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浙江科腾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科腾精工)终止创业板上市。公司保荐机构分别为国元证券,拟募集资金3.6356亿元。科腾精工于2022年6月23日于就在创业板递交了上市材料,2023年4月便过会,如今过会已经14个月,最终还是终止了


《摩斯IPO》研究下来认为,科腾精工终止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其业绩规模较小有关,其报告期仅有一年净利润超过6000万,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也仅有三千多万,在新规上市标准线附近徘徊,恐怕难以满足上市标准。


此外,科腾精工主要从事紧固件产品,该类产品所属行业竞争激烈且部分标准较低的产品已经被划分为落后淘汰类行业,公司研发人员中,多数为大专及以下学历,公司恐不符合创业板定位。且科腾精工收入主要依赖下游家电、汽车等龙头企业,并对海尔集团等前三大客户高度依赖,收入占比超过九成。


最后,哪怕是上会后,交易所依然对90后实控人父母陈伟鹏等人在企业破产被债务人追债前赠与资产的行为,进行了问询,要求科腾精工进一步落实是否有逃废债嫌疑。


01 业绩规模较小

科腾精工专注于家电、汽车等领域紧固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为海尔集团、美的集团等国内家电企业供应紧固件产品。科腾精工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螺栓螺钉、套件、螺母和配件类四类产品,其中螺栓螺钉是主要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的65%以上。


创业板上市新规要求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6000万元,而科腾精工的业绩规模较小,2022年扣非净利润仅为6135.25万元,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3318.37万元,或因业绩规模较小而撤回IPO申请。


2020年至2023年1-6月(报告期),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197亿元、4.091亿元、4.1907亿元、2.0177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4063.95万元、4987.67万元、7196.96万元、3318.37万元。


2020年至2022年,科腾精工家电类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2.29亿元、2.97亿元元、2.84亿元,汽车类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5296.83万元、5531.06万元、5559.03万元。


交易所请科腾精工说明2022年家电类产品销售收入下滑的原因,是否存在进一步下滑的风险;结合技术水平、市场拓展等情况,说明报告期内汽车类产品销售收入增长较慢的原因;说明研发投入是否能够支撑科腾精工技术和产品创新,主营业务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和成长性



事实上,科腾精工的主要产品单价在报告期均已出现明显下滑。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螺栓螺钉类产品的销售单价同比-4.14%、2.99%和-7.56%;套件产品单价同比-4.76%、-2.41%和-0.73%;螺母单价同比-5.85%、9.39%和-22.52%;配件类单价同比5.29%、-1.14%和-12.22%。


可以看到,科腾精工各类产品的单价在2023年上半年均出现了大幅下滑的情况。


对于单价的下滑,科腾精工解释称,公司的主要产品为紧固件产品,主要应用于家用电器、汽车行业,属于非标定制产品。家用电器、汽车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各大厂商对于成本控制要求较高,因此部分主要客户在进行零部件采购时,会根据其产品整体定价情况要求供应商不定期适当下调供货价格。


科腾精工客户集中度高。报告期内,公司对海尔集团、美的集团、快扣和道尔曼的销售收入占各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1.74%、93.59%、92.48%和81.89%。


公司对海尔集团也高度依赖。报告期内,科腾精工对海尔集团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6.42%、52.92%、53.15%和50.24%。


2021年,公司曾因向海尔集团销售的螺钉紧固件所链接的金属件出现断裂,而赔偿海尔集团客户百万元。


在第一轮问询函中,深交所便要求科腾精工客观说明2021年海尔集团索赔事件中,其产品是否存在问题,并说明紧固件本身未发生断裂或其他异常情形却需要赔偿的依据、合理性,该事件中主要责任承担方及各方赔偿金额的确定方式。


根据科腾精工的回复文件,由于海尔集团上述冰箱质量问题主要系钣金尺寸结构与螺丝不能完全同心,导致紧固件所连接的金属件出现断裂现象,海尔集团要求涉事的一家钣金供应商和含科腾精工在内的两家紧固件供应商共同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虽然最终调查结果并不是科腾精工的产品质量问题,但科腾精工依然“被迫”承担了赔偿责任。这也可见科腾精工在与海尔集团的关系中并没有话语权。


在产品单价逐渐下滑的同时,科腾精工又高度依赖前五大客户,尤其是海尔集团,这将削弱科腾精工产品的竞争力和议价能力。



02 恐不符合创业板定位

科腾精工生产的紧固件分为普通强度和高强度两种。8.8级以下的紧固件被称为普通强度紧固件,8.8级及以上的则称为高强度紧固件。此外,他们还生产一种渗碳类紧固件,这种紧固件在国标中没有明确的强度等级,但行业内通常按照10.9级来进行氢脆实验。


根据问询函,科腾精工在2020年至2022年的收入中,前500名细分型号产品的收入分别为2.87亿元、3.63亿元和3.67亿元。其中,8.8级以下产品的收入分别为1.41亿元、1.91亿元和1.92亿元,占比分别为49.24%、52.56%和52.23%。而8.8级以上产品和渗碳类产品的收入则分别为1.46亿元、1.72亿元和1.75亿元,占比分别为50.76%、47.44%和47.77%。


据了解,8.8级以下的普通低档标准紧固件制造项目属于限制类项目。而截至2022年,科腾精工前500名细分型号产品中,8.8级以下的紧固件收入占比超过50%。


此外,科腾精工存在一些落后的生产工艺,比如铸件和锻件酸洗工艺,这些工艺被划分为淘汰类产业。而根据上市规定,属于淘汰类行业的企业是不允许在创业板上市的。


交易所要求科腾精工说明其所拥有和应用的技术及其先进性,是否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以及这种创新能力是否能够支撑公司持续增长。


另外,科腾精工的研发费用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的研发人员数量也明显少于同行。2020年至2022年,科腾精工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105.15万元、1165.94万元和1590.64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48%、3.65%和3.89%,低于行业平均值的4.678%、4.64%和5.64%。


截至2023年6月30日,科腾精工共有54名研发人员,其中46人为大专及以下学历。而同行业的长华集团、超捷股份和晋亿实业同期的研发人员分别为339人、126人和337人。


交易所要求科腾精工解释其研发费用率与同行业平均水平存在差异的原因及合理性,并说明其研发投入是否能够满足下游客户的产品开发需求。



03 90后实控人承接失信人父母财产

科腾精工的实际控制人是陈伟鹏,他出生于1991年6月,现在担任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拥有加拿大国籍。陈伟鹏在21岁时创办了科腾精工。


陈伟鹏的父母,陈忠和涂爱琴,曾经营浙江永华紧固件公司,但后来该公司破产注销。在浙江永华破产前,陈忠和涂爱琴多次把资产赠与给陈伟鹏,帮助他设立了科腾精工。


科腾精工成立时的资金主要来自于陈忠和涂爱琴的赠与。浙江永华的破产债务,陈忠和涂爱琴通过其子女及女婿购买不良资产包、和解分期执行的方式进行了偿还。


其实,科腾精工刚开始的生产设备、启动资金以及后续的增资款项,甚至员工,都是从父母的浙江永华紧固件有限公司转移过来的,不过浙江永华在科腾精工成立不久后就破产了,陈伟鹏的父母也成了失信人


除了最初的318万元资金,陈伟鹏在2013年控制的科腾环保公司成立时投入的1230万元现金,以及海盐三协以土地和房产作价2870万元的出资,都是陈忠夫妇赠与的。同时,科腾精工的一些主要客户,如海尔集团、美的集团和快扣,也曾是浙江永华的客户。


深交所要求公司说明,在浙江永华申请破产前,陈忠和涂爱琴多次向陈伟鹏赠与股权或转让资产是否合法合规,是否涉嫌逃避债务,并解释这些行为是否存在被撤销或追索的风险。


上会后,交易所继续要求科腾精工落实相关问题,详细披露陈伟鹏的资金来源、陈忠和涂爱琴的担保债务及清偿情况,并说明在浙江永华破产前向陈伟鹏赠与资产的行为是否存在被撤销或追索的风险,是否存在提前转移资产逃避债务的情况,以及这些行为是否对科腾精工的控制权稳定性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作者 | 摩斯姐

来源 | 摩斯IPO(MorseIPO)

作者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