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队运营中的魔球理论

球员的得分效率等于单次得分x 命中率 x 出手次数。通过大量数据分析,“魔球”方法发现NBA比赛最有效的进攻方式是三种:罚球、篮下禁区进攻和三分球。在《MONEY BALL》这本书中,有不少思考方法和投资极为类似,特别是球队运营方面。

书中的奥克兰运动家队预算拮据,在球员的自由市场上无法和大俱乐部抗衡。只要是打出名气的优秀球员,运动家队基本都签不到。而且自家球员一旦合约到期,运动家队也留不住。那他们是如何做的呢?

其一,是用量化的方式解析球员,将球员分为进攻、防守等各种各样的功能模块,并用指标得分来衡量球员在该模块上的能力。

其二,根据功能模块的得分评估球员的价值。如果其他俱乐部对球员的出价远高于其价值,就卖出,然后在市场上寻找功能模块得分类似,但价格更低的替代球员。

书中提到,奥克兰运动家队经常是下半赛季的战绩优于上半赛季。原因是,打完半个赛季后,很多球队战绩不佳决定“躺平”,此时运动家队就有更好的机会在交易截止日前低价淘到别人的高品质的球员。

如果让我总结,奥克兰运动家的总经理就类似一名价值型基金经理,因为:

1.他可能不参与热门的板块,而选择在冷门的区域掘金(出名的球员买不起,从其他俱乐部退出的球员里挑选人)

2. 他根据估值高低决定自己的行为,做反趋势操作(低买高卖)

魔球能不能运用到FOF管理中?

既然魔球理论可以用来选球员、组球队、运营俱乐部,那魔球理论能否用在投资中呢?当然可以。

魔球理论的命中率和单次得分,其实就是我们评估投资机会时的胜率和赔率,两者是同一个视角在不同领域的运用。

能否用来选基金经理呢?当然可以。如果把投资类比成篮球,我心中的最擅长三分球的代表球星是巴菲特,最擅长篮下的代表球星是已故的詹姆斯西蒙斯。

魔球理论有什么缺陷?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哪个更重要?

在《MONEY BALL》这本书的第十二章写到,运动家队总经理比利比恩说过一句话:“我的方法在附加赛就不起作用了。”

魔球理论虽然获得不少成功,但也遭到了诟病。典型的是哈登至今没有染指过NBA总冠军。

魔球理论的基础是大数据分析,魔球理论的奏效,需要反复地、无数次地执行这个策略。在常规赛时段,魔球理论的效果和数据是符合的。而在争夺总冠军阶段的季后赛则不然,具体有两个不同:

1. 样本数量不同。NBA的常规赛有一个赛季要打82场,而季后赛每一个对手要反复打最多7场。随着场次下降,意外性的干扰增多了,大数定律就容易失准。

2. 对手策略不同。常规赛一般不会特别布置,季后赛则会有针对性地布置防守策略。当对手知道哈登的进攻选择是篮下、三分、罚球三板斧时,可以通过往篮下堆人,或者提前在三分线包夹等方式,迫使哈登选择他不擅长的中投。因此大量常规赛数据分析出的结果,运用到季后赛上效果要打问号。

直白的说,当季后赛对手针对魔球进行布置后,要冲篮下或者投三分,难度都比常规赛大很多。此时篮球之神的神技“中距离投篮”反而显示出无可比拟的优点:1.罚球和篮下依赖裁判的判罚尺度,中投不需要;2.三分球因为距离远,容易被防守人干扰,中投则比较不怕干扰;3.篮下禁区防守多堆两个人,可供冲击篮下的路线空间就很小,而可以施展中投的区域比禁区要大的多。而以上关于中投的分析,没有数据,都是定性判断。

同样的,把魔球理论运用到投资当中,用量化方法去分析基金经理,其效果一定是有限度的。因为我们所面对的基金经理就是典型的有限样本:国内公募基金经理管理年限中位数大概不到4年(数据来源:wind)。考虑到每年四个季报,合计只有不到16个数据点可供分析。也就是说,真实的金融市场更像是基金经理的季后赛,而不是常规赛。仅以这样的数据量得出的统计结论,一定要打一个问号。

我们经常被问到,研究基金时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哪个更重要。魔球理论可以提升球队战绩的下限,但还需要定性分析来提升球队上限才有机会剑指总冠军。基金投资亦然。因此,我们的答案是两个办法必须同时使用,不可偏废。$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混合C(OTCFUND|008970)$$睿远稳进配置两年持有混合A(OTCFUND|014362)$$睿远稳进配置两年持有混合C(OTCFUND|014363)$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