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拟从7月4日起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17.4%-38.1%不等的额外关税。业内人士指出,欧盟关税意在削弱中国出口车型对欧系产品的竞争力优势,并推动供应链与生产本地化。2022年,美国颁布《通货膨胀削减法案》,为在北美组装、加工的电动汽车提供税收抵免,引发国内锂电池、汽车零部件企业赴美、墨西哥建厂热潮。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海外建厂成为国内车企、零部件厂商出海潜在门槛,其中德尔股份(300473.SZ)凭借超前的全球化产能及研发布局,有望抢占汽车零部件出海先机。

深耕海外汽车零部件市场 绑定国际知名客户

德尔股份是一家全球化的汽车Tier1供应商,其研、产、供、销基地分布于全球汽车主流的产地:欧洲、北美、日本以及中国大陆,是国内少数具备平台化及国际化能力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根据德尔股份2023年报披露,2023年公司实现海外收入31.89亿元,占总收入的74.18%,主要来源于欧洲及北美地区。

公司于2017年全资收购的子公司Carcoustics(卡酷思),与欧洲、北美主要整车厂保持了超过20年的长期合作关系,为客户提供整车降噪、隔热及轻量化解决方案。卡酷思主要客户为戴姆勒、宝马、大众、奥迪、福特、斯特兰蒂斯、雷诺日产、保时捷、通用、彼欧集团等全球知名整车及汽车零部件集团。

目前,德尔股份基于国内外知名整车厂商主要生产地,已实现全球化产能布局,满足客户的本地化供货和售后服务的要求。公司已初步建立覆盖亚洲、欧洲和北美的全球销售研发网络,打造为全球知名整车企业服务的汽车零部件系统集成平台。在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的大背景下,德尔股份的全球化的布局可有效降低经营风险,并有望充分利用现有海外客户认证资源,开拓各类零部件产品市场,拓展公司成长空间。

打造全球化研发体系 专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开发

近年来,德尔股份已成功打造遍及全球的研发体系,分别在北美、欧洲及亚洲设有研发中心,拥有来自各个领域的近500余位中高级工程师和专家,从事关键技术的突破研究以及固态电池等新能源产业前沿技术的开发。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知识产权451项,其中专利416项,软件著作权35项。

德尔股份在降噪、隔热及轻量化领域拥有多种成型技术,并在声学、热力学、材料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专长。公司在电池隔热和阻燃,以及电磁屏蔽技术上取得突破,能为客户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打造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此外,公司以传统液压技术为基础,结合自主开发的电机、电控技术,研制了电泵等机电液一体化产品,既可应用于传统燃油车,也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

2018年,德尔股份在日本成立全资子公司日本德尔,由日本本土专家带队,致力于固态电池相关产品的研发。据悉,日本德尔团队成员均拥有数十年知名电池公司研究开发锂电池产品的经验,在锂离子电池的产品设计、开发和批量生产方面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其研发的固态电池技术,采用聚合物和氧化物构成的复合电解质,具有较好的离子传导率和高温特性,目前已经通过第三方权威机构针刺试验、加热试验、过充电试验检测,同时制造过程采用成熟的涂覆工艺,流程简单易于批量生产。

德尔股份多年来专注前沿技术研发,为全球化持续运营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公司现有的优质客户资源和完善认证体系,不仅为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提供了有利平台,也为公司长远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