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A股出现了好几个“二代”接班的案例,从天齐锂业到龙佰集团等等,都引发了市场不少关注。特别是回顾几个此前发生的“二代”接班的案例,结果不尽人意,典型如通威,2023年3月刘汉元之女刘舒琪接棒之后,当年净利润大降42.48%,今年一季度直接报亏,二级市场上股价持续走弱。

刘舒琪并不孤独,最近有小伙伴和力场君提到一个新能源股——易事特(300376.SZ),上周五创下了4年来股价新低,背后也是一个早几年的“二代”接班的惨痛故事。

回顾2018年6月,易事特发布公告称,董事长、总经理何思模辞职,同时拟任何思模之子何佳作为新任董事长。之后不久,证监会宣布何思模滥用提案权,以拉高股价为目的,控制提出并公告“高送转”预案提案的时点,易事特披露“高送转”预案提案后连续五个交易日涨停;在此期间,何思模决策卖出员工持股计划中96.15%的股票,何思模还将利用他人账户买入的易事特股票卖出,上述违法所得共计约6400万元。

随后到2023年5月,易事特又发布公告称,何思模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此案截至目前尚未更多进展信息,会给易事特带来什么影响,也尚未可知。

再说回到临危受命的“二代”何佳,在接班之后也挺倒霉。2022年10月,广东证监局发布警示函显示,易事特在2019年和2020年前三季度,对贸易业务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但不符合总额法确认收入条件,导致公司分别多计贸易业务收入5.6亿元和6.68亿元,占当期公司营业收入的14.5%和18.53%。何佳及时任总经理陈硕、财务总监张顺江、董事会秘书赵久红被认定对公司上述违规问题负有主要责任。

经营层面上,在“二代”何佳接班之后,易事特的主营业务发展也陷入了停滞,2020年到2023年营收同比分别为7.68%、3.03%、10.35%和1.07%,净利润则有增有减,但2023年的净利润绝对金额,还是低于2018年的水平。今年一季度更惨了,营收、净利同比都减半。

虽然增长停滞,但是易事特的应收款,积累的数额庞大,截止到2023年末应收款净值高达34.52亿,相当于净资产的近一半。而且从具体构成来看,应收款第一大客户对应的欠款金额高达6.43亿元,第二大欠款客户金额为4.54亿元;而同年第一大销售客户对应的销售额仅为3.67亿元。

虽然无法肯定这两个客户是同一家,但至少说明应收款前两大客户的欠款里,有很大一笔的账龄超过一年,这是确定的。也不能说背后就一定有“窟窿”,但金额如此庞大的应收款背后,易事特面临的资金压力,则是不难想象。


作者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