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购物节消费不行了,而是购物节模式的竞争力已经被百亿补贴、工厂直供、直播带货模式超越。

在618当天结束后的一小时内,关于618的热搜,一个都没有出现。关注度甚至不如欧洲杯土耳其对阵格鲁吉亚的一场比赛。

查询百度指数,“京东618”关键词峰值与去年基本持平,大约在1600左右。而在2018年,这个峰值大约25000左右,几乎是现在的16倍。

购物狂欢节在不断降温,近些年电商的发展趋势也暗示着,618、双十一的价值也在下降。

#1

采销唱主角

今年京东618,“采销”成为最大的变化。

去年3月以前,“京东采销”这个词连京东自己都不常用。搜索关键词几乎没有相关新闻报道。

然而仅仅一年多,京东采销的员工,被连续加薪了两次,从固定薪酬涨幅100%,到16薪变20薪。

在以前,他们是牛夫人;现在他们是小甜甜。

京东采销站到舞台中央,是京东组织管理改革的一环。

彼时,京东的年度营收增速跌破10%,一季度增速降至1.38%,形势严峻。采销成为组织管理改革的第一步。京东将采销单元的事业群变更为事业部。以具体品类为单位组建的各采销作战单元,这些作战单元拥有更大的经营决策、管理、人事任免等权利,自负盈亏。调整之后,采销业务从普通员工到CEO,最多只有三个层级,事业部-细分业务单元-普通员工。

简而言之,这次调整让管理汇报更加扁平化,让采销有更大决策自主权。


采销团队第一次闹出动静是去年双十一,京东采销开启了直播带货。面对着外部一众头部主播和头部平台,京东采销的处境特别像西游记里,被头领要求除掉唐僧师徒的奔波儿灞。

10月24日,京东采销人员在朋友圈公开质疑头部主播李佳琦存在“二选一”行为。这起有些碰瓷意味的事件让京东采销受到了关注。

随后京东开始持续加码采销团队。去年年底,京东采销员工迎来了第一次涨薪,固定薪酬大幅上涨近100%。今年4月,刘强东甚至亲自以“采销东哥AI数字人”的形式在京东超市、京东家电家居采销直播间开启直播首秀,相当于亲自为京东采销团队站台。618前期,伴随着刘强东“兄弟论”,采销迎来了第二次涨薪。京东采销年度固定薪酬由16薪提升至20薪,业绩激励上不封顶。


在当前的环境,半年内两次涨薪,让人十分眼红。而在另一边,据媒体报道,5月23日,京东启动了大规模裁员计划,涉及范围广泛,包括技术、物流、客服等多个部门。两相对比,对于采销的重视可见一斑。

这个世界没有平白无故的示好,只有暗中标好的价格。涨薪、给予战略重视背后,采销团队需要为京东创造更大的价值。

#2

花小钱,办大事

在京东的财报里,罗列了6个工种:采购、仓储、配送、客户服务、研发、销售和行政。

与采销最接近的就是采购类员工,2023年底总人数23687人,占比不到4.6%。即便全部涨薪,增加的成本,相对于京东一年240亿净利润的体量而言也不算多。但通过调整分配方式,释放信号从而影响员工积极性,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刘强东犒赏这些冲在一线的士兵,为的是让他们成为鲶鱼,带动起来整个团队的活力,从而激活京东。

团队活力是刘强东重回公众视野后不断强调的内容。在采销第二次涨薪前,刘强东在内部会上着重提到了组织管理。最受争议的当然是“兄弟论”:

“有其他同事……生活第一,事业第二,工作第二,不想拼我能理解……但我只能说,你不是我们的兄弟,你是路人……我们不应该在一起共事。因为你的存在,会让那些拼搏的兄弟们利益严重受损,对他们严重不公平……”

大众普遍聚焦刘强东对兄弟的定义的灵活解释权,但其实这样的改变是形势所迫。2019年,他说“所有的员工都是兄弟”,是因为当时需要用这种方式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但现在京东面临大企业病,“生活第一,工作第二,不是我们的兄弟”,主要想表达京东需要激发战斗力,多数人的就业选择不多,总有人愿意内卷,激励一部分愿意拼命的员工,从而让更多人卷起来。

今年春节期间,京东投入超过5亿元用于补贴一线快递小哥;2万多名一线客服员工薪酬上涨超过30%。这也是京东通过分配影响生产的表现。

相比于一线快递小哥和客服,采销的激励力度显然更大,这背后是京东的战略选择。

#3

杀向“拼抖快”腹地

GMV破万亿的新兴电商平台主要有三个:拼多多、抖音、快手。他们是京东和阿里的共同对手。这三家平台共同的关键词是流量和低价。

这不是京东和天猫的时代,因为他们面向的消费群体在向下兼容。当竞争对手通过补贴、卷卖家,把价格降到更低,两家平台被抢份额也是再正常不过。两大平台都有强势基本盘,但不能等、也不敢等,一头扎进低价竞争中,即便无法扭转局面,至少可以延缓新兴平台的步伐,为市场变化争取时间。

京东压力很大,在于其传统优势在当前体现不明显。京东的传统优势是3C自营,但3C的价格相对透明,压缩空间不大。物流服务也是强项,但物流是增值服务的一部分,不能当作争抢流量的核心竞争力。

只能硬着头皮抢拼多多们的地盘。

去年,京东将自营开放给第三方卖家供货。把自己流量最高的业务板块拿出来给第三方,为的就是价格。商家入驻,需要在京麦平台查询自营供货的需求情况,并提出报价。显然对于平台来说是同等质量价低者得。

今年618,京喜升级为京喜自营,推出“全托管”模式,这几乎是拼多多的翻版。以京东的力量承担定价、营销、交易、售后的环节,还深度参与产品的设计、优化,商家则是专注于生产和发货。京喜自营相当于把所有的链路都帮助商家跑通,商家注定要让渡利润。

但其实这样的事情,拼多多在做,阿里淘工厂也在做,甚至直播电商的头部主播也在做。

这个故事很大程度上就变成了“贴身肉搏”。

可以看看拼多多做到了什么程度。今年618,拼多多推出了自动跟价系统。商家一旦委托,在授权范围内,只要对方售价比自己低,系统将自动把价格降得比对方更低,以获取流量和订单。

这会牺牲卖家的利益,但消费者并不会因为同情卖家而选择高价,流量就是这样冰冷。


这样的形势下,能否谈到优质源头工厂,并且以京东的方式打动卖家,最后带动平台的交易量,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采销团队对行业的了解,对市场需求和产品设计的理解,以及最重要的谈判能力。京东需要采销团队有更强的竞争力。

这场低价竞争中,京东没有退路。

京东的海外市场看不到太多增量,只能在国内尽可能卷份额。今年一季度,京东新业务营收48.7亿,同比下滑19.2%。而在2023年,新业务营收161.1亿,同比下滑26%,连续第二年下滑。这部分业务包含京东产发、京喜和海外业务。


不能粗暴地说海外业务下滑,但至少说明,在Temu、Tik Tok、速卖通等都快速增长的状态下,京东的海外业务反而没给整体营收带来太大帮助。

2021年,京东宣布将关停跨境B2C平台JOYBUY英文站与俄文站。2023年初,京东发布公告,泰国电商官网和印度尼西亚电商官网将关停服务的。这一系列事件侧面表明,京东海外业务没有太多起色。

这导致京东只能发力国内业务。

现阶段京东的难点集中体现在用户规模上。平台想要在低价竞争中稳住份额,用户量是起点,从第二掉到第三的京东一直都没有优势。

需求决定供给,流量代表着需求量的大小。流量小,议价能力很大程度上不如竞争对手,只能赋予更多资源来弥补,这也就是刘强东提出的十节甘蔗理论,把消费品行业的价值链,分为十个环节。这也客观上要求京东采销团队做得更多。

社会舆论不喜欢“狼性”这样的词,可京东采销团队需要狼性文化,因为这直接关乎到整个集团51.7万人的活力,更关乎到京东能在残酷的低价竞争中拿到多少份额。

#4

消解购物节

不过,无论是采销团队的激励,还是接下来整体团队活力的激发,在京东发生改变过程中,更多是供应链端的升级改造,购物节打法变化不多。

这个现象背后,购物节的作用正在减弱。这不是京东一家的问题,去年双十一,舆论也普遍认为购物节变得冷清。

对于购物节面临的问题,将其简单归因于消费承压的大环境显然过于简单粗暴。

一方面,购物节的疲态无法避免。在狂奔十五年后,消费者对购物节的新鲜感在下降,同时购物节常态化也成为一种趋势。

发展到近几年,618和双十一的促销周期被拉长到一个月,常规月份里,电商恨不能每周一个狂欢节,不放过任何一个节日。比如8月,热8购物季、818手机节、88全球狂欢节、88会员节等等。

这种玩法下,购物节的参与度很难保持高涨。

另一方面,新的电商打法在消解购物节的价值。头部主播的直播带货,已经凭借自身的议价能力和高频率的直播,把低价促销变得常态化。

如今,京东重视采销,加入的百亿补贴、工厂直供等模式,本身也与购物节有一定的冲突。

日常带货、拼团、百亿补贴,把商品价格压缩到很低的程度。采销团队打下来的价格又进一步压缩了平台以及产品的利润。这种情况下,购物节的优惠力度已经很难像以前一样,让消费者感受到价格的直观变化。

购物节很难体现出与日常购物的差别,那么这种高密度、集中促销的价值也就被消解。

拼抖快等新平台并没有购物节,却仍然处在高速增长的状态。可以说,不是购物节消费不行了,而是购物节模式的竞争力已经被超越。

在可预见的未来,购物节的价值还会继续下降。仅从促销的角度,618已经显露疲态,而且仅靠购物节这一个月的集中发力,已经无法与低价促销常态化的打法相比,重视采销也是向更有效果的模式转变。618和双十一最大的价值,可能最终只能落脚到品牌和文化符号上。

参考资料:

1.压缩层级、按品类拆分作战单元,京东零售“变阵”释放了哪些信号?来源:界面新闻

2.刘强东下手了,谁便宜谁上,京东自营开放第三方卖家供货 来源:电商报

3.京东被动失守的这3年,来源:钛媒体

4.拼多多上线“自动跟价”,商家又被“砍了一刀”?来源:豹变

来源:数读商业

作者:yoking

声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只为传递更多信息!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