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飞机和特斯拉,都发生在上海的故事。上工收购北美ICON终于尘埃落定,没想到的是拍卖结束后,次高竞买人还能再次加价,也算涨见识了,幸运的是结果没有改变。上工成为了低空商用飞机的制造商,产业链完整.1,想起了特斯拉的新能源汽车,当年烧钱很厉害,几次传出要破产,离奇的是美股特斯拉却是大幅上涨,估值非常高,上海成为了特斯拉,马斯克的幸运地,随着企业落地上海,特斯拉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而且打开了中国市场,之后都看到了。2,和北美ICON被上工收购,落地上海有点像,目前的ICON也是烧钱严重,和特斯拉的区别是,规模不同,没有上市,美股无法给他估值,走向了破产重整,相似点是都来到了上海,后市面临着中国强大的高消费市场,机遇会否相同?3,重点谈谈低空高消费。目前各地zf都在大力发展低空经济,本质上低空经济,特别是商用飞机,属于高端消费,目标人群是二八中的高净值客户,金字塔顶端的精英,不展开了,所以为什么高度白酒卖得这么贵?包括进口豪车,瑞士名表,中国的消费基础都很高,就是目标人群消费能力太强了,同时我国有个社交需求,也是别具一格的。著名电视剧《蜗居》中的宋思明开的是路虎,但车却是他借的,当然借他的人绝不敢把车要回去,如果借车的人也喜欢开路虎,就需要买两辆路虎,对吧?这就是社交需求?拿高端的小飞机呢?开出去不但有面子,更可能成为泡妹神器,所以在回复函中,公司预测,每年的飞机销量,中国跟欧洲相同,都是四架,绝对是太保守了,当然官方回复低调一些,可以理解。但以高端白酒在我国的消费份额,这架水路空飞机在我国的年销售前景,40-400架,都是正常的。这也是低空经济被看好的点,只有理解了高消费,顶端奢侈品在我国目标人群中的购买力,才能预测出,低空经济在我国未来前景,有多广阔。4,这个故事会在上海,发展得怎样呢?半年,一年,两年,终归会见分晓的。



2024-06-20 21:15:14 作者更新了以下内容

续上:对比一下ICON跟万丰奥威当年化约50亿元收购的奥地利的钻石飞机,1,前者年销售约40架,后者年销售约27亿元,预计也在50架左右,毛利率约30%,可以推测,两家公司远注册资本,规模属于一个档次的,区别在于ICON,成本控制,内部财务管理有问题,才会导致破产清算,当然也不排除是sh宁的套路,想吃独食,故意演这一套的可能性,反正结果是上工拿到了。2,北美的公司和欧洲的公司,企业文化,前者的创新精神偏强,后者趋于保守,所以整个欧盟的经济加起来,也不如北美,包括上市公司的市值,不是一个档次,因此可以推测ICON的发展前景,会优于万丰的钻石飞机,至少水路两xi的心机,停机费用就便宜多了,黄浦江弄块区域,停飞机,多省事,所以说北美的公司有这种创新精神。3,但是万丰的飞机估值是非常高的,低空经济起飞时,万丰的市值约85亿元,假设汽车零部件和飞机制造占比是2比1,则当时的飞机市值约28亿元,现在万丰市值约300亿元,即便扣除龙头溢价,算200亿元,则原汽车零部件估值算85-28=57亿元,算指数同步增值了20%,约69亿元,即现在飞机估值约131亿元,加上龙头股溢价约196亿元。
所以ICON的内地股市估值,应该在80-200亿元,才比较合理,否则跟万丰比是明显低估了,这跟亿航智能在美股约63亿元的估值相比,也是比较合逻辑的。

2024-06-21 07:54:26 作者更新了以下内容

低空股整体调整很充分了,当下谁大幅领涨,谁就是龙头,会有龙头溢价,综合基本面和消息面,上工申贝是最具合力的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期低空行情,第一波拉的是万丰,第二波拉的是中信海直,第三波拉宗申,可惜没做出来。 现在就看上工了,能否连续涨停,带动低空人气,拉出广度和深度。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