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在2024年6月20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中国光伏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为了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将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要巩固国内光伏发电的新增装机市场。同时,加快建设新能源基础设施网络,提高电网对包括光伏在内的新能源发电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

2.将加强多部门协调,规范光伏发电产业秩序。将会同相关部门组织行业协会适时发布产业规模、产能利用率和市场需求等信息,合理引导光伏上游产能建设和释放,避免低端产能重复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3.持续提升光伏技术创新能力。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强对光伏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强化标准创新引领,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光伏行业当前面临的主要竞争对手和市场挑战是什么?

中国光伏行业当前面临的主要竞争对手和市场挑战如下:

国际竞争对手:美国的First Solar。韩国的韩华集团。

国内竞争对手:隆基股份(隆基绿能):曾是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冠军,但在2023年错失N型TOPCON转型的历史机遇。晶澳科技、晶科能源、通威股份等其他国内光伏产业上市公司。

新兴竞争者:

阳光电源:在逆变器领域占据绝对领导地位,并在行业收缩的背景下逆势扩张。

市场挑战产能过剩:中国光伏产业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这导致市场竞争加剧。

技术迭代:光伏行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和迭代,以保持竞争力。例如,晶科能源全面押注N型TOPCON技术,并通过价格策略在市场上取得优势。

国际环境:国际贸易政策和环境变化对光伏行业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在全球市场中。

新进入者的威胁:随着市场的开放,越来越多的新企业进入光伏行业,增加了市场竞争的复杂性。

中国光伏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国际巨头如First Solar和韩华集团,以及国内的隆基股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和通威股份等。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提到的加快建设新能源基础设施网络的具体措施包括哪些?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提到的加快建设新能源基础设施网络的具体措施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提高电网对包括光伏在内的新能源发电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

2.加强多部门协调,规范光伏产业的发展。

如何有效加强多部门协调以规范光伏发电产业秩序,有哪些成功案例或模式?

有效加强多部门协调以规范光伏发电产业秩序,可以参考以下四个成功案例或模式:

1.三部门联合发文: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出台了《关于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范用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旨在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确保光伏发电产业的健康发展。

2.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三部门联合发布通知,要求根据产业链各环节发展特点,合理引导上下游建设扩张节奏,优化产业区域布局,避免产业趋同、恶性竞争和市场垄断。此外,还强调了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规范和标准引领。

3.云南省光伏产业发展三年行动: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发布了《云南省光伏产业发展三年行动(2022—2024年)》和《关于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明确了具体的行动计划和配套措施,加快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4.政策加码:通过政策支持储能项目建设,按放电量给予补贴,以适应光伏发电大规模开发应用。同时,完善产业链综合支持措施,突破高效晶体硅电池、高效钙钛矿电池等低成本产业化技术,推动光伏发电降本增效。

光伏技术创新的最新趋势和未来方向是什么?

光伏技术创新的最新趋势和未来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光储融合技术:通过光储融合和Grid Forming技术,光伏发电系统将从适应电网走向支撑电网,成为稳定的电源。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光伏发电的稳定性,还增强了其在电网中的调控能力。

2.高效储能技术:储能技术的发展是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方向之一。通过高效的储能系统,可以更好地平衡供需,提高光伏发电的利用率。

3.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光伏产业正在向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转型,这包括从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到逆变器、电站运维等各个环节的技术创新与迭代。

4.大尺寸硅片:终端需求推动光伏单位度电成本下降,硅片环节整体向大尺寸、薄片化迈进。这种趋势有助于提高光伏组件的功率密度和效率。

5.钙钛矿电池技术:钙钛矿电池因其高光电转换效率而成为研发重点。清华大学和隆基绿能等团队在钙钛矿电池效率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分别达到了26.41%和33.9%的世界纪录。

6.智能化管理:随着电站网元数量的增加,高效、智能的调度管理成为关键要求。华为提出的CloudNative云原生技术将基于此进行优化,以实现大规模光伏电站的智能化管理。

7.绿色能源目标驱动:在碳中和目标的驱动下,光伏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迈向新高度。创新是整个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命线。

光伏技术创新的最新趋势和未来方向主要集中在光储融合、高效储能、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大尺寸硅片、钙钛矿电池技术以及智能化管理等方面。

在全球范围内,哪些国家及地区的光伏产业标准体系建设被认为是最佳实践?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在光伏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方面被认为是最佳实践之一。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涵盖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包括现有标准、制修订中的标准、拟制修订的标准和待研究的标准,共500项。该体系旨在促进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升标准对产业发展的指导、规范、引领和保障作用。

中国还在不断完善和更新其光伏产业标准体系。例如,《太阳能光伏产业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2023版)》已经编制完成,并公开征集意见,以进一步发挥标准对光伏产业发展的引领规范作用。


国家能源局的这一系列措施将对光伏设备板块、光伏产业链相关企业、分布式光伏市场以及绿色低碳产业园建设等多个板块产生积极影响。

1.光伏设备板块:由于国家能源局将发布产业规模、产能利用率和市场需求等信息,这将有助于光伏设备制造商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调整生产计划,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光伏产业链相关企业:通过合理引导产能建设和释放,避免低端产能重复建设,光伏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如硅料、电池片、组件等企业都将受益于市场的稳定和有序发展。

3.分布式光伏市场:国家能源局强调要巩固国内光伏发电的新增装机市场,并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发展并重,这意味着分布式光伏市场将迎来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发展机会。

4.绿色低碳产业园建设:随着绿色低碳产业园的加快建设,配套建设分布式光伏的需求将增加,这将为光伏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敬告:投资之路充满挑战,交易需审慎而行。市场风云变幻,计划赶不上变化,一切应随市场动态而调整。本人在此分享对市场的理解,仅为个人观点,操作风险自担,盈亏责任自负。】

【欢迎各位新老朋友不吝赐教,热烈讨论,勇敢提问。真诚期待你们的留言,同时,请一定不要忘记点赞并关注,愿我们一同探索,共赴智慧之旅!】

作者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