完整的制造业体系”,避免被卡脖子。

另外, 70% 的 华为手机金属框架,也是由比亚迪制造。

上述发展方向看似四面开花,其实全部聚焦在“新能源”和“制造业”的基础上。

按照王传福的话说就是:定战略不能赌,一定要有合理的依据。

一百年的燃油车已经到了更换的时候。“能源问题、环境问题、气候问题”刚好在这个时期集中显现了。

他认为比亚迪的成功根本在于“顺势而为”,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

在分析过程中,意外的发现王传福的经验对于普通人如何能够少走弯路也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他从小家境贫困,父亲早逝。家里人无法给他提供太多的臂助。所以任何决策都只能靠自己做出判断。他从小就培养了“独立思考”能力。

据他回忆,因为喜欢思考,所以总是想要去尝试做点什么。少年时期他为了搞清楚收音机的原理,就把它拆开、装上,再拆开,再装上。

多年以后造汽车的时候,王传福买了 50 台二手车。他亲自动手,专门用来拆掉!就是为了搞清楚一个产品的来龙去脉!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又容易被忽视的习惯,那就是动手能力、“深度拆解”的能力!

而我们大多数人,小时候要是敢这么做,屁股都得被爹妈打开花。成年以后,这项技能就被我们给遗忘了,往往不再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遇到问题更多的是希望直接获得答案。

他有一段话非常精辟:“当一个行业在变革期,一定是技术驱动型的公司占上风。到了行业稳定的时候,就是管理型公司为主。”

而他是把 70% 的精力花在技术上,30% 的精力花在公司管理上。

这充分说明想要脱颖而出,光看到机会是不够的。更需要持续研究,要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

怎么执行呢?

原话是:做决策要有因果关系,必须符合逻辑,不要想当然。然后就是闭环管理,一个环节没做完,就一直啃。直到完成闭环。

怎么选择合适的机会呢?

1.市场空间足够大。

2.竞争很少。失败或者成功,取决于和竞争对手的差异。

怎么判断正确的方向呢?

原话是:利用数据决定战略和每一项决策。一定要以“问题”为导向,创新。抓住行业的痛点,你一定会得到订单,获得行业的承认。

怎么做到持续的优化呢?

以终为始,克制欲望,对自己坦诚。坚守质量的底线。

比亚迪早期造车期间,耗费精力和成本出了一款车型,但王传福认为这款车做得很差,不能为了回本就拿去卖,所以直接砍掉了。

通过王传福的自述,可以找到清晰的发展脉络。独立思考、数据说话、拆解问题、持续钻研、突破精进。

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怎么学习这些大佬的思维为我所用,让自己的生活更好一些,才是最大的意义!

普通人破局的方法:

1.看见世界

当我们感到迷茫的时候,大概率是脑子里的素材不够。拥有更广阔的视野,才会有更多的可能性。

2.独立思考

别人的意见不见得就是对的。得出的结论不能依靠情绪,一定是基于合理的逻辑因果关系。

3.数据论证

利用客观的数据决定每一项决策。这样才可能找到真实的问题。

4. 深度拆解

看到机会以后,要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对行业、产品足够理解。拆解一个行业或者产品的构成要素,把来龙去脉看明白了,才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5.错位竞争

实力不足时,应该在足够大的市场里,选择一个竞争小的细分领域。成功与失败,取决于跟竞争对手的差异在哪里。

6.提供价值

一定要以“问题”为导向,帮用户解决难题。在这个基础上创新,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价值交换才是唯一长期、不会遭受反噬的生财之道。

比亚迪最新推出的十万块钱的车型,续航里程 2000 公里!卖爆了!人们花了钱,还会感到特别值!

最终的目标是什么?

那就是最终将比亚迪打造成全球新能源汽车的超级帝国!这个帝国将是全球独一无二的!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