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铁6·21施工坍塌事件,引发全网关注。

作为建设单位,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成都轨道集团)解释,系自来水管自然爆管导致。不过,随着舆论的发酵,包括自来水公司等出面回应,更多声音逐渐传递出来,反倒让事件有走向“罗生门”的趋势。

A、成都轨道集团称自来水管自然爆管导致,而自来水公司面对媒体却称,系路面塌陷导致管道断裂漏水,孰是孰非,成为一个问号。

B、施工单位中铁二局系央企子公司,梳理其过往,不断获奖,不断违规,如此前在江苏常州地铁施工中发生坍塌事故致人死亡,甚至被禁止在江苏承揽新项目。

C、成都轨道集团场站综合开发业务贡献6成以上营收,但该领域也问题频频。安全事故之外,亦涉及腐败问题,如该公司原副董事长肖军,早前就因工程项目施工等方面违法违规而落马。


自来水管爆管引发?

据媒体报道,6月21日凌晨3时50分,成都地铁13号线(在建)小南街站附近锦里西路突发坍塌,路面惊现巨大空洞。

数小时后,成都轨道集团公开回应,该起事件系站点施工坑基外的自来水管爆管引起。

镐媒体·镐京笔记(ID:Haojing_2024)致电锦里西路上的两家店铺,对方表示,“目前已暂停营业,存在停水停电停天然气等情况,道路正在抢修中。”

建设中的成都地铁13号线,全长29.07千米,预计2025年开通初期运营,是施工重、难点较多的一条线,尤其是事发的小南街站,为全线体量最大的车站,相当于3个标准站的体量。

体量大之外,小南街站施工难度也不小。

2020年12月30日,成都地铁公众号曾发文称,施工场地非常狭小,如小南街站所在的锦里西路道路宽度仅25米,小南街道路宽度30米,地铁车站标准段宽度为23米。

另据当地媒体报道,因该站点路段车流量大,会在夜间施工,采用半盖挖工法。即:将位于主干道下方的基坑一分为二,一边土方开挖后加盖钢筋混凝土盖板,供车辆通行,再对另一边进行开挖,形成“一半儿明一半儿盖”的作业面。

成都地铁的建设方系成都轨道集团。

官网显示,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负责成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TOD综合开发和轨道沿线资源经营的大型国有全资企业,总资产超4600亿元,员工超3万人。

截至2024年2月底,公司轨道交通建设获批947公里(含地铁692公里,市域铁路216公里,有轨电车39 公里),已开通运营601.715公里(含有轨电车),在建302.37公里(含资阳线、成眉线、成德线)。

另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2023年11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数据速报》,成都地铁的运营里程公里排名全国第四,在上海、北京、广州之后。


“模范”施工单位违规不断

看似一起“无辜躺枪”事件,随着自来水公司的回复,让该事件又添悬念。

据上游新闻报道,成都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对此次事件的回复是:受锦里西路现代城小区门口地铁施工工地路面塌陷影响,造成该公司供水管道断裂漏水。

一方说是自来水管自然爆管,导致路面塌陷;一方说是路面塌陷,导致管道断裂漏水——孰是孰非,恐怕只有当事方知晓。

再看施工方的情况。

注册地位于成都的中铁二局,前身西南铁路工程局,为央企中国中铁(601390.SH)子公司。官网显示,公司先后参加了350多条重点铁路建设,累计里程2.4万公里,占全国铁路总里程近1/7。

2019年,中国中铁以212.49亿元中标成都轨道交通10号线三期及13号线一期工程,成为两个项目的总承包单位。此后,中铁二局作为承建方出现在13号线施工报道中。

不过,这家央企子公司在管理方面似乎不尽规范。

综合多方信息,公司一边不断获得各类奖项,包括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全国优秀施工企业等;一边却因违规不断被处罚。

企业预警通显示,该公司2010年至今,各类行政处罚达400余条。违规原因包括,涉嫌违反法律法规、大气污染防治类、未依法履行职责等。最近一次为2024年5月16日,因拒不退还临时土地,被海口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罚款335.9万元。

另据央广网报道,2022年12月,中铁二局因违规转包致14人死亡,被住建部通报处罚并降级;2019年,该公司施工的江苏常州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TJ-10标工程工地,发生一起坍塌事故,致1人死亡,被禁止在江苏按承揽新的工程项目……


需时刻紧绷安全底线

回到成都轨道集团,无论资产规模、营收,还是地铁里程数,在西部均处于领先地位。

年报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成都轨道集团实现营收分别为117.99亿元、158.03亿元,利润总额13.2亿元、22.05亿元。

从收入构成来看,成都轨道集团场站综合开发业务板块2023年营收99.89亿元,占总营收的63.21%,其次是地铁运营业务,营收39.09亿元,占比24.74%。

而这两大主营业务领域,也属于安全事故高发领域。

2017年,成都地铁10号线二期工地吊车侧翻,砸中过路车辆致1死5伤;

2019年11月,成都地铁六号线发生事故致1名工人死亡,涉事施工单位瞒报且涉嫌贻误救援,经市民举报后才被公之于众。

2021年9月,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二期工程,土建五工区建设北路站防尘降噪施工棚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坍塌,造成4人死亡、14人受伤。

针对上述施工坍塌,事后调查发现,系违法发包、转包,无资质和超资质承揽工程,项目审查把关不严等原因造成,最终22人被处理。

行业观察人士同时指出,“成都地铁多起事故,暴露出内部管理、施工及安全防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于安全管理,成都轨道集团在内部会议中,也多次提及要全面提升质量安全管控水平,通过技术保安全、管理保安全、应急保安全、监督问责保安全。

与工程常常联系在一起的腐败问题,同样值得关注。

2023年5月,成都轨道集团党委委员、副董事长肖军被查,其违法事实中,就包括在工程项目施工、工程款拨付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且数额特别巨大。

根据成都地铁发展规划,到“十四五”末,运营及在建里程数达到850公里以上。“成都轨道集团任重道远,还是要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发展底线。”上述人士指出。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中铁二局官微、成都轨道城市投资集团官微)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