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消费税改革落地,谁受益?谁承压? 文 | 岳治中 日前,维维股份发布公告,将为原子公司枝江酒业补税8500万,其中超7800万是消费税一事引发行业内外广泛热议。

无独有偶,就在同一天网上又传出了消费税改革或将在下月落地的传闻,并由此造成包括白酒在内的消费板块上市公司股价出现大幅震动。

众所周知,白酒是高税负行业,当前的消费税主要由生产环节的厂家承担,如果未来白酒消费税改革正式落地,将会对行业产生哪些影响?厂家、经销商、终端商和消费者又将遭遇哪些新的情况?

01

白酒消费税由来已久

实际上,消费税并非是个新鲜事物,早在1994年消费税就已经出台,当年的税改把白酒的由单一的30%议价粮税改为25%消费税+17%增值税,且包装物押金和广告费用等不得税前扣除,这导致企业实际税负合计超过30%

2001年,白酒税负进一步提高。改为从价、从量复合征税,增加从量税,且取消了外购酒抵扣政策,并停止执行对小酒厂(会计核算不健全的小型业户)定额、定率的双定征税办法,一律实行查实征收。部分低端产品的实际消费税率由此大增至30%以上。

2006年,国家又取消了粮食白酒和薯类白酒税率的区分,用意在于监管部分企业通过薯类白酒较低的税率,进行避税的行为。

2009年,针对白酒行业通过关联交易,低价销售以避税等问题,在消费税计税价格低于销售单位对外售价70%的情况下,规定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由税务机关核定,且规定了核定范围。

这些税收政策的变化对行业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最直接的便是由于低端酒实际税负高于高端酒,导致从2001年起,大量白酒企业产品价格带向高价位转移,包括水井坊、舍得、国缘等在内高端白酒品牌都是在那个时间段相继面世的。

此外,由于高端白酒带来的高溢价,推动了这些品牌的业绩增长,越来越多的全国化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也从实质上加速了行业分化,促使白酒行业开启了一轮大规模的整合。

02

消费税改革,到底改什么?

必须说明的是,虽然消费税在白酒行业执行已久,但除了厂家,商家和消费者对此感触并不明显,毕竟在此之前其税额已经由厂家代缴,不论是商家的批发价还是消费者的终端零售价,都是含有消费税的,不过如果真的消费税改革落地,这样的局面或将出现彻底的反转。

之所以这样说,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本次消费税改革中,一个核心的变化是消费税的征收环节将会后移,也就是说以后消费者拿到的产品大概率是不含消费税的,同时也意味着征税主体从生产者转移为了消费者。

这样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对厂家而言,征税环节由生产端向批零端转移后的情景测算将直接形成减税,减税比例从10%到20%不等;

对商家而言,虽然目前行业普遍处于价格倒挂的情况,但经销商的拿货价却是高于出厂价格的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他们承担的税负压力也变得更大,这将造成高端白酒的成交价势进一步提升,当然由于低端白酒和非名酒企业的经销商本身利润较薄,且忠诚度较低,不排除厂家牺牲利润补贴经销商的可能性。

对消费者而言,由于价格可能会增加,在选择产品时将变得更加谨慎,尤其是在当前消费较为疲软的情况下,不排除消费者购买需求,尤其是高端酒消费需求进一步萎缩的可能存在。

03

消费税后移必然涨价?不一定!

话虽如此,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产品终端销售涨价也并非绝对事件。因为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是否能提升消费品的价格,和商品需求弹性有关。

如果商品消费税以从量税方式征收,在生产环节征收和批发零售环节征收理论上对商品单价无影响。但是如果上游议价能力较强,在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后出厂价格保持不变,则可能会令终端消费品价格上升。

而对于从价税,一般情况下终端消费品价格高于出厂价格,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会导致单价提升,但提升幅度同样需要考虑商品的需求弹性。

此外有行业专家表示,在假设白酒消费税税率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如果消费税完全由消费者承担,中高档酒将有明显的税负增加感,其税负最高可达80%以上。

当如果零售价格不变(隐含消费税),在出厂价格不变(生产端不受影响)情况下,白酒消费税完全由经销商承担,中低档白酒经销商受影响更加严重,其收入降幅最高可达到40%左右。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如果厂家借此加强直销,减少经销商,营业收入,尤其是高端酒的收入也将有较为明显的提升。”该专家如是说到。

综合来说,白酒消费税征收环节的转移对行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厂家以何种方式进行应对,如果完全由消费者承担,则消费者购买高档酒,会带来税负增加明显。

但若保持终端消费价格不变,在生产端出厂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经销商收入将被挤压明显,尤其是中高档白酒经销商压力更大。

当然,由于目前最新的政策还没有正式落地,未来到底会产生何种影响还有待观察,对此微酒也将持续保持关注,及时最新信息。

您对此有何看法,欢迎下面评论区留言分享。


<推荐阅读>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