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战


今天大盘突然袭来一阵寒流。最低下探至3001.77点,历史上第58次3000点保卫战又敲响了警钟。这没完没了的保卫战,距离上一次仅仅过去不到3个月。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周二的反弹本应一鼓作气,可在昨天浇灭了反弹苗头后,士气就衰落了。等到今天,情绪又宛如回到了此前的惊弓之鸟。


像今天盘中有220家个股创下了年内新低。其中就有中国中免、洋河股份、爱尔眼科、长春高新等权重大公司。


在降息降准的预期落空之后,汇率开始自发的朝着贬值方向运动。外汇贬值必然引起外资撤离,而外资撤离又压垮了白酒、医药等权重板块。这一连串在过去一两年里已经形成条件反射式的下跌逻辑链,将大盘又摁回到3000点关口。


统计了一下,到今天跌破2月5日2635点的股票高达2000只,占比将近40%,怎一个惨字了得。唉!


锁死3000点


为什么?!为什么这么多年了,市场就跟鬼打墙了一样就是摆脱不了3000点的地心引力呢?


要说是过去估值高,如今估值低,是杀估值造成的。我原本也以为是这样的,但查了资料后发现并不是。以上证50为例,15年的时候PE估值是10.46倍,现在大概是10.35倍,几乎没变化。


又去查了下上证50这些年成分股的走势,找到了一点端倪。这是15年时上证50的成分股。到今天很多已经剔除了出去(下图绿框),又补充了很多新的成分股。


问题就出在这一进一出中间。比如说海通证券,22年末被剔除上证50成份股。因为此前连跌了3年。20年-15%,21年-2.5%,22年-26%。结果转年23年就涨了10%。到现在也比剔除时位置高。


再比如纳入的新成分股,像华友钴业,23年纳入进指数。但他此前已经连涨了三年,从20年的23元最高涨到了114元。加入上证50时大概是60元,之后就开始了一路下跌,如今回到了23元。


从结果来看,还不如不调换成分股来的更好。当然,这两个是上证50成分股中比较极端的例子,但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过去8年里,上证50的成分股总共剔除过27只,有15只在剔除后是止跌回涨,概率在5成以上。而新加入的27只成分股,在加入后就由涨转跌的,现在股价低于加入时位置的有11只,概率在4成左右。其中中国中免、药明康德等几个实际上也基本回到加入时的位置,会不会跌穿也很难讲。所以差不多也是5成概率。


难怪大盘总在3000点打转转。因为成分权重就是一半涨一半跌的。对冲之后等于不涨不跌。


也就是说,我们的指数编制本意是为了去弱留强,结果事与愿违。反而容易一不小心变成追涨杀跌。这也不能怪指数编的有问题,谁让A股市场,强者恒强的少,涨了跌跌了涨的周期律更适用。


在A股的强周期律作用下,已经涨了两三年的个股,已经人声鼎沸了之后被放进权重股,可能面临的就是上升周期的尾声,马上就要转为下跌周期了。就像过去两年大家都习惯了小票更容易赚钱的周期后,今年就被亏得一塌糊涂。


反过来说,即便市场后面跌破了3000点,也没啥好奇怪的。3000点以下更多的又是下一个周期的机会。


活口


再来说说今天唯一的活口,还是科技板块。准确的说就是科创板,全场绿中一点红。


原因昨天文章中已经进行过分析,还是科八条。今天有十多只科创个股20CM涨停。三分之二的个股收红。听了侠哥话的,这几天躺在科创里的朋友,今天多少还能有点心理安慰。


作为半导体龙头,又是科创板第一权重股,中芯国际。今天本来上午都已经攻上年线了。无奈下午还是被市场情绪带下来了,没形成有效突破。


这里也看得出,市场对于科技科创是有大批资金愿意去积极做多的。但是遇到的阻力也是比较强,不是一蹴而就的。


往后市场要重新上攻,大概率还是以科技线为突破口。因为这是近一个月来市场自发推选出来的共识,一时半会还不会打退堂鼓。而且监管层刚给科创板指了条道,也会是后续政策发力的集中点。科创板仍然值得期待。


对于现在的政策指引,大家不要太过看重他短期影响,那样容易预期过高摔下来。但也不要低估他长期潜移默化的威力,那是能改天换地的。保持耐心,长期跟着走,会有收获的。


#沪指屡屡迫近3000点,到底会不会破?#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