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投资搜神记的第 306 篇文章

2200字 | 全文阅读约需15分钟



持续的震荡行情中,总是让人想起2020年和2021年的结构性牛市——科技赛道领涨整个A股市场,其中的新能源、半导体等细分赛道更是红极一时,是那轮结构性牛市行情中最耀眼的先锋军。


高光过后,伴随着市场主要指数的持续调整,新能源板块也在遭遇着估值的回调。作为二级市场上关注的最高的赛道之一,新能源板块近年来表现起起伏伏,未能形成持久、明朗的冲锋之势,投资者朋友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过,近期一份重磅政策的发布可能会改变这种局面。5月底,国务院发布《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对未来两年降碳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并对钢铁、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建材、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行业的节能降碳提出具体方式与目标。


这一方案的出台实施,将会对新能源板块产生怎样的影响?当下普通投资者布局新能源板块,何种方式更稳妥?诸位读者朋友,且听笔者一一道来。




01   政策解读与新能源产业现状




《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下文简称《行动方案》),从名称不难发现我国对推动“节能降碳”下的决心,我们先来概括一下《行动方案》)的大致内容。


总体上看,《行动方案》提出严格新增项目准入,新建锂电池正负极项目能效须达到行业先进水平;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有序推广新能源中重型货车,推动开展沿海内河船舶电气化改造工程试点。


《行动方案》提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3.5%与重点领域行业节能降碳的要求。这在以往政策的基础上,再次强化了对工业领域和高耗能领域的约束,政策力度与可触达性进一步提升。


这项重磅政策的发布,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不久前新能源行业的重磅政策——5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采取更多举措巩固扩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优势”,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那如今的新能源行业产业是怎样的呢?笔者也整理了几组数据,跟大家一起纵览新能源行业的最新动态。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披露的消息,今年4月份新能源车产销分别完成87万辆和85万辆,分别同比增长35.9%和33.5%,新能源车出口11.4万辆,同比增幅为13.3%。


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变化一览(万辆)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受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带动,今年4月份动力和其他电池产量实现了环比同比的双增长。


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在2024年4月的动力电池装车量中,我国动力电池的装车量达到35.4GWh,同比增长40.9%,环比增长1.4%;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为25.5GWh,同比增长48.7%,环比增长7.8%;三元电池的装车量为9.9GWh,同比增长24.1%,环比增长7.8%。


储能方面,在经历了2023年年底冲量后,今年第一季度市场情绪冷淡,进入调整期。二季度,我国市场进入年中并网备货节奏,预计将提振市场需求。同时结合储能电芯企业二季度排产计划,InfoLink预期二季度储能电芯出货量将重拾升势。




02   政策给新能源带来哪些改变?




《行动方案》出台并实施后,将会给新能源行业带来哪些改变?在具体内容中,《行动方案》紧扣供需核心矛盾,提出三方面要求。


第一,进一步提振需求。要求资源较好的地区在保证经济性的前提下,消纳红线由95%下降至90%,有望带来近100GW的装机空间;到2025年年底,新建公共建筑、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达50%,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8%;新上高耗能项目的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不得低于20%。


第二,供给侧约束落后产能。要求新建多晶硅、锂电池正负极项目能效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第三,提升消纳能力,突破需求限制。加快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外送通道及配电网改造、大力发展微电网和虚拟电厂,各地需求响应一般应达最大用电负荷的3%-5%。


总结来说,《行动方案》在供给端提升行业扩产门槛,有助于加速行业尾部出清,优化行业竞争格局,进而提升修复行业盈利能力;《行动方案》在需求端提出逐步取消新能源车限购以及推广新能源中重型货车等举措,锂电终端应用需求有望实现超预期增长。

光伏主材硅料价格走势一览

数据来源:Infolink、东兴证券研究所


以目前产能过剩较为突出的光伏板块为例,当前主材环节供需比达到140%以上,且有进一步增长趋势,而当前光伏主材硅料价格已跌破龙头的现金成本,行业内已开始陆续出现停产检修,有望阶段性挺价。


这意味着,若后续硅料价格企稳止跌,有望增强市场对新能源板块供需拐点到来的预期。




03   散户该如何布局新能源板块?




站在当下,普通投资者应该把新能源板块作为自己资产配置的一部分吗?


“碳达峰”与“碳中和”是我国持续数十年的长期发展战略,也是全世界未来发展的共同目标,为达成这个目标,各行各业也都将面临持续的演进与变革,不断提升能效、降低排放。


但是,作为高成长性的赛道,新能源板块的波动性也较高。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投资个股的风险较高,选择布局相关指数产品或许是一个较为稳健、便捷的选择。


在二级市场上,近期新能源板块也在逐渐回温,反弹效果明显。今年2月份以来,截至6月17日,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中证新能源指数涨幅分别达14.58%、3.24%,市场关注度也在快速回升。


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前十大权重股一览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2024.06.17


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聚焦A股碳中和产业链龙头,是一只综合性较强的指数,横跨“高碳减排”和“深度低碳”两大领域,基于碳减排模型计算碳中和贡献度,分配两大领域的股票样本数量和权重,按照申万二级行业分类,电力、电池、工业金属、光伏设备行业合计占比57%。


中证新能源指数前十大权重股一览

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公司,截至2014.03.31


中证新能源指数则聚焦用电侧绿色低碳龙头以及新能源设备商,侧重“深度低碳”领域,包括涉及可再生能源生产、新能源应用、新能源存储以及新能源交互设备等业务的上市公司,按照申万二级行业分类,电池、光伏设备、电力行业占比79%,集中度相对更高。



目前,市场上有碳中和100ETF(562990)、新能源ETF易方达(516090)等产品跟踪上述指数。近期有新能源板块配置需求的投资者朋友们,可以关注这些指数的基金。





(全文完)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该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该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