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濮振宇 在与中国相距2万公里的南美国家智利,当地政府推进锂矿国有化的努力,正深刻影响中国锂业龙头企业天齐锂业的利益版图。

6月初,天齐锂业公告称,公司参股公司智利化工矿业公司(下称“SQM”)与智利政府控制的智利国家铜业公司(下称“Codelco”)签署了《合伙协议》,双方拟成立合营公司共同运营智利阿塔卡马盐湖,而合营公司由Codelco控股。

SQM是总部位于智利的全球第二大锂生产商,拥有智利阿塔卡马盐湖的采矿经营权,阿塔卡马盐湖为全球锂产品重要的产区。2018年,天齐锂业投资40.66亿美元购买了SQM的23.77%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截至目前,天齐锂业持有SQM合计约22.16%的股权。

6月19日,天齐锂业公告显示,针对天齐锂业此前提出的召集特别股东大会审批该交易(指SQM与Codelco成立合营公司)的申请,智利金融市场委员会并未同意。这意味着,天齐锂业未能阻止阿塔卡马盐湖继续走向国有化。

6月20日,天齐锂业方面回复经济观察报称,此事以公告为准。

作为SQM的第二大股东,天齐锂业对此次交易的达成并不满意,其在公告中称,《合伙协议》的实施,可能存在SQM丧失其核心锂业务控制权、SQM锂业务收益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公司投资回报和经济利益、公司参与SQM公司治理的权益受到影响等风险。

“SQM让渡锂业务控制权是智利锂矿国有化的必然结果,智利锂矿国有化一系列政策演进和落地,则是南美锂资源铁三角(智利、阿根廷、玻利维亚)建立‘锂业欧佩克’的必然选择。南美三国之所以要建立锂业联盟,核心原因是当前全球新能源产业链发展严重不均衡,广大发展中国家难以跟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合理谈判以实现正常利润分配这个深层次矛盾。”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智利等国家举起“锂矿国有化”以及“锂业欧佩克”大旗的背后,折全球范围新能源产业怎样的利益格局?接下来,中国企业是应该继续在南美深化布局,还是应该将目光更多转向其他地区?

考验

根据SQM与Codelco的《合伙协议》,双方计划成立合营公司,合营公司将确立2031年至2060年间在阿塔卡马盐湖开采锂的权利。在合营公司中,Codelco将拥有51%的股份,SQM将拥有49%的股份。

SQM与Codelco合营公司的成立,可能会导致天齐锂业未来从SQM处获得的收益减少。2025至2030年,智利政府将通过智利铜业公司、智利政府经济部下属生产促进局和其他有关财政机构获得合营公司70%的经营利润;2031年起,这一比例将升至85%。

对于天齐锂业而言,来自SQM的收益很重要。财报显示,2022年天齐锂业当期确认的对SQM的投资收益为56.41亿元,约占公司当年归母净利润的23%。2023年,天齐锂业当期确认的对 SQM的投资收益为29.31亿元,占公司当年归母净利润的比重升至40%。

“SQM未来收益变化可能减少,进而影响公司在SQM的投资收益及分红,可能导致公司需要对该投资计提减值准备。”天齐锂业在公告中称。

面对《合伙协议》给公司带来的风险,天齐锂业没有坐以待毙。天齐锂业在与机构交流时称,目前公司遇到的情况是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和需要应对的问题,公司一方面积极应对在智利遇到的问题并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主动向有关部门寻求支持和帮助。

公告显示,天齐锂业公司聘请了三位智利当地法律学教授及法律专家就SQM与Codelco拟成立合营公司一事的相关审议程序是否合规进行论证。经论证,三位法律学教授及法律专家一致认为,根据智利当地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前述SQM与Codelco之间的交易应由SQM特别股东大会审批。基于这一判断,天齐锂业此前委托智利律师向智利金融市场委员会提交了请求其要求SQM就与Codelco达成上述交易一事召集特别股东大会的申请。

虽然天齐锂业这一申请没有获得智利金融市场委员会的支持,但根据公告,SQM与Codelco合营公司的成立仍需要满足其他一系列先决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取得智利国内外反垄断机构的批准”“完成与土著社区的磋商程序”,故最终该合营公司是否能成立仍存在不确定性。

金杜律师事务所一带一路国际法律业务部合伙人苏畅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如果天齐锂业认为自身合法权益被侵犯,可以考虑诉诸法律手段,但由于此次交易是由智利政府方面在背后推动,代表着国家的意志,所以天齐锂业要想在智利国内法框架内解决问题,可能比较困难。天齐锂业应该积极考虑利用国际投资保护协定、通过国际投资仲裁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这类国际仲裁中的第三方仲裁庭不受智利政府干涉,公正性和独立性更加能够得到保障。不过,天齐锂业应当在采取法律手段前,全面考虑各种救济渠道并选取最佳方案。

耐人玩味的是,针对SQM与Codelco的《合伙协议》,不仅天齐锂业并不满意,智利国家内部也有反对声音。

中国驻智利经济商务处编译的一则当地新闻显示,阿塔卡马大区选区亲争取民主党独立众议员塔皮亚在中北检察院向 SQM与Codelco发起行政不公、权力寻租和渎职刑事诉讼。塔皮亚认为,SQM与Codelco2025至2060年合作协议未经公开招标,且谈判过程不透明,通过该协议SQM分文未付轻松将其锂矿开采合同延期至2060年,但未将智利国家利益最大化。

矛盾

计划从SQM手中接管阿塔卡马盐湖的Codelco,是智利的一家国有公司,此次交易与智利锂矿国家战略的转变密切相关。

在锂矿政策上,智利政府有过多次转变。资料显示,智利政府1982年颁布的《采矿特许权组织法》和1983年颁布的《矿业法》都规定,锂矿特许权不可出让。但到了2012年6月,智利时任总统皮涅拉由于担心现有法律会限制锂产业的发展,宣布出让锂矿20年开采权。

陈佳告诉经济观察报,对于智利而言,尽管锂资源价格在2022年曾处于高位,但全球新能源行业的利润却很难流向像智利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是更多流到了中下游的国外电池和整车企业以及上游的国外资本手中,再加上国际贸易格局中,美元体系一家独大,南美各国的本币近来大部分都饱尝贬值危机,其所售资源利润的大部分都被汇率贬值蚕食掉了。

2022年,智利现任总统博里奇做出了“智利不能再犯资源私有化的历史性错误”这一表态。2023年4月,智利政府宣布将成立国有公司,全面参与国内锂产业,并宣布未来锂矿的开采合同将仅采用公私合作模式进行。

除了智利,其他南美国家也有锂矿国有化的倾向。2021年7月,秘鲁颁布第31283号法律,宣布“秘鲁境内锂及其衍生物的勘探、开发和工业化是公共需要和国家利益”。2022年9月,阿根廷时任总统费尔南德斯也表示“必须把锂视为一种战略资源”。

不过,国有化只能保证锂矿的利润留在本国,至于这笔利润能有多少,则要看锂价格行情。2023年至今,锂价大幅回落,锂矿企业业绩纷纷下滑。“国际玩家利用产能短期过剩来反复拉锯并轧空,导致目前全球锂资源价格不足2022年高位的三成,这极大提高了南美锂业铁三角锂矿增收的难度。”陈佳说。

“(锂价)反弹至少也要到2026年了。”鑫椤资讯高级研究员张金惠告诉经济观察报,锂价今年下半年也不太可能大涨,因为有战略层面压着,目前碳酸锂期货采用了类似橡胶的交易模式,大量投机资金离开了。

为了保证自身锂资源的收益,智利与玻利维亚、阿根廷等国正在联手推动建立类似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锂出口国组织,该组织被外界称为OPEPdelLitio(锂业欧佩克),旨在加强南美锂资源大国之间的政策协调,增加本地区谈判能力,提升地缘政治影响力。

陈佳表示,如果“锂业欧佩克”学习石油欧佩克,通过合谋策略来限定全球短期锂矿产能,进而像影响原油价格那样影响全球锂价,这在未来对于包括智利在内的锂资源大国来说,是一种占优策略。锂业欧佩克理论上能对锂资源稳产起到一定作用,但实际上也可能导致锂资源价格在今后更常态化震荡,出现更多新的贸易壁垒。

抉择

随着智利等国家推进锂矿国有化,南美是否还值得中国企业布局?艾文智略首席投资官曹辙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政府通过政策手段来保护本国资源,推动锂矿国有化,从而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完全可以理解。其实,南美国家在锂矿领域警惕的是部分欧美发达国家,而并不是中国。

今年3月,玻利维亚现任总统阿尔塞谈及锂业欧佩克时公开表示:“我们不希望我们的锂矿被任何南方司令部(指美国)视作囊中之物,也不希望它成为破坏社会稳定以及遭到外部骚扰的原因。”

从各类公开表态来看,南美各国政府都希望让本国搭上新能源的工业化顺风车。因此,南美各国在锂矿领域的政策限制仅指向开采环节,对于国外资本在本国投资附加值更高的锂矿深加工项目,普遍持欢迎态度。

2023年6月,玻利维亚国家锂业公司与中国中信国安集团、俄罗斯铀壹集团签署协议,三方计划在锂资源开采、提炼、加工和销售方面开展合作。阿尔塞当时表示,世界对锂的需求正在突飞猛进,玻利维亚不想落后。玻利维亚始终坚定致力于推进锂工业化进程,感谢中国企业积极参与。

不过,苏畅表示,部分南美国家的政权不稳定,更迭非常频繁,每届政府都有自己的政治目标,对待外国投资者的态度和立场不一定长期稳定,不可预测性较高。另外,近年来南美国家资源民族主义的趋势很明显,只是部分国家采取的做法不像早年那么简单粗暴,现在基本不会出现强夺的情况。

除了南美,资源同样丰富的非洲也正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布局锂矿的一个新方向,赣锋锂业、盛新锂能、天华新能、中矿资源等多家中国企业已有项目落地,涉及的锂矿包括津巴布韦的Kamativi、刚果(金)的Manono,纳米比亚的Karibib和埃塞俄比亚的Kenticha。

在苏畅看来,相比于南美国家,非洲的吸引力在于各国基本都没有明显的资源民族主义倾向,目前政府主要工作重心是吸引外商投资,能给外国企业更宽松的政策环境。但部分非洲国家政权也不稳定,而且存在政府腐败问题,需要谨慎评估外国企业获得采矿权的合法性,这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爆发,成为威胁在非洲投资锂矿的中国企业的潜在隐患。

博弈

与南美和非洲国家不同,部分欧美发达国家采取了对华产业链脱钩的政策,它们在锂矿领域对中国企业的限制更加严格。

2022年11月,加拿大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要求中矿资源、盛新锂能、藏格矿业三家中国企业在限定期限内剥离或撤销其在加拿大锂矿公司中的股权投资。2022年12月,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日本和英国组建美国主导的“可持续关键矿产联盟”,企图在战略科技相关关键矿产上形成供应链联盟。“天齐锂业去年并购澳洲上市公司ESS受阻,敲响的警钟不仅仅指向新能源,包括化石能源在内的中资企业全球并购以及相关产能出海战略,都正或多或少受到西方国家各种或明或暗的阻挠与打压。”陈佳说。

不过,澳大利亚政府近日释放了愿意与中国加强矿产领域合作的信号。在6月18日举行的第七届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上,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是澳大利亚的最大贸易伙伴国,中国发展为澳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澳方愿同中方加强经贸、矿产、创新、维护产供链稳定、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合作,推动两国务实合作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在澳大利亚,天齐锂业建有奎纳纳氢氧化锂工厂。近日,天齐锂业董事、总裁夏浚诚接受《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专访时表示,天齐锂业希望在税收优惠和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评估方面与其他海外投资者享有公平的竞争环境。天齐锂业是先行者,如果没有天齐锂业的突破性投资,其他公司可能不会效仿。

天齐锂业希望获得“公平对等”的呼吁得到了澳大利亚矿业大亨安德鲁·福雷斯特的支持。福雷斯特公开表示,不要剥夺中国支持关键矿产和氢能的企业获得生产优惠政策的权利,拒绝向中国投资者提供激励措施将不利于澳大利亚在关键矿产和氢能领域的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副会长赵晋平对经济观察报表示,中国企业“走出去”现在面临的一大困难,在于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新经贸规则不断形成。企业和国家不一样,国家层面可以去斗争,指出某个政策是歧视性的,是贸易保护主义,要求该国进行修正。但作为企业别无选择,必须适应其他国家经贸规则的要求。

在苏畅看来,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锂矿应做好风险防范工作,一是投资前规划好投资路径,例如目的地国家可能与A国签订的投资协定的保护水平比其他国家更好,那么中国企业可考虑先在A国设子公司,再通过该子公司去投资;二是签署投资合同时,利用谈判地位和议价能力,争取更多有利的合同条款,例如约定以国际仲裁方式来解决争端;三是争端发生时全面考虑各种救济渠道,谨慎选择法律救济途径,有时在该国国内法框架下启动诉讼后,可能会丧失国际仲裁的可能性。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