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半导体龙头企业沪硅产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拟投资建设集成电路用300mm硅片产能升级项目,预计总投资约132亿元。沪硅产业表示,本次产能升级旨在积极响应国家半导体产业发展战略,加速推进公司长远发展战略规划,抢抓半导体行业发展机遇。

沪硅产业此次的百亿级项目有很大一部分将落地山西太原。

据了解,沪硅产业本次对外投资项目将分为太原项目及上海项目两部分实施,其中太原项目预计总投资约91亿元。

作为行业巨头,沪硅产业为何选择牵手山西?这其实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此外,还有一位重量级人物与山西颇有渊源。

1,国家级基金、太原国资共同参与出资

公告披露,太原项目的实施主体为“太原晋科硅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暂定名,以下简称“晋科硅材料”)。

晋科硅材料由三方发起成立——沪硅产业全资子公司上海新昇或其下设子公司(拟出资28亿元)、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产业基金二期”)(拟出资15亿元)、太原市汾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汾水资本”或“太原投资方”)或其下设子公司(拟出资12亿元),三方共出资55亿元。

晋科硅材料成立后将主要从事300mm半导体硅片业务,实施集成电路用300mm硅片产能升级太原项目。该项目预计总产能目标为建设拉晶产能60万片/月(含重掺)、切磨抛产能20万片/月(含重掺),并推动300mm硅片技术不断升级迭代,以满足国内不同技术节点的工艺需求。

据了解,产业基金二期为沪硅产业的关联方,产业基金一期是沪硅产业第一大股东,产业基金一期和二期的董事有重叠。汾水资本则由太原市财政局100%控股。

山西把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通过低电价优势把半导体企业吸引进来,逐步扩大规模,形成整个半导体产业的发展链条。

镓产量优势明显

相较于全国来看,山西主要是在半导体材料领域比较领先,芯片衬底原材料镓元素来自于铝矾土,山西铝矾土储量居全国之首,山阴以南、保德以东,临汾以北,原平繁峙县以西都是铝矾土资源聚集区。

2023年7月中国宣布对稀有金属镓和锗实行出口管制。

CNN渲染称,中国在镓和锗的生产方面已经垄断了至少十年。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占全球镓产量的98%。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曾表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金属,特别是稀土方面对中国的依赖由来已久,它们也一直在寻找替代中国的供应源,但这并不容易。因为中国不论是在元素储量还是提炼技术方面,都非常领先。西方国家即便找到矿源,提炼的技术也是一道槛。

形成三大产业集群

山西目前半导体产业形成三个集群,太原打造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集群为主,以山西电子信息科技创新园为核心,形成国内最大国际前三碳化硅半导体材料供应基地。目前全球可以制备高纯碳化硅晶片的企业只有4家,而太原的烁科晶体就是其中之一。

忻州有全球最大的砷化镓加工制造集成车间,每年可生产200万片砷化镓晶片,占全世界产量的60%,而且产品性能达到全国领先。

长治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深紫外LED技术,全球首条量产化深紫外LED生产线。

山西的半导体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

经过几年发展,截至目前山西已经打造了多家优质的半导体企业,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研究所、山西烁科晶体、山西高科华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还被列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链主”企业。

同时,打造了不少半导体明星项目,如长治南烨MLED新型显示面板项目、中北高新区半导体硅材料产业基地项目、中国电科(山西)碳化硅材料产业基地二期项目、晋城经开区星心半导体封装项目、山西华芯半导体晶体材料产业基地等。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