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股市行情不好,很多业绩优秀的股票也大幅下跌。岩松投研圈做过多期内容,主讲近两年跌幅较大的优质公司,从股价历史走势、主营业务、发展情况、估值等方面入手,对这些公司做了深入分析。

半导体行业是典型周期行业,复盘过去20年,半导体周期约3-5年为一轮。最近一轮周期的高峰大致在 2022 年 2 季度,目前已经调整2年,按照历史规律,半导体行业已临近新一轮周期。

扬杰科技、新杰能是功率器件的细分龙头,最近两三年的最大跌幅分别达80%、60%。今天一起了解下这两家公司。我们不做未来的判断,主要是用数据说话,通过回顾历史行情,把公司和行业的情况做个讲解。

一、扬杰科技:国内功率器件前三

1.历史股价波动幅度

上涨阶段:2019年12月到2022年3月,历时1年4个月,从13左右涨到85,涨幅超5倍。

调整阶段:从2022年3月开始下跌,至今调整了2年多,从85跌到最低32附近,区间振幅超过60%,目前跌幅50%。价格回到了2020年的位置。

2.主营业务

扬杰科技是分立器件IDM厂商,2023年,半导体器件营收46.24亿,占比85.48%;半导体芯片营收4.88亿,占比9%;半导体硅片营收 1.73亿,占比3.20%。

材料板块:单晶硅棒、硅片、外延片;

晶圆板块:5、6、8寸等各类电力电子器件芯片;

封装器件板块:MOSFET、IGBT、SiC系列产品、整流器件、保护器件、小信号等。

公司是产业链一体化模式,晶圆覆盖4、5、6、8寸芯片产线。公司成立以来就扎根二极管,并不断拓展产品品类,形成传统二极管(1梯次),小信号、MOSFET产品(2梯次),IGBT、SiC等(3梯次)三大产品梯次。

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的特性,通常用于整流电路、稳压电路、检波电路等,整流器件、TVS保护类器件占据全球二极管主要市场。

小信号分立器件:指额定电流低于1A,或额定功率低于1W的分立器件,主要用于二次电源对电路中各并联功能模块的供电过程。

MOSFET:用于将输入电压的变化转化为输出电流的变化,起到开关或放大等作用。

公司自2015年起始终位列中国半导体功率器件十强前三名。目前,功率二极管市占率中国第一,全球第二;整流桥和光伏旁路二极管市占率均全球第一。近年重点布局的汽车电子业务获多家外汽车零部件企业认可,PSBD芯片、PMBD芯片已大批量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三电领域。

3.发展历程和重大变化

2000年:公司前身扬杰投资成立,主要从事电子元器件贸易业务;

2006年:建立第一条桥堆二极管封测生产线,从贸易转向制造;

2014年:登陆创业板上市;

2015年:收购美国MCC,进军海外市场;

2017年:收购成都青洋电子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保证了上游原材料的供给;

2018年:设立汽车电子产线;

2020年:收购润奥公司。

2022年:收购楚微半导体40%股权,楚微半导体已实现8寸产线量产。

公司以半导体元器件贸易业务起步,之后逐渐向上游功率器件封装、晶圆制造环节延伸,先后建立了封装产线、高端模块产线与芯片厂,成为国内少数集单晶硅片制造、芯片设计制造、器件设计封装测试、终端销售等产业链一体化的企业。

公司未来规划

公司紧紧围绕功率半导体方向,建立研发、品质、成本等优势,持续推进“强品牌、新行业、国产化、国际化”这四大发展战略,实现半导体硅材料、晶圆和功率器件三大板块的协同发展。

功率器件产品方面,围绕硅片、晶圆、器件三大主题,沿着建设硅基 5 吋、6 吋、SiC 6 吋,并持续加大布局 8 吋晶圆工厂和对应的中高端二三极管 、MOSFET、IGBT、SiC 产品路径,做大做强,持续投资扩充晶圆制造及先进封测产能。

MOSFET 板块,加速研发 SGT-MOSFET、SJ-MOSFET、车规级 MOSFET 等高端产品;IGBT 板块,大力开发 IGBT 芯片、车规级产品、大电流模块、高压模块,实现 IGBT 的进口替代;SiC 板块,已成功推出 SiC 系列二极管产品,SiC MOSFET 产品型号覆盖 650V/1200V/1700V 13m-1000 m。同时,加快投入 PMIC 产品研发。

4.行业未来发展

全球经济衰退背景下,2023 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同比下滑 9.4%,但预计 2024、2025 年将实现快速增长。

在半导体市场下滑的情况下,分立器件市场 2023 年仍保持 5.8%的增长,预计未来均将继续保持温和增长态势。针对中国市场,国产替代和创新浪潮仍是未来电子行业的发展主线。

从公司产品角度看,二极管长期市场规模比较稳定;MOSFET行业市场规模保持稳定扩张;IGBT在新能源汽车、风光储市场带动下快速增长。随着技术迭代,第三代半导体也逐步进入功率半导体发展的主战场。

根据QYResearch数据,2022年全球小信号器件市场规模达83亿美元,2023-2029年CAGR达7.4%;预计2023年全球MOSFET市场规模达133.9亿美元,2019-2023年CAGR达15.1%。

另外,汽车等高端二极管将快速增长。汽车智能化催生一键启停、智能座舱、车灯等模块中的整流、保护二极管需求。根据GIR数据,2021年全球车规级二极管收入达4.92亿美元,预计2028年达8.1亿美元,2022-2028年CAGR达7.4%。车规二级管主要是英飞凌、安森美等海外公司占据,公司有国产替代机会。

5.业绩和估值状况

公司历史业绩不错,2014年营收6.5亿,利润1.12亿,2022年营收54亿,利润10.6亿。

10年增长10倍,算是半导体里的优等生了。特别是2018年起,公司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8-2022年收入、归母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均超30%。

2023年利润下降13%,主要是受外部环境下滑影响。

从估值看,2021年上涨期间,市盈率最高突破60倍PE-TTM,市净率也去到8倍PB。

目前估值为22倍市盈率(TTM),2.45倍市净率(LF),都处于历史平均:低位区。

市场一致预期公司24年利润在10亿上下,目前市值200亿出头,对应20倍的市盈率;预测25年利润在13~15亿左右,对应市盈率将低于20倍。

6.小结:

公司是行业龙头,长期位列半导体功率器件前三名,历史业绩稳定增长;

新布局的汽车电子和碳化硅业务有机会成为新增长点;

楚微半导体8英寸晶圆厂产能将逐步释放;

海外去库存尾声,24年将重新增长,公司海外业务受益;

目前估值适中。

二、新洁能:

1.历史股价波动幅度

公司2020年上市后被资金炒了两轮,一年时间涨了280%。2021年末开始调整,到目前已经调整了2年半,区间最大振幅达到90%,目前跌幅超过60%,抹掉了上市开板后的全部上涨。

2.主营业务

公司的主要产品是MOSFET、IGBT等半导体功率器件。2023年,功率器件营收13.99亿,占比94.73%;芯片营收0.72亿,占比4.89%。

公司是国内提前早在12英寸工艺平台实现沟槽型MOSFET、屏蔽栅MOSFET量产的企业,也是国内MOSFET品类齐全且产品技术先进的公司。

SGT-MOSFET 产品为公司中低压产品中替代国际一流厂商产品料号最多的产品工艺平台。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已经覆盖比亚迪汽车的全系列车型,在国产供应商份额中处于领先地位并不断放量,与联合电子、伯特利等 tier1 厂商实现深入合作,导入到哈曼卡顿、法雷奥等国际 tier1 厂商;

在 AI 服务器领域,公司在行业头部客户实现批量销售,并将进一步放大规模;其他如视源股份等家电客户、明纬电子等工控客户,公司持续实现销售份额的提升;大疆无人机、卧龙电驱、商络电子等其他新兴应用领域客户,公司亦在不断加强深入合作。

3.发展历程和重大变化

2013年:朱袁正、新潮集团、新洁能半导体共同设立新洁能股份,并启动第三代半导体SiC/GaN等宽禁带半导体功率器件的研发工作。

2015年:收购新洁能半导体。

2016年: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2017年:成立电基集成,进入封装领域。

2020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2021年:设立金兰功率半导体。

2022年:控股国联集成,致力于车载智能功能集成电路芯片的设计;认股常州琢晶半导体,完善碳化硅布局。

公司就是为研发半导体芯片和功率器件而成立的,创始人团队部分成员来自华润上华半导体,属于国内行业元老级别。上市后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完善功率半导体和碳化硅业务的布局。

公司未来规划

公司将专注于中高端半导体功率器件和模块的研发设计及销售。在保持 IGBT、MOSFET 产品技术和市场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 IGBT 产品、拓展 MOSFET 产品、积极开发功率模块产品和智能功率 IC 产品。

同时,公司将持续创新,不断整合半导体功率器件封装测试环节垂直产业链,扩大国际先进

半导体功率器件封装产线并实现 SiC/GaN 宽禁带半导体、智能功率 IC 以及功率模块的研发及产业化,成为汽车与光储充行业功率半导体第一品牌,稳定供应高性能、高质量、高可靠性的“硅基、化合物”功率器件、集成电路及模块产品,加快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半导体功率器件企业。

4.行业未来发展

功率半导体是电子装置电能转换与电路控制的核心,在电路中主要起着功率转换、功率放大、

功率开关、线路保护、逆变(直流转交流)和整流(交流转直流)等作用。

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光伏及储能、AI 服务器及数据中心、无人机、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市场为功率半导体行业带来新的应用场景和需求,以 MOSFET、IGBT、SiC MOSFET 为代表的功率器件需求旺盛。

比如,新能源车功率器件单车用量约为传统燃油车的 2 至 3 倍;充电机是充电桩的最核心部件,成本占50%以上,功率半导体是充电机的最核心,成本占充电机的一半以上。

随着AI 爆发,预计2026 年全球 AI 服务器市场规模达 347 亿美元,5 年 CAGR 达到 17.3%;中国 AI 服务器市场规模达到 103亿美元,功率半导体在服务器电源供电、CPU/GPU 主板供电、同步整流、PFC、LLC、散热风扇等服务器重要部件中有广泛应用。

另外,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出口量持续增长,IGBT 、中高压 MOSFET、碳化硅等功率器件是光伏逆变器的核心零部件,决定着光伏逆变器的性能高低。

5.业绩和估值状况

公司上市后就是行业周期下滑的阶段,2022年小幅增长,2023年利润下滑26%。公司在年报解释,主要原因为:2023 年度,公司下游应用市场的景气度延续下行,需求减弱、竞争加大。公司24年一季度利润增长50%。

次新股普遍高估值,股价再被炒作的话估值就更高了,公司2021年市盈率最高超过170倍PE-TTM,市净率最高去到22倍。目前31.6倍市盈率(TTM),3倍市净率(LF)。

所以,对待次新股一定要谨慎,被资金爆炒的次新股更是不能碰,先不说业绩,光估值下降就够股价跌一大波了。

市场一致预期,公司24年利润5亿,25年6~7亿,目前市值不到130亿,对应市盈率在26倍左右。

6.小结:

技术领先;

对算力头部客户实现批量销售;

直供比亚迪全系列车型,多款产品在tier1厂商实现批量供应;

光伏储能需求回暖,有力支撑公司业绩的进一步向好。

23年业绩下滑主要是行业影响,24年一季度业绩端大幅改善;

估值适中。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