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烧钱继续(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撰文|蜜姐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534篇原创


今年的618有点似乎有点冷清,但车企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厂商之家的价格战,却打得酣战淋漓。

据新浪科技报道,豪华汽车品牌奔驰的某新能源车型售价,甚至“打骨折”,降价至不到官方指导价的6折。

对于不少还处于亏钱抢市场的造车新势力而言,残酷的价格战还能坚持多久,至关重要。

截至目前,6家上市造车新势力披露了今年一季报。

其中,“抱稳”华为“大腿”的赛力斯,无论是营收还是归属净利润,都实现了翻倍增长,可谓一骑绝尘。

蔚来单季度净亏近53亿元,零跑汽车、小鹏汽车和极氪汽车单季净亏在10亿元—20亿元左右。


01

截至6月19日收盘,赛力斯的股价为100.1元/股,总市值1511亿元,在已上市的6家造车新势力中,总市值最高。

实际上,在前一天,赛力斯刚刚完成对理性汽车总市值的超越。



今年一季度,赛力斯实现营收265.6亿元,同比增长421.8%,环比增长38.6%。增速在6家造车新势力中排名第一位。

同期,赛力斯的汽车销量为4065辆,同比增长620.1%。主要得益于与华为联合打造的品牌AITO问界,旗下车型销量大增。比如,问界新M7上市首月累计大定破6万辆。

作为当红炸子鸡,赛力的股价表现不错。不过,其股价波动幅度也较大。

年内其股价低点为54.6元/股,最高点为106.66元/股。这也是不少投资者吐槽,自己看对了,却难以赚到钱甚至亏损的原因。


一季度,零跑汽车营收34.86亿元,同比增长141.7%,增速排名第二位。也是唯二两家,同比增速翻倍的。

同期,极氪汽车营收147.37亿元,同比增长70.95%;小鹏汽车营收65.48亿元,同比增长62.35%。两家增速分别排名第3、4位。

其次是理想汽车,营收256.3亿元,同比增长36.44%。

造车新势力中,唯一负增长的是蔚来汽车,期内营收99.09亿元,同比下滑7.19%。


02

一季度,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速方面,赛力斯也稳居榜首,同比增长135.12%。

不过,相比265.6亿元的营收,赛力斯归属净利润仅2.2亿元,其与华为合作的分成比例仍未公开。

同期,其毛利率为21.51%,在同行中表现较好。A股汽车整车 行业平均毛利率为11.33%。

如果拉长时间线来看,历经4年亏损,今年一季度扭亏为盈,对于赛力斯意义重大。

赛力斯与华为的合作始于2020年,彼时被业内某大佬评价为是“出卖灵魂”的合作。从一家传统车企决绝转型,赛力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2020—2023年,其分别净亏损17.29亿元、18.24亿元、38.32亿元和24.50亿元。4年累计亏损超98亿元。同期其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增长明显,尤其是销售费用大增。仅2022和2023年,销售费用就近103亿元。



一季度,归属净利润增速排名第二位的是小鹏汽车,同比增长41.47%,但依然净亏13.68亿元。

其创始人何小鹏曾说:“造车不是一个烧钱的事儿,而是一个‘很烧钱’的事儿。”小鹏汽车的发展倒是很能证明其说法。

2018—2023年,小鹏汽车分别净亏损22.55亿元、46.43亿元、48.90亿元、48.63亿元、91.39亿元和103.8亿元。小鹏汽车6年累计亏损361.7亿元。

虽说还未能扭亏为盈,但今年一季度,小鹏汽车的毛利率为12.9%,尽管净亏13.68亿元,相比2023年一季度同比减亏约9.7亿元。

其次是极氪汽车,今年5月才在美股上市,一季报也是其上市后发布的首份财报。期内,其净亏20.14亿,与小鹏汽车情况相似,也在减亏,同比增长15.87%。

在今年一季度,极氪骑车共交付33059万台,同比增长117%,其交付量和营收都创了新高,整车毛利率约为14%。

极氪是吉利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可谓是含着金汤匙出生。2021年成立,相比其他造车新势力,极氪是从一出生就猛砸钱。

2021—2023年,极氪汽车分别净亏43.63亿元、79.34亿元和83.4亿元,累计净亏损超206亿元。

一季度,剩下3家造车新势力,归属净利润均为同比负增长。

其中,蔚来汽车在6家中单季度亏损额度最高,净亏52.58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9.46%;整车毛利率为9.2%,整体毛利率为4.9%。

蔚来汽车一向敢于亏损。2018—2023年,分别净亏损233.3亿元、114.1亿元、56.11亿元、105.7亿元、145.6亿元和211.5亿元,累积亏损超866亿元。

蔚来的大幅亏损,与其商业模式密切相关。比如,一直颇受争议的大量建造换电站。

一方面,创造了较好的用户体验,甚至被视为能帮助蔚来汽车触底反弹的王牌。

据媒体报道,去年11月,蔚来汽车先后与长安汽车、吉利控股、江汽集团、奇瑞汽车、皖能集团、安徽交控集团、南网储能科技、路特斯、一汽等企业达成合作协议,组成了“换电联盟”。

另一方面,因修建换电站成本不菲,其重资产运营属性,也被视为拖累蔚来汽车实现盈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及蔚来在发展过程中,进行了多种业务的尝试,比如造手机、电池研发、“大号车钥匙”等。

不过,在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的情况下,蔚来汽车也不得不砍掉一些不重要的业务、“优化”员工以及降价。

一季度,零跑汽车净亏损10.13亿元,同比下滑10.6%,毛利率为-1.4%。

与其他造车新势力的相似,零跑汽车也在销量和营收增长的同时,亏损幅度亏大。

2019—2023年,零跑汽车分别净亏损9.01亿元、11亿元、28.46亿元、51.09亿元和42.16亿元。5年累计净亏损141.72亿元。

一季度,归属净利润增速下滑幅度最大的造车新势力是理想汽车,实现净利润5.93亿元,同比下滑-36.26%,毛利率20.61%。

理想汽车2023年发展迅猛,全年营收超千亿,达1239亿元,同比增长约173%;归属净利润首次扭亏为盈,实现盈利11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约682%。

2018—2022年,理想汽车累计净亏损近83亿元。2023年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也为造车新势力正名,让业内人心振奋。

不过,在目前行业降价潮之下,理想汽车的盈利要在去年较高基数上保持正增长,压力颇大。

总的来看,造车新势力中,多数还处于持续亏损状态,业绩和盈利的双重压力之下,行业只会更加内卷。


本文未注明数据均来自于公司财报及公告,特此说明和感谢!文章仅供讨论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本文系闺蜜财经创作,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另,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