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摩登消费

作者 | 庞龙彪

编辑 | 蛋总

美编 | 李雨霏

审核 | 颂文

作为“新式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近期似乎有些烦恼。

在消费层面、门店扩张以及资本市场等多个方面,奈雪的茶都面临着不小的经营挑战。面对这些问题,奈雪的茶管理层无疑需要开始着急了。

1、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对于一家餐饮行业的公司来说,食品安全是必须要守住的生命线。然而,奈雪的茶在这方面却频频出现问题。

今年6月14日,北京消费者协会官微发文《“茉酸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等65家餐饮门店被查处》,其中有两家奈雪的茶门店被通报。

一家是北京奈雪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海淀第十四分公司,招牌名为奈雪的茶(公主坟店),另外一家是北京奈雪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海淀第六分公司,招牌名为奈雪的茶(西客站店),这两家门店的问题均为“存在‘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由于违反了《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第三条第一款的限定,市场监管部门依据该规定的第十八条,责令两家门店改正,并给予警告。

另据消费日报网报道,今年4月份,该报记者发现北京市丰台区银座和谐广场奈雪的茶PRO店内陈列的面包甜点产品标牌上写着“制作单位:本店”,但实际上这些面包均为进货的半成品,在店内加工后进行售卖。

(图 / 奈雪的茶官方微博)

对此,这家奈雪的茶的店长承认面包产品的制作信息存在漏洞,他们承认面包在店内制作的这种表述,是“钻了法律的空子”。

今年6月9日,还有网友在网上吐槽称自己当天通过外卖平台购买的奈雪的茶的奶茶和蛋糕,收到后发现蛋糕的底部标签写着“此日期前最佳:2024年6月8日23:59”,因此该网友质疑自己是否买到了过期产品。

对此,奈雪的茶方面回应的调查结果是其所售蛋糕产品并未过期,之所以标签显示6月8日的产品在6月9日还进行了售卖,是因为该门店使用新标签机,店内员工错将解冻标签贴成保质标签。奈雪的茶表示已经向顾客进行了解释,并将全面加强内部培训。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截至6月19日的最近30天内,奈雪的茶共获得了34次投诉,其中已完成数量为9次。

今年6月4日,一位网友投诉奈雪的茶在饮品中漏放材料,他找门店沟通退款时却遭到拒绝,并且重做一杯也需要该网友再点18元以上的产品让骑手送过去。因此该网友选择投诉。

当天奈雪的茶官方账号进行了回复,该网友最终确认投诉完成,但他对奈雪的茶的服务态度和处理速度打出了3颗星的评价(满分5颗星),满意度则只给了1颗星。

今年5月31日和6月10日,也都曾有网友投诉在奈雪的茶的饮品中喝出塑料。其中5月31日的投诉已经完结,并且网友给出了5星满意的评价。而6月10日的投诉则还在处理中。

在消费层面,食安问题的频发不仅会损害品牌形象,还可能让这家公司失去广大消费者的信任。对于一家以高品质、健康为主要卖点的茶饮品牌来说,奈雪的茶更应该重视食安问题的提前预防和处理。

2、加盟模式推行遭遇波折

在门店扩张方面,奈雪的茶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从2015年彭心和赵林一起创办奈雪的茶开始,一直到2023年7月之前,该公司一直实行着直营模式。截至2023年6月30日,奈雪的茶的线下门店数量共计1194家。

同年7月,奈雪的茶宣布启动加盟模式,当时该公司退出的加盟条件较为苛刻,一方面是要求加盟商要开大店模式,门店面积明确要求在90平米到170平米之间。另外一方面是加盟商想要加盟的最低投资高达98万元。

当时,有不少人对于加盟奈雪的茶是比较心动的,尤其是一些大城市回流到三四线城市的年轻人,他们既对奈雪的茶这个品牌有较强的认知度,同时也对自己所在的三四线城市消费市场比较了解,希望将奈雪的茶引入自己所在的城市。

不过,碍于近百万元的前期投入,投资风险大、回报周期长等问题,还是令人望而却步。

奈雪的茶2023年第三季度运营情况显示,截至2023年9月,其在加盟方面仅开出4家门店,且主要集中在中低线城市;截至2024年3月31日,其加盟门店共有205家。很显然,奈雪的茶在加盟方面进度缓慢。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喜茶在2022年11月放开加盟模式,2023年3月初公布的消息是喜茶的事业合伙门店已经覆盖了数十个新城市。2023年全年,喜茶的事业合伙门店数量达到2300家。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奈雪的茶在今年2月底的业绩分析会上透露,预计未来2到3年要开2000家到3000家加盟店。而这样的加盟体量,喜茶只用了1年时间就实现了。

今年2月底,奈雪的茶宣布调整加盟条件,单个加盟店投资金额从98万元降至58万元起(不含租金和转让费),且今年6月30日前完成签约的门店,还可享受单店6万元营销补贴。

更关键的是,奈雪的茶不再坚持加盟商必须开大店,加盟商的单店最小面积从原来的90平方米调整为40平方米,这对于不少加盟商来说,是直接“减负”,也更利于奈雪的茶向中低线城市下沉。

目前,茶饮行业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在奈雪的茶之后,茶百道已经在2024年4月23日登陆港交所,成为新茶饮第二股。

此外,2024年1月2日,茶饮行业的“巨无霸”蜜雪冰城向港交所递表,同一天,古茗茶饮也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2月14日,沪上阿姨也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从门店规模来看:

截至2024年2月,茶百道的门店数量是7927家;截至2023年9月底,蜜雪冰城的门店是3.6万家,沪上阿姨的门店数量是7297家。截至2023年底,古茗茶饮的门店数量是9001家。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截至2024年一季度,奈雪的茶共有直营门店1597家,加盟门店205家,总计门店数量为1802家。

在其他品牌依靠加盟门店迅速扩张时,奈雪的茶一度为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坚持选择直营,而当他们开放加盟后,却略显保守,致使加盟门店增速不够快,面对远不及竞争对手的门店规模,奈雪的茶在未来的新茶饮竞争中,也是有可能陷入被动的。

3、上市近3年,股价跌跌不休

在资本市场方面,奈雪的茶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彭心和赵林在2021年6月30日带领奈雪的茶登陆港交所,距今马上就要3周年了。

自上市以来,该公司的股价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出现了大幅下跌。

奈雪的茶的上市发行价为19.8港元/股,不过奈雪的茶上市即破发,其股价在过去3年里,从未超过发行价,历史最高价也就是在上市当天盘中曾触及18.98港元/股。

截至2024年6月19日,该公司的收盘价为2.26港元/股,较公司发行价下跌了88.59%。

尽管奈雪的茶在2023年实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年度盈利,但其股价在2024年依然出现了探底的情况。今年4月19日,奈雪的茶的股价还曾在盘中创下历史新低的2.24港元/股。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在此之前,奈雪的茶已经连续5年出现巨额亏损,从2018年到2022年,奈雪的茶归属于股东的净亏损分别是6600万元、3855万元、2.019亿元、45.25亿元和4.693亿元。2023年,该公司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1322万元。

而茶百道在2023年的净利润为11.5亿元、蜜雪冰城、沪上阿姨、古茗三家茶饮品牌在2023年前9个月的净利润分别为25亿元、3.24亿元和10.02亿元。

显然,奈雪的茶未来需要加强公司的盈利能力。

总而言之,奈雪的茶在消费层面、门店规模和扩张增速方面,以及公司盈利能力方面,都存在着提升空间,面对诸多“强敌”,奈雪的茶的管理层也该着急了。

*文中题图来自奈雪的茶官微。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