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全球AI芯片巨头英伟达(NVDA.US)收涨3.5%,以3.335万亿美元的市值登顶全球最大上市公司的王座,在其身后只有两位“3万亿玩家”——微软(3.317万亿)以及苹果(3.285万亿)。

不过,下一个交易日英伟达便下跌了3.5%,将还没捂热的市值全球第一王座归还于微软……

目前,市场各方对英伟达这只超级大牛股的后市看法各执一词,这究竟是一张“限时体验卡”,还是“新的历史起点”?

一、多方:强大的业绩前景、华尔街看好、超级ETF调仓流入

毫无疑问,自ChatGPT问世以来,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而算力需求的暴增也推动了英伟达业绩的超高速增长。自2023年以来,英伟达的每一个季度业绩似乎都在告诉市场,“你还是低估了我的潜力”。

2025财年第一季度,英伟达实现营收260亿美元,同比增长262%,也是连续第三个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速超过200%;净利润148.1亿美元,同比上升628%;核心增长驱动力数据中心业务收入225.6亿美元,同比增长427%。

华尔街也在之前的一次次“打脸”后,转向了认可和看好。

目前市场对英伟达的一致预期平均目标价约为128美元/股,并认为2025财年(截止2025/1/28)英伟达的营收将达到1200亿美元,同比增长97%;对应净利润634亿美元,同比增长221%。

市场持续火爆,不少华尔街分析师都“忙着”上调英伟达的目标价。自6月份以来,覆盖英伟达的许多投行都给出了“买入”或“强烈买入”的评级,并将目标价上调了6%至15%,最高的甚至上调了近50%。

Rosenblatt的分析师Hans Mosesmann自2017年以来长期看好英伟达,并强调软件与硬件的结合是其真正的亮点,预测未来十年英伟达的软件业务将在整体销售组合中显著增长,并且由于其可持续性,公司的估值将持续上行。

Wedbush的分析师称,未来一年英伟达、苹果和微软将成为科技行业4万亿美元市值的争夺焦点。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推进,企业和消费者对这些芯片的需求日益增长,英伟达的GPU芯片本质上就是科技领域的新黄金或石油。

此外,最近的1拆10拆股推动了英伟达的上涨,而SPDR科技行业精选指数ETF(XLK.US)本周即将进行的权重调整将使其不得不卖出价值超过110亿美元的苹果股票,并买入价值近100亿美元的英伟达股票。

目前该ETF的资产规模高达665亿美元,追踪标普科技行业精选指数。据专业人士分析,微软仍将在该指数中占据最大权重,而英伟达将会取代苹果升至第二,权重可能会从目前的6%上升至20%以上。

二、空方:市场集中度、巨头竞争以及高管减持

当然了,看空英伟达的人也不少。

《巴伦周刊》认为,英伟达市值的迅速上涨是该公司可能难以保持市值第一桂冠的关键原因,目前其股价已经超过了分析师的普遍预期。另外,市场还担忧,若购买英伟达产品的公司无法从投资中获得足够的收入,人工智能泡沫可能会破裂。

花旗研究策略师Scott Chronert提到,英伟达的上涨是今年标普500指数上涨的主要推动力。年初至今该指数14.6%的回报率里,英伟达贡献了4.1%、七巨头中的其他股票贡献了5.1%,另外493只成分股贡献了5.4%。

由于投资者持续涌入科技巨头,美股科技巨头的拥挤度已经十分夸张。

据LiveReport大数据统计,目前Mag 7的总市值已接近16万亿美元,占标普500指数成分股总市值的32.8%(近1/3),而去年底这两个数字分别是12万亿美元、28.6%。今年以来7家科技巨头合计上涨了32%,其他个股仅涨不到8%。

从来没有哪个时期,单一领域的公司在市场中占据如此大的份额,并且在这样的体量下仍保持股价狂奔姿态。尤其是英伟达,今年以来暴涨2万亿美元,成为不少人对其股价“恐高”的理由。

其他巨头也对英伟达保持高度警惕。本月初,谷歌、微软、Meta、思科、英特尔、AMD、博通、慧与科技八家公司联合推出了英伟达高速互联技术NVLink的开源替代方案UALink。

英伟达CEO黄仁勋在台北参加COMPUTEX大会并接受采访时称,NVLink已经推出到了第五代,目前仅仅是个提案的UALink至少数年内都不会威胁到英伟达。不过,当别人有了被拿捏的防备,英伟达还能保持一家独大么?

另外,黄仁勋近期还套现了英伟达的股票。最新监管文件显示,黄仁勋通过内部交易在6月13日至18日共卖出了48万股,套现逾6300万美元。自去年9月份以来,他已经从英伟达身上套现了约1.74亿美元。

还有不少其他高管也在密集减持英伟达。今年内部人士出售的股票中,超过三分之一是在5月22日 Nvidia 发布第一财季财报并公告股票拆分后出售的,最大的卖家包括董事Mark Stevens和Tench Coxe 。

高管减持向来是股价高估的潜在信号之一。尽管黄仁勋目前仍持有高达1176亿美元的英伟达股票,但这一“小小的抛售”仍然引起了市场的主意。

三、新王之路——英伟达的发展历程

将时光退回到1999年,乔布斯刚回归苹果公司,半导体领域的绝对王者还是微软的好搭档英特尔,英伟达仍是一家没有多大名气的无晶圆半导体设计公司,刚在美股完成上市。

彼时,英伟达已创立6周年,并在图形处理器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1999年5月,英伟达卖出了第1000万个绘图处理器。次年,业务的成功和上市的助力下,英伟达将曾经的显卡芯片王者3dfx收入囊中。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3dfx一直是显卡芯片的领导者,旗下的3D加速卡以及显卡的性能都是当时业界顶尖的水平,以及免费授权的专用应用程序接口——Glide,游戏厂商借此研发出了古墓丽影、极品飞车等传奇游戏。

凭借此举,英伟达成功消化了图形商业领域的技术和知识产权,并在互联网泡沫时期先后拿下了微软Xbox和索尼PlayStation的订单,逐步成长为GPU领域的霸主。其王牌显卡品牌——GeForce系列,在PC游戏时代几乎无人不知。

随着显卡的发展,显示图像做优化的GPU变得越来越强大,在计算上已经超越了通用的CPU。如此强大的芯片仅仅作为显卡就太浪费了,因此英伟达在2006年推出了CUDA,让显卡可以用于图像计算以外的目的。

随后几年英伟达业务逐渐多元化,就这样一路发展到了2015年,并成功度过了金融危机。在此期间,它的许多故事是围绕与英特尔之间的诉讼和竞争展开的。2012年时,英伟达推出了用于数据中心服务器的图形芯片。

2015年,数字货币爆发了,“挖矿”的需求推动了英伟达股价的第二波牛市。这股浪潮一直持续到2018年底,直到比特币熄火、币圈订单的锐减才结束。而在疫情期间,数据中心这个需求又增长了起来。

2022年底,OpenAI携ChatGPT给全球带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AI风暴,也被视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开始”。从这一刻起,作为AI芯片“卖铲人”角色的英伟达从此一飞冲天,市值一步步超越谷歌、亚马逊、苹果以及微软。

(本文首发于活报告公众号,ID:livereport)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