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深蓝财经

撰文 | 吴瑞馨


精品咖啡品牌Manner,这次真的捅了马蜂窝了。


消费行业一向有一句话:顾客就是上帝。但没想到,顾客有一天竟然会被泼咖啡粉、掌掴。

短短一天时间里,Manner接连因为店员与顾客的冲突,两度登上热搜。Manner也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更巧合的是,这两起事件,竟然是同一天发生的。

正如网友辣评:情绪实控的背后,是资本对员工的压榨。在Manner频现员工情绪失控、与顾客发生冲突的背后,是其高速扩张,与对员工愈加苛刻管理。

6月21日,Manner公开道歉并表示要畅通员工关怀渠道,优化门店运营安排。

风波之后,Manner还能被消费者所接受,继续大卖吗?

1

太夸张了!

一人经营一家店,上厕所还要倒计时

两起事件发生后,泼咖啡粉的女店员被辞退,男店员在协调后向顾客道歉。

但对于店员的情绪失控,有网友认为是顾客刁难,也有认为是店员KPI的压力过大。

从媒体的报道中不难看出,两起事件的起因均是由于:取餐慢。

而员工情绪崩溃的原因,均是在于:顾客投诉。

女店员泼咖啡粉事件中,最开始也是因为顾客一直催促店员快点出餐,女店员在询问是否要给客户退单后,被顾客质疑态度有问题。最终,在顾客一句“你吵什么吵,早饭没吃啊?”中,女店员情绪崩溃与顾客发生争吵,大喊“你投诉我啊!”,并在顾客表示“我肯定会投诉你的”之后,向顾客面部泼洒咖啡粉。

而在男店员掌掴顾客事件中,起因也是顾客急着赶飞机,催促店员快点出餐。从视频可以看到,当时该门店仅有一位咖啡师,面对顾客的催促,起初咖啡师还态度良好的回复,但顾客在询问店员姓名并打算拍摄视频投诉该员工时,店员情绪突然爆发,才导致后续发生的冲突。

首先要知道,为啥Manner取餐效率会这么低?这主要是因为门店人员少。

上述两起事件的门店中,前一家门店只有2个人,后一家甚至只有一个人。这次事件后,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吐槽称,“就没有见过超两个店员的Manner门店,又要负责做咖啡又要负责销售还要打扫卫生。”

曾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犀利吐槽:“Manner店里有两个员工是犯法吗?”

事实上,在国内连锁商业咖啡中,这种“一个人干一家店”确实是Manner独有的情况。据界面新闻报道,Manner是按照门店业绩分配人手,日营业额5000元以下的,一个店只派一个人,日营业额在6000元及以上的才会派两个人。另据此前公开报道,一家Manner门店每日平均能卖出500多杯咖啡,经营状况更好的甚至能卖到700杯。如果按15元均价计算,一家Manner门店日营业额在7500元以上。

也就是说,常规情况下,Manner门店里最多只有2名员工。而对比行业其他连锁咖啡品牌,最起码都是3个人起步,有些客流量好的门店甚至有5人以上。相比之下,Manner咖啡师的人均工作量确实很大。有Manner员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8小时内个人出品500杯咖啡”,“迟到、事假都会扣全勤奖1000元”。

也因为门店人员少、工作量大,Manner员工吃饭都得忙里偷闲挤时间,上厕所都要掐表倒计时。

其次,为啥Manner的咖啡师对于客户投诉这么敏感?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他们的饭碗。

Manner对于员工的管理极其严苛。据Manner员工向媒体爆料,Manner对顾客投诉的第一处理方式就是直接退单,造成投诉的员工会被总部“开单子”,规定称,累计够三张单子就会被辞退。

员工每天甚至还有“随堂考试”。据全天候科技此前一篇报道透露,Manner培训会进行大考,包括拉花、手冲、机器调试、打奶泡等3个大类,以及十几个小类。“挂科2门就要补考,补考机会再用完,那就可能被劝退。”

有人可能会反驳了:“虽然累,但Manner咖啡师的工资高啊!”外界普遍认为,Manner咖啡师的薪资远高于同行。比如,Manner门店处的招聘海报上显示:经过培训考核后的咖啡师薪资能达到8k~9.5k+。而据boss直聘,Manner上海咖啡师的招聘工资在8k-13k之间,瑞幸5k-7k,而星巴克只有4k-5k。

但实际上,据媒体报道,即便是一线城市,Manner的咖啡师月薪也基本只在5000元。显然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样的高薪。

也难怪有Manner的老员工将自己比喻成牛马了。

  

2

Manner加速跑马圈地

门店扩张速度猛增20倍

在对员工进行极致压榨背后,Manner还在加快门店扩张的速度。

2023年10月30日,Manner在上海北外滩迎来第1000家直营门店,提前完成门店破千的扩张目标,成为国内唯一一家直营门店破千的连锁精品咖啡品牌。

在那之后,门店扩张的速度显而易见:

门店破千第二天,Manner宣布第1100家店时代即将到来;一个月后,Manner又表示将迎来全国第1200家店。

要知道,此前Manner门店破千也用了8年时间,平均每年开店125家。但如今却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新增了200家直营门店,开店速度提升了20倍,令人惊叹。

从行业角度看,自2023年以来,我国咖啡行业严重受到宏观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尽管整体依旧保持高速增长,但内卷加剧,利润消失,分化凸显。

今年,咖啡赛道更是几已经进入竞争高度白热化的阶段。不仅瑞幸、库迪直接贴脸开大,摆出9.9的价格,贴身肉搏。甚至连星巴克,也在嘴硬“没兴趣加入价格战”的同时,转身开始价格下探了,派发出诸如“39.9两杯”、“49.9两杯”的优惠券,同时还在电商平台推出“106元、103元/5杯”、拼团等优惠,大力促销。不少网友直呼:“9块9的风”,终于还是吹到了星巴克。

在这种环境下,Manner还能如此高歌猛进地扩张,实在让人感到难以置信。

而此次Manner频繁爆发的咖啡师与顾客之间的冲突,其实也暴露出Manner在高速扩张下,埋下的炸弹。

这个炸弹的实质,是Manner对成本的压制。据有数DataVison统计的不同咖啡店单店模型对比显示,Manner的日单量是四家品牌中最高的。但其人工成本和原料成本均远低于瑞幸、星巴克、Tims。也因此,整体下来Manner每家门店的初始投资并不高,只要30万元。这也就拉低了Manner直营门店扩张的成本。

虽然日单量高,但Manner的出餐效率却是最低的。除了人员配置的因素外,设备也是一个原因。相比同行瑞幸、库迪、星巴克使用的都是全自动咖啡机,磨粉、萃取全程自动,极大加快出餐效率。走精品咖啡路线的Manner使用的却是半自动咖啡机,甚至有些产品还要手冲,这不仅拉长了单杯咖啡出品的时间成本,也加重了咖啡师的工作量。

如果Manner不做出改变,找到扩张、效率与品质的平衡点,按照其如今跑马圈地的速度,类似的店员与顾客之间的冲突,在未来只会多不会少,最终势必会反噬品牌自身。

两起事件也告诉我们,任何品牌要想长红,除了将顾客视为上帝之外,还要多加照顾员工的情绪,员工不是牛马。尊贵的老板们,请对员工都好点吧!

1.《上厕所要计时,Manner咖啡师怎么还有人抢着干?》 Vista氢商业

2.《“9块9的风”,终于吹到了星巴克》财经无忌

3.《Manner门店破千,精品咖啡仅存的希望?》有数DataVision

4.《Manner飞速扩张,员工把压力和怨气泼向了顾客》界面新闻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