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已有二十多年历史,从“三头在外”到掌握全球话语权,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整个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以及起起伏伏的发展路径上,勇立潮头的一直是那些攻坚克难、不断创新的企业。

提高行业进入门槛

近日,国务院发布《2024一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中“优化有色金属产能布局”一节提到,三项对硅产能、技术的要求,包括合理布局硅、锂、镁等行业新增产能,新建多晶硅、锂电池正负极项目能效须达到行业先进水平,推广大型矿热炉制硅等先进技术。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此前光伏行业召开了多场座谈会,与会人员重点提的建议与降碳方案内容相呼应:在相关补贴取消后,对光伏相关资源与环节进行重新定价;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加强同业协同,杜绝低价中标、恶性竞争;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对侵权行为进行严肃处理;鼓励出海,鼓励走出去;加大产业链兼并重组;规范、统筹各地招商引资政策,合理配置产能。

此外,在引导产能有序发展方面,相关部门或将暂缓新增硅料产能审批,并正在考虑引导光伏产业已有产能质量提升的政策工具。

业内人士对此认为,暂缓硅料产能审批、设置低质产能黑名单等举措都对光伏行业非常有利。此举将提高行业门槛,防止低价无序竞争,助力行业往健康、高质量的方向继续前行。

二期项目顺利投产

正值淡旺季交替时期,新旧产能转换脚步临近。新增产能通常指先进产能,在新老产能交替过程中,老产能为了再加长些使用时间,必然带来价格战,先进产能必将迫使老产能出清。现阶段,硅料企业检修产线增加,市场价格逼近底部。再加上行业正处严厉收紧产能审批的背景下,能继续逆势扩产投产的无疑是拥有充足技术与资金储备的头部企业。

5月份,内蒙古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二期年产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如期投产,等待行业旺季来临,把握低吸机会。2024年,各制造公司高纯多晶硅综合实际产能将从2023年20.5万吨跃升至30.5万吨,单晶用料占总产品比重已超99%,99%以上产品达到电子级,90%以上的产品达到电子一级标准以上。

6月7日,周大福企业有限公司副行政总裁郑志亮一行到大全能源内蒙古生产基地交流调研,对大全能源在新能源领域持续十余年在行业保持领先地位,发挥创新主导作用,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并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企业管理新体系表示钦佩。

多年来,大全能源专注于高纯多晶硅产品的研发,十余年间不断迭代核心技术与先进产能,积累了多晶硅生产全流程的核心技术。同时,公司已成功建立“全流程、全要素、全闭环”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实现了对企业运营全方位、无死角的覆盖,管理人员可以随时能够掌握公司每个环节的运营信息,推动了企业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

当前,在全球加速推进“碳中和”与“碳达峰”大背景下,光伏行业不断迎来技术变革,N型逐渐替代P型成为产业主流,这也成为全球光伏产业的共识。6月12日消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显示,多晶硅价格n型持稳,p型有小幅下跌。n型棒状硅成交价格区间为4.00-4.3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4.08万元/吨,环比持平。p型致密料成交价格区间为3.40-3.9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69万元/吨,环比下跌1.07%。

截至目前,大全能源新疆和内蒙古两地N型单晶用料产能均已爬升至80%以上。

多维拓展业务边界

今年5月份,大全能源的另一个公司大事件同样引起业内广泛关注。5月7日,大全能源规划的一期年产1000吨半导体级多晶硅项目首批产品顺利出炉。内蒙古大全半导体有限公司对外表示,首批产品出炉表明半导体项目流程已完全打通,下一步大全将尽快完成质量爬坡和产品分级验证。

据最新一季度财报显示,大全能源继续大举研发,花费合计1.37亿元,同比增加78%,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增长增加了3.01%。大全能源抢抓半导体行业发展机遇,巩固国内市场领先地位,向“门槛”更高的半导体级硅料领域挺进。

半导体级多晶硅材料下游便是半导体硅片也称硅晶圆,是全球90%以上半导体器件的基石性材料。由于我国最常用的大尺寸硅片(8~12)英寸产品主要依赖进口,能够批量生产半导体硅片的企业数量相对较少。据了解,大全能源现在主要量产8英寸和12英寸大硅片用电子级多晶硅,且能达到较低的生产成本。

在近日与周大福一行的座谈会中,大全能源董事、总经理王西玉对公司半导体级多晶硅项目现在的运行状态,未来的技术规划和产业发展路线、产品及市场,以及大全能源未来在发展战略、财务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做了交流分享。王西玉指出,大全能源欢迎周大福企业与公司继续加强建设性的交流交往活动,积极寻求符合双方企业利益的价值合作机遇。

值得关注的是,集成电路电子特气也是大全半导体级多晶硅项目的副产品,得益于半导体级多晶硅项目的工艺特点,该项目生产的硅基电子特气具备更高的纯度。根据大全能源现有净化提纯系统可直接制备电子级二氯二氢硅、电子级硅烷气、六氯乙硅烷电子级氯化氢等多种电子特气。

光伏产品被称为中国走俏海外的外贸“新三样”之一,光伏行业仍属于长坡厚雪的赛道,先进技术和产能不会被淘汰,创新始终是最核心的竞争力。而行业未来发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在奔赴一线的企业方面,需要更多如大全能源等企业一样,不断自我革新、 引领行业发展的“火车头”。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