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还在,实控人却没了。

这两天上市公司“$鸿博股份(SZ002229)$”终于被抬上了热搜,“一家七口套现20亿”刷爆舆论眼球,事情之所以发酵,源于目前鸿博股份的前十大股东名单过于奇葩。

乍一看没啥热别的,但稍一琢磨就会发现,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加起来总共只有5.8%,最高的那个才持有1.37%,最低的仅持有0.23%的股份。0.23%的股份,按照昨天收盘的股价,对应的市值大约为1400万元。

换句话说,只要持有这家上市公司1400万的市值,就有机会成为其十大股东。全国股民有2.2亿,能拿出这个数的多了去了,就算鸿博股份的17万股民,有这个能力的也不会少。

股权如此分散且低持股比例的前十大股东,没有任何一个单一股东或一致行动人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股份表决权超过30%的情况,也没有任何一个单一股东能够控制股东大会,更没有哪个单个董事能够控制董事会,也就是说,这家公司完全没有实控人,不存在一言堂,是股权结构合理之典范,所有的利益都是围绕中小投资者。

确实很让人上头,但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上市公司没有实控人,只有一种情况,就是原来的实控人真正做到把公司全卖给接盘侠了。

事实也就是如此,原先它是有实控人的,还不止一批,直到今年2月底,鸿博股份公告,公司股东“寓泰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辉熠贸易”合计所持股份比例由3.36%减少至0.65%,公司变更为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从一个家族企业到现在变成无实际控制人,到底是套现离场、金蝉脱壳还是真做到了股权结构合理之典范?!

在鸿博股份上市前后,它是妥妥的家族企业,2008年IPO前,前十大股东持股合计超过74%,其中尤玉仙、尤丽娟为代表的尤氏家族七口人就占了约70%!70%的持股比例,甭管你什么股东大会、董事会,在人家眼里基本上就等同于家庭开会,聚个餐吃个饭就能把股东大会开了。

对比一下鸿博IPO前后的前十大股东和现在的前十大股东,显然,尤氏家族直接把公司都给卖了,一毛不留,换句话说,你买买买、他卖卖卖,只要你敢买,他就真的敢把公司卖给你、深藏功与名,主业遇冷之后尤氏家族还真就做到了,果断将手里的股票全部变现,套现离场。

要知道鸿博一开始是做印刷起家的,主打彩票和票据印刷,不少中字头是他的大客户。20多年前只要能买得起设备就绝对不愁印刷业务,毕竟这玩意几乎没啥门槛,技术全在设备上,但后来不一样了,大家设备都差不多,拼的是价格,卷的是利润,所以在2008年上市之后,鸿博依靠先发优势顺利吃到肉,但到了2014年就不一样了,市场竞争激烈,加量不加价,虽然营收飙升但利润却越来越薄,以前干100能赚30,后面干100连3块都赚不到了,2015年更是直接由盈转亏。

尤家大姐尤玉仙绝对是个果决人物,很明显她清楚认识到整个行业的风口已经不再,怎么办?尝试其他业务转型,但后知后觉,其所谓转型更像是用讲故事令股民上头来暗度成仓完成高位套现,这招以退为进玩的可谓炉火纯青。

据不完全统计,鸿博自上市以来至少六次拟跨界布局业务,先后筹划向大数据、手游、智能标签制作和物联网技术服务、5G领域转型,途径全为收购。

2017年,鸿博拟以5.36 亿巨资收购深圳市手心游戏公司,2018年又拟出资3.45亿元收购华为5G天线供应商弗兰德科技30%股权,最后均以失败告终。但从2018年5月开始,尤氏就开始大手笔减持,而且有彻底卖掉公司的趋势。

2019年5月,实控人尤氏与河南寓泰公司签订“股转协议”和“表决权委托协议”,啥意思呢,首先是转让高达14.26%的股权,溢价32%套现7.13亿,其次尤氏几人将15.69%的股份表决权也委托给了河南寓泰公司。

换句话说,这时候鸿博的实控人实质上已经变成河南寓泰公司的毛伟了,2020年尤氏再卖出8.03%,再套现4个亿,这架势,瞎子都能看出来,尤氏摆明就是要把公司卖了,股票全部套现走人,很快,2021年尤氏抛出清仓式减持计划,所剩5.64%股份也要卖完。

不完全统计,尤氏家族十年间前后减持了近20次,累计套现了近20个亿,股权几乎卖的一文不剩,20个亿可能比尤氏10余年干企业攒的家底更厚实。

尤氏套现离场,毛氏登场,新当家人毛伟着实演绎了一把“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毛伟,80后,很能折腾,在河南开过安防公司,搞过房地产,也做过酒店,还搞过汽贸。

他接盘尤氏股权的钱来源不明,但可以猜测,一部分可能是通过资本运作过来的,另外很大部分还是借来的,而且借的还是尤氏的,从这也可见尤氏离场的决心和迫切,重点就在这个资本运作,为什么说他可能是通过资本运作搞到的资金?因为这哥们刚当上持棍人,就疯狂开启抵押股票,这里头就有种可能,你说会不会当初他先拿到尤氏的股权,质押借到钱之后再付给尤氏呢?毛伟显然是个能搞事的,成为实控人之后三天两头被监管盯上。

2023年初ChatGPT席卷全球,鸿博跟着沾光站上风口,2月中连续五个涨停板,2023年有人直呼其为从4、5块涨到45块的“十倍大妖股”。

但毛伟可能没赚到钱,因为他的股票很多用于质押借钱了,借钱还不起,光是今年1、2月份就被司法划扣6次,一致行动人的股票被划扣到只剩0.65%,所以2月份鸿博公布,公司已无实控人。

这里头的故事太多,盘根错节,复杂异常。

但有一点能确定,截至3月底鸿博的前十大股东加起来才占5.8%的股份,这就说明,不论是尤氏卖给毛伟的还是毛伟被司法划扣的股票,最终全被二级市场消化,17万股民接了盘。

今天看到鸿博的回应称,尤氏家族减持是依法依规,毛伟则因个人债务问题导致股票被司法扣划,属被动减持。

言而总之就四个字:合法合规!

市场情绪变化快,需要及时调整策略,关注老马查看资讯和策略![献花]

作者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