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两年的沉寂,功率半导体板块终于迎来了一波显著的上涨。截至6月17日收盘,包括新洁能、扬杰科技、台基股份在内的多家功率半导体公司股价均实现上涨,向市场传递出一股暖流。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从多家功率半导体公司的采访了解到,行业内普遍认为,功率半导体行业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多数晶圆厂的产能已接近满载,涨价现象成为行业内部热议的焦点。

业内专家预测,随着产业链上库存的逐步出清和需求的进一步恢复,预计下半年功率半导体行业的景气度将持续上升。推动这一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包括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高性能计算、高端通信和新能源等领域。这些领域的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对高效率、高性能的半导体产品有着极高的要求,从而带动了功率半导体行业的需求增长。

“自今年第二季度起,功率半导体的价格开始趋于稳定,晶圆代工厂的产能利用率也开始回升。”一位半导体行业从业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当前,无论是晶圆代工厂还是IDM(即设计制造垂直一体化)厂,都已经达到或接近满产状态。这一现象不仅标志着行业供应链的恢复力度,也预示着技术和产能的进一步优化。

这一产业的复苏和增长,可以归因于全球市场对高效能半导体产品的持续需求,尤其是在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这些领域对功率半导体的需求尤为旺盛。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推进,功率半导体技术在电能转换效率和系统可靠性方面的优势越发明显,这也促使更多的应用领域开始广泛采用功率半导体技术。

近期,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和技术需求的增加,功率半导体行业展现出积极的复苏迹象。多家功率半导体公司纷纷披露了他们的产能利用率,显示出市场需求正在回暖。

华润微在近期接待机构调研时透露,公司的6英寸及8英寸产线的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90%以上,其中部分产品线的产能利用率甚至超过了95%。此外,公司的12英寸产线目前正处于爬坡上量及客户验证阶段,预示着未来有更大的增长空间。扬杰科技也表示,由于订单充足,公司已经达到满产满销的状态。

晶圆代工厂方面,芯联集成的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功率半导体复苏得比预期要早,我们的产线也已经基本上处于满载状态。”这一情况得到了国际金融分析机构的确认,摩根士丹利的一份最新报告指出,华虹半导体的产能利用率已经超过100%,显示出市场对功率半导体产品的强烈需求。

去年第四季度,功率半导体价格曾达到最低谷。然而,今年1月以来,由于行业亏损压力,捷捷微电、扬州晶新微电子有限公司和四川蓝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对部分产品启动了涨价模式,价格上调幅度在5%至20%之间。

一位功率半导体上市公司的高管在谈到半导体复苏的动力时指出:“一方面,消费电子行业在今年第一季度已经开始复苏;另一方面,高端汽车电子、AI带动的高性能计算及高速通信等需求,为产业带来了新的成长驱动力。”此外,工业控制领域的需求保持稳定,而来自风能、光伏和储能(风光储)的需求也在今年第二季度趋于稳定,这些都为功率半导体行业带来了持续的增长潜力。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功率半导体行业迎来了新的增长机遇。芯联集成的总经理赵奇在近期的一个机构调研中指出,AI技术不仅推动了云端服务器、机器人等新业务的增长,而且还促进了从发电到输配电、再到用电全链条的功率半导体用量的系统性提升,从而刺激了功率半导体存量业务的增长。

在这次调研中,芯联集成还强调了AI对高性能电源管理芯片需求的推动作用,尤其是面向大型GPU(图形处理单元)的应用。公司的第一代BCD技术已经开始小规模量产,而更先进的第二代55纳米解决方案已经获得了关键客户的重大定点,显示出市场对这一技术的认可和需求。芯联集成正努力扩大客户群并加速产品的市场导入,其BCD产品有望成为公司未来增长的一个重要支点。

此外,其他一些上市公司也披露了与产业复苏和新需求旺盛相关的订单信息,这进一步印证了功率半导体行业的市场前景。华润微透露,公司目前下游库存去化进度已基本完成,订单量逐月增长。该公司的SGT MOSFET等功率半导体产品已被应用于AI服务器等领域,并已开始供货。扬杰科技也表示,第二季度产品价格已基本企稳,公司目前手头的订单充足,显示出市场需求的强劲。宏微科技则预计,第三季度的订单将比上半年更为饱和,反映出行业需求的持续增长。

这些信息表明,随着AI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深入应用,功率半导体行业将继续受益于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扩大。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产品,能够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从而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这不仅是对功率半导体企业的挑战,也是一个巨大的成长机会,预示着这一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潜在的市场规模。

随着功率半导体市场的复苏超出预期,部分IDM(集成设备制造)厂商已经在5月份启动了涨价模式。例如,扬杰科技表示,公司根据市场供需状况及成本因素进行了价格调整,总体上呈现出价格上涨的趋势。

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晶圆代工厂已不再接受客户的议价谈判,部分大型晶圆代工厂甚至已经在酝酿近期的涨价计划。这一动态反映了市场需求的强劲和供应链紧张的现状。

“今年功率半导体的总体节奏是第二季度扩量,第三季度涨价。”有功率半导体公司高管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产业链上库存的清理以及需求的进一步复苏,预计下半年功率器件行业的景气度将继续上行。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高性能计算、高端通信及新能源等领域将成为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君在5月份表示,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在第一季度显著回升,无论是8英寸还是12英寸产线都接近满载。唐均君指出,产品价格下降的趋势已经结束,预计接下来的几个季度价格可能开始回升。这一表态进一步印证了市场对功率半导体需求的强劲复苏和价格回升的预期。

此外,由于市场需求的强劲复苏,部分公司已经采取了积极的扩产和技术升级措施。华润微等公司在面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时,积极调整生产策略,以应对不断增加的订单量。同时,一些公司还加大了在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上的投入,力图通过技术创新来提升市场竞争力。

扬杰科技也透露,公司的产品价格调整是基于市场供需情况和成本变化而进行的。这种价格调整不仅反映了当前市场的供需动态,还预示着未来市场价格可能继续保持上涨趋势。

展望未来,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和技术需求的不断增加,功率半导体行业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高性能计算和新能源等高增长领域,功率半导体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不仅为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也为相关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般来说,当功率器件行业的景气度进一步上升时,中低端产品通常会率先涨价,这将直接惠及相关的IDM厂商和晶圆代工厂。从产业逻辑来看,当晶圆厂的产能利用率大幅上升时,它们通常会优先将产能分配给高价值的中高端产品及客户。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晶圆厂可能会对“平时用于填补产能”的低端产品及客户进行涨价,从而实现盈利。芯片设计公司则需要将涨价传导至下游客户。

业内人士指出,虽然涨价通常从中低端产品开始,但无论是从产品利润空间,还是从产能获取和下游需求的角度来看,拥有高端产品的厂商才是产业景气度上升的主要受益者。这些厂商因为其产品在市场中的独特优势和较高的技术含量,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价格波动并从中获利。

“鉴于我们主攻中高端产品,如果接下来晶圆厂涨价,我们也有对下游高端客户进行价格传导的底气和议价能力。”某功率半导体芯片设计上市公司表示。他们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高性能计算等需求旺盛的领域。此外,工控产品的需求也持续保持稳定,而光储用产品在第二季度已经恢复企稳。

该公司进一步解释道,其在中高端产品市场的定位使其在面对晶圆厂涨价时具备更强的议价能力和市场传导能力。新能源汽车和高性能计算领域对高端功率半导体的需求量巨大且不断增长,这使得公司在这些市场中的竞争力显著增强。工控产品和光储用产品的稳定需求也为公司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使其能够在行业景气度上升的背景下,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

此外,这些企业还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通过研发新技术、优化产品结构和拓展新的市场应用领域,这些公司不仅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还能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例如,芯片设计公司在高性能计算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持续投入,使其产品在市场中具备了较高的竞争优势。

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和技术需求的不断增加,功率半导体行业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高端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展和需求的稳步增长,为行业内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市场机遇。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发展,功率半导体行业将迎来更大的成长和繁荣。

by:农人布衣

科创100指数ETF(588030)紧密跟踪科创100指数,目前规模、份额领先同类产品,流动性好。指数重点布局医药生物、电子、新能源三大成长板块,并且对于计算机、机械设备、国防军工等板块布局良好。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其任职机构立场及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本文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您认为本文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害,请立即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风险提示: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外,本文中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来表现,投资需谨慎。

$科创100指数ETF(SH588030)$$上证指数(SH000001)$$珠海冠宇(SH688772)$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