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出行从2020年开始先后五次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为了上市可谓是锲而不舍,这次终于通过聆讯,启动招股,成为共享出行第一股。


今年如祺出行、曹操出行也分别在3月、4月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出行市场初始发展红利期已过,随着行业增速逐步放缓,业内玩家们正加速进入到存量市场的比拼中。


2023年以来,全国多地陆续发布了网约车行业风险预警提示,主要指向的是市场运力正加速趋向饱和。


一、招股信息


二、公司概况

嘀嗒出行,成立于 2014 年,前身为“嘀嗒拼车”,主打顺风车服务,2017 年开始将业务拓展至出租车服务,并更名为“嘀嗒出行”。

按2023年交易总额及顺风车搭乘次数计算,嘀嗒出行经营中国第二大的顺风车平台,交易总额为86亿元,顺风车搭乘次数为1.30亿次,所占市场份额分别为31.8%、31%。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嘀嗒出行在全国366个城市提供基于App的顺风车平台服务,拥有约1560万名认证私家车车主,自成立以来已为约6940万名顺风车乘客提供服务。

财务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021年~2023年三个财年,嘀嗒出行的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7.81亿、5.69亿和8.15亿元;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17.31亿、-1.88亿和3.00亿元。

嘀嗒出行的收入主要来自提供顺风车平台服务,2021年至2023年,公司顺风车业务的营收占比分别为89.0%、90.5%、95.0%,智慧出租车服务以及广告及其他服务的营收及占比则不断下滑。

公司业务模式是,通过向平台提供顺风车搭乘的私家车主收取服务费。公司不拥有或租赁车辆,不承担车辆维护成本,只作为信息服务平台,为私家车主和乘客提供匹配服务。因此,嘀嗒出行是一众出行平台中,为数不多实现盈利的玩家之一。

嘀嗒出行成立至今吸引了不少明星资本机构投资,2014年~2018年有5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18亿元,投资者阵容也颇为豪华,如蔚来资本、易车、高瓴资本、京东、携程等多家资本机构都对其青睐有加。

三、综合点评

顺风车和网约车不同,顺风车业务属于轻资产模式,平台并不需要拥有或租赁车辆,不承担汽车成本,也不需要向私家车主或出租车司机提供大量补贴,毛利率相对较高。

利润高的地方自然会吸引竞争对手来抢食,滴滴也在加大顺风车业务的投入,嘀嗒出行作为中国第二大顺风车平台,前面还有排名第一的哈罗,两家主要竞争对手分别有网约车、共享单车等业务作为靠山,想象空间更大。想要在竞争中不落下风,嘀嗒必须构建起在顺风车业务上的壁垒。

嘀嗒出行本次发行股份仅占全部股份比例的3.93%,按照发行价中位数6港元算,募资约2.35亿,没有基石都是流通盘,对市值60亿左右的公司来说,盘子不大。

需要注意的是,嘀嗒出行招股发行价上下浮动高达40%,如果下限定价估值49.7亿还不够纳入港股通的门槛,现在认购这么火可能会中间价定价,那么基本也在62亿左右。此外,上市包销佣金高达11%,还有4%的酌情奖金,这是给中金交了护盘费,进港股通的意图十分明显,上限定价也亏不了啥,这个票比较稳,但也别想着大赚。

嘀嗒出行目前孖展31倍,最终大概率会超购100倍启动回拨至50%,甲乙组各19545手,按照2万人申购算,预估一手中签率70%,摸一把。


。。。
盈宝港股IPO活动:
1、现金申购0手续费。 2、融资申购手续费49港元,未中签返还,融资0利息。 3、接FUTU暗盘。 开户攻略请点击:《【盈宝】入金2万港币赚400》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