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7,东吴证券发布一篇国防军工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星舰第四次试飞成功,一二级全部实现可控回收。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事件:6月6日,SpaceX宣布星舰本体确认在印度洋溅落,第四次试飞取得成功。 投资要点 星舰进行第四次试飞,超重助推器首次顺利溅落预定海域:SpaceX于6月6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基地成功进行了其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的第四次飞行测试。尽管在发射过程中出现了一台发动机未能正常启动的情况,但得益于火箭的冗余设计,发射任务并未受到影响,星舰依然保持了正常飞行。在发射后的七分钟内,星舰与超重型助推器分离,后者成功溅落在墨西哥湾,实现了SpaceX前三次试飞未能达到的目标。 大约40分钟后,星舰在直播信号中断后重新进入大气层,尽管在飞行过程中部分零件和直播镜头因高温受损,但星舰最终安全溅落在印度洋。这次试飞的主要目的是展示星舰飞船及超重型助推器的返回和重复利用能力,特别是超重型助推器的着陆点火和软着陆,以及星舰的受控再入大气层。 一旦星舰成熟,SpaceX的入轨质量将占全球的99%,是其他国家总和的100倍:星舰技术的成熟预示着其将在全球航天产业中占据压倒性的领导地位,其入轨质量预计占全球的99%,是其他所有企业的总和的100倍。星舰的高入轨能力将大幅降低太空运输成本,使得太空探索、商业活动和科学研究变得更加可行和经济,为太空旅游和卫星部署等新兴市场提供强大动力。同时,星舰的大规模重复使用能力将提高太空任务的频率和灵活性,加速太空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月球基地和火星殖民计划,为人类在太空的长期居住和工作奠定基础。 中国民营火箭企业正站在发展的新起点:随着液体火箭首飞成功和固体火箭技术的全球领先,小规模发射与星座补网能力显著提升。预计2024-2025年,随着天兵科技、星河动力等公司的中型运载火箭首飞,中国商业火箭技术将实现质的飞跃,有望达到可回收中型运载火箭的新高度。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的建成将有效缓解发射压力,为未来的大规模发射活动提供坚实基础。技术创新和政府支持为中国航天产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中国火箭公司或将迎来较大成长空间。 投资建议:我国航天产业已进入发展“快车道”,卫星互联网等新兴星座的建设、大运力低成本趋势正引领商业航天开启新时代,建议关注思科瑞、西测测试苏试试验、高华科技、中科星图、上海瀚讯九丰能源等。 风险提示:1)火箭研制进度不及预期;2)资金支持不及预期;3)地面设施和运营服务建设不及预期;4)我国商业航天发展速度不及预期。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