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网

#沪指屡屡迫近3000点,到底会不会破?##“科特估”逆势拉升,行情持续性几何?##“车路云”一体化提速,哪些股受益?#$教育ETF(SH513360)$$中公教育(SZ002607)$$科大讯飞(SZ002230)$

近日,“广东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吐槽教室用空调必须扫码付费,每一节课需交费24元”的新闻引发了网友的关注和热议。6月17日,据该校后勤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解释称,之前学校教室没有空调设备,为了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学校在所有课室安装了需扫码支付的空调设备。但因为学校没有空调用电费用的预算,电费对学校来说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因此,学校决定通过收取空调费的方式,来分摊这一成本。

图源:王聪/视觉中国

教室的空调该不该向学生收费?一般而言,公办学校如果装有空调,电费会由校方承担。毕竟,在大众的认知里,学费已经包含了上课时段基本设施的使用,不应该再额外收费。即便是民办学校,出于考虑学校财政负担、经营成本的角度,向学生收取空调费也应按照公平公正、自愿合理的原则,最大限度降低收费标准,减轻学生学业经济负担,量入为出、规范透明。

高校不是商业化资本市场,学生更不能成为随意宰割的“韭菜”。就本次事件而言,一节45分钟的课收取24元空调费用,这样昂贵的价格属实离谱。据披露,一般教室的空调在满负荷运转8小时的情况下,电费大致为16.8元,即每小时2元左右,就算按每间教室安装2台3匹空调计算,每天使用空调9个小时,电费也才31.2元。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不论如何计费核算,这都与学校收取的一节课24元费用明显不符。换言之,“一节课24元空调费用”的明码标价,到底是出于夏季教学生活成本需要,还是以收取空调费之名牟取商业暴利行为,这些都有待学校更为详细的告知与合理的解释。

教育以教学为本,学校以学生为重。跳出事件本身来看,在炎热的夏季,学校送清凉、提供防暑用品,为学生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本就是分内之事。如果学校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随意给这些设施的使用定出高价,显然有违公平公正的教育精神。随意拆分项目收费、自行核算收费标准、要求学生分摊成本,甚至是要以此赚钱,这样的举措未免有失人文关怀的温度,也只会寒了更多学子信任学校、感恩教师的赤子之心。

教室空调扫码收费,高校教育不能只算“经济账”。一台小小的空调,成了教育服务的试金石。面对教室空调费用的争议,期待校方积极回应学生关切,真正为学生着想,在尽可能减轻学生经济负担的前提下,为他们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美好的教学环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