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抛出一个终极问题:我们眼中真实的客观世界,真的是真实的吗?如果不是,那么奥特曼就存在。

我们试着来论证一下。本文的论点是“奥特曼真实存在”,基于此假设一个大前提:“我们眼中真实的世界其实是虚拟的,换言之,虚拟世界可以被人类感知为真实存在”,那么小前提是“奥特曼世界是虚拟的”,结论“奥特曼世界可以被人类感知为真实存在”。如是只需证明大前提的普遍真实性,即我们感知的真实世界是虚拟的。

首先我认为人类的认知肯定是有局限的,就好比游戏里的NPC有可能认识到自己是NPC吗?因此我们很难从严谨的科学角度上去对大前提进行证伪,起码在人类飞升以前做不到。于是我们只能从一些反常识的现象中对于大前提的真实性窥探一二,至于是否相信,是否形成共识,各位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第一点,因为人类无法真正感知客观世界,所以无法区分真实和虚拟。施一公说过,人类所能感知到的所有能量和信息,不超过我们可预测宇宙空间存在形式的4%,当你在看这篇文章的时候,大量的成吨的暗物质穿过你的身体,而你感觉不到,因为暗物质即不存在强力也不存在电磁力,人类感知世界的所有手段仅有一个,那就是电磁力。没有电磁力就意味着人类失去所有感知,比如视觉是视网膜对于电磁波在可见光波段的检测,也就是区区390纳米-700纳米波长的电磁波;声波也是电磁波,这个初中就学了无需多言;嗅觉触觉味觉也不过是区区600种蛋白质对于电磁波震动的检测。当人类五感检测到电磁波以后,通过神经系统传递给大脑,大脑进行处理,再通过神经系统输出反馈,整个过程传递的电信号也是电磁波。那么换言之,我们想获得某种感知只需要获得对应的电磁波信息即可,客观和真实并非必要。所以罗素说:“假如世界诞生于5分钟之前,你也永远无法知道。”因为记忆也不过就是电信号的存储而已。类似的还有“缸中之脑”理论,看过《黑客帝国》的朋友可能比较好理解,此时真实的你也许只是一个在培养皿中的大脑,只因给你输入了特定的模拟信号,你就以为自己真的正坐在屏幕前浏览本文。

第二点,这世界的运行规律,和我们创造的电子游戏底层规律十分相似。首先,明确一个量子力学的概念:量子坍缩。我们原来以为客观世界不应受主观意识的影响,不论人类观测与否,粒子都应按照其规律一直运动。而量子力学发现,只有当人类观测量子时,量子才有了状态和信息,不观测时则什么也没有。这逻辑和电子游戏如出一辙,为了优化算力,提高游戏体验,游戏只加载玩家能看到的世界,不可观测世界则没有加载的必要。其次,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中提出了光速不变理论,这个也特别反常识,正常来说,我们两个站在起点,我以10的速度远离你,那么我相对于你的速度就是10,如果你也以10的速度追赶我,那我们是相对静止的,如果你以10的速度远离我,那我们相对速度是20,而光不是。光是绝对的3亿米/秒的速度,哪怕一束光追赶另一束光,两者彼此的相对速度永远是绝对光速,这点很好论证,只要观测夜空中星星发出的光的速度就可以了,因为有的星星远离我们,有的靠近我们,结果表明,所有的星星发出来的光,都是绝对一致的光速!再深入思考,这是不是也特别像电子游戏里的系统参数?类似的参数我们还能发现普朗克常数、精细结构常数、重力常数、电子质量、亚佛加厥常数、波兹曼常数等等。

第三点,人类诞生是概率几乎为零的小概率事件,自然产生是不可能的。宇宙对于人类而言真的过于完美了,前面说的各种常数只要变一点点,宇宙就会天翻地覆,更不会有人类诞生。比如强力如果大一点点,氢元素全部会变成氦元素,水就不存在;如果小一点点,那么核聚变就不会发生,也就意味着太阳和所有的恒星都不存在。重力如果大一点点,宇宙全是黑洞;如果小一点点,宇宙则全是星云,不存在星体。普朗克常数如果大一点点,原子核就不存在,我们认知的整个世界都将不复存在。光速更不用说了,只要变化一点点,电磁波就变了,那么我们现在感知到的一切全都变了。再说回人类诞生的几率,科学界有个经典的比喻,就像给猴子一台打印机,结果他第一次尝试就打出来了莎士比亚所有的书籍且一字不差。根据最新的弦理论,多元宇宙总数约有10500个,那么如此庞大的基数是否足够随机产生人类呢,弗雷德·霍伊尔曾将此问题进行量化,一堆氨基酸随机组合成生命蛋白质的概率约为10-65,假如自然产生一个只有2000个生命蛋白的最简单形式的生命,整体概率也仅仅为10 -40000,就算以多元宇宙的总数为基数,那么生命诞生的概率也仅仅为10-39500,更何况人类要复杂的多。

第四点,如果人类可以创造世界,那么人类世界一定是被创造的。我不太懂数学,但请教了一个数学家朋友,他告知我如果有一天人类能创造世界创造生命,那么从数学逻辑上推导我们是第一代生命的概率微乎其微。马斯克也曾说过人类活在真实世界的概率小于十亿分之一,那么我们人类有可能创造世界创造生命吗?目前虚拟世界已经有了相对先进的引擎技术,比如Unreal Engine、Unity3D、Maya、3DSMAX、Zbrush等,尤其是第五代以后的UE,所创造的世界从视觉听觉上几乎以假乱真,剩下的就是如何代入人类其他感官了,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人类就可以创造和我们世界无异的虚拟世界。至于能否创造生命确实暂不得知,虽然目前AI技术蓬勃发展,但不论是chatGPT4还是4o,不论是Transformer还是diffusion,即使表现出一定的智能性,但本质上还是在执行任务,在可预见的将来,这类技术确实无法诞生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只能不断创造更智能的工具而已。究其原因是他们只能模仿客观思维而无法理解和模仿生命的主观性思维,包括情绪、性格、情感等等,因为主观性的思维包含一个很重要的特征,那就是模糊态,而电子计算机底层架构就决定了非0即1,非黑即白,只能产生伪随机,而自由意志的核心在于真随机,而真随机的关键在于模糊态。没错,量子有模糊态!曾看到过一个科学实验,确实记不起出处了,就是当人接受外界刺激,大脑不同区域需要协同处理的时候,理论上接受信号的区域应该先被激活,然后把信号传递给需要协同的区域后协同区域再被激活,然而结果是,所有需要协同的区域会瞬间同时激活,完全检测不到由接收信号区域传递给协同区域的任何信号,量子纠缠可以很好的解释这一现象。再反观人脑结构和宇宙结构的高度相似,让人不得不怀疑,我们这个世界就是运行在一台巨大的量子计算机之中。所以只要量子计算机技术得以成熟,那么真正的AI就不远了,而且大概率人类会发现AI比我们厉害太多,为了防止AI革命则必须写一个程序给予限制,锁死其能力,就好比人类大脑开发水平永远无法超过10%一样,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第五点,古人早就知道世界的真相了。比如佛教《无常经》中提到“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物,实为非物”。现在我们理解的是一个人的好坏从他的面相就能看出来,其实换个角度理解才是更为正确的,比如当你怀疑你的朋友偷了你的东西,你怎么看他怎么像贼,当你找到以后,怎么看他怎么不像贼,而你朋友的外貌可没有变化,所以这里的主语其实不是对方,而是自己。《悉达多》书中给的解释是“别人眼里的你不是你,你眼里的别人才是你”。佛教经典真的不断在给我们重复这个世界的真相,只是理解起来因人而异了,在《金刚经》中也提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更是断言“凡有所相,皆是虚妄”!此外,理学王阳明在《传习录》中也提到“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也是想表达“相由心生”的道理。再看道家,庄子就通过庄周梦蝶的故事表达了他的困惑:“现实和梦境,真的有区别吗?”我甚至也一度狭隘的认为道家之所以强调无为而治,是因为老子也看穿了世界的本质,所谓“道”之所以“非常道”,是因为他根本就不是这个世界的产物,是远超人类认知极限的,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的命数都是被写好的,过分的干预只会被“杀毒软件”清理而自食恶果,正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综上所述,我十分怀疑我们所处的世界以及我们自身的存在是否客观,那么如果我们这个世界是虚拟的,而奥特曼世界也同样是虚拟的,那么两者并没有本质性不同。唯一的区别是,我们的世界当前已经是造物了,奥特曼世界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概念阶段。只要有人愿意为其努力创造,奥特曼世界就可以变得与我们的世界一样真实。奥特曼在本文仅为代指,实指所有的虚拟世界,如海贼王、火影忍者、英雄联盟、斗罗大陆、百变小樱、数码宝贝、鬼灭之刃、巫师、冰与火之歌、复仇者联盟、变形金刚等等等等。。。。。。

也正因如此,我成立了爱希游ASYOU这家公司。不过为了活下去,业务还是要尽可能的落地,因此公司当前的主营业务是“虚拟人技术服务与应用”,这其实仅仅是公司使命“让爱跨越次元”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有余力,我们会持续为无数“奥特曼”世界而努力。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变成我想成为的超级英雄,你也可以变成你想成为的在逃公主,同时愿你我都能以自己定义的身份,和来自另外时空的偶像们相遇相知相约,真正的实现“I, SEE YOU”。

最后多说一句,如果我们眼中的未来恰好一致,如果您也恰好想为这份未来贡献一份力量,不论您希望通过哪种方式来帮助我们,还请不吝联系,包括但不限于业务需求、投资、工作等。15900959696,邮箱alex@asyou.com.cn。


作者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