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记。

昨天,有幸参加星地AI应用孵化器第三期,并深度走访了两个园区,一个是互联网3.0产业园,一个是数字人基地,过程遇到了全国各地的学习团。

体感拉满,感触良多。新质生产力的概念说得太多了,今天来聊一聊,眼见为实的一个小成果,颇有一种落地样板间的新鲜感。

主笔/ 佳佳文章架构师/ 诗人王飞

出品/ 飞娱财经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各地N多地方,都来朝阳组团参访。

要知道,这两个园区正式运营才1年多,已经吸引近百家高成长企业落户,其中高新技术企业5家,瞪羚企业1家,专精特新3家。4.5w平米的实用面积,2023年营收突破了20亿元

作为一位前创投服务从业者,我看见的是:

“在这个新质生产力样板间内,自上而下地要素顺畅流动和高效的服务配置,又自下而上将一线信息反馈快速调整优化。大中小各环节企业,在润物细无声的政策和服务中,自然涌现,自然开花,自然结果。”

用大白话解释新质生产力,就是更硬核的科技产业,更硬核的技术创新,更硬核的竞争壁垒。

那就一定具有某种超前性,产业初始阶段,相关创新源散落在各个主体内,单凭市场化的沉淀需要漫长的时间,这需要有形的手,去前置整合、引导、培育、加速,最终形成新的产业集群。

这和过去的招商引资,有本质的区别。

其一,需要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要符合产业特质和技术发展规律,不能再以纯GDP数字为导向;

其二,这种资源配置调度需要极其精细化,才能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初始的化学反应,极其考验牵引方的服务能力,而非初阶的行政管理能力;

其三,小投入大杠杆,要四两拨千斤,找到产业里的关键要素,一环扣一环解题,不是搞搞形式主义喧闹的大会,漫无目的地花钱就能解决问题的。

众所周知,朝阳正在打造数字经济生态。

在产业生态推进过程中,朝阳打磨了一种新型科创服务模式,用一个Fashion点的词就是,用OKR思维来实现新质生产力落地,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效(有产值、有税收、新兴产业、布局未来),这也是各地络绎不绝参访学习的原因。

个人把它总结成三点: 尊重人才,让懂行的人制定政策; 尊重企业,整合平台公司全程深度服务; 尊重市场,聚合优势形成磁吸效应

这非常具象化了,它不是简单烧钱就可以复制的,而是细微到产业的每一个毛细血管,让协作效率和商业效能达到产业爆发的阈值点。

尊重人才,让懂行的人制定政策。

无论什么新质生产力,人才是第一主角。

朝阳对人才的重视,已经卷到某种高度了,一是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二是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三是能从大局出发落在细微实处的服务型人才。

一方面与北工、北理工等科研实力强劲的名校合作,促进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一方面启动北京中学科技分校、北京科学高中等,从中学阶段着力培养顶尖科技人才;还实施了“凤凰计划”,全面引进高精尖稀缺人才,并与南洋理工等大学协作,推动国际间人才的流动和培养。

有个有意思的事儿,前段时间,刚成立「第一届朝阳科技创新专家顾问委员会」,18位专家顾问来头不小,有高校学者、科研机构带头人、企业技术领军者和负责人,让他们当好“参谋智囊”、“桥梁纽带”、和“宣传大使”。

政府公开产业顾问团,这非常罕见,也是政府人才服务理念升级的一大步。

收益也相当显著,过去三年,朝阳的互联网3.0产业政策,前沿性一直在引领全国,落地性也经受了市场的考验。

尊重企业,整合平台公司全程深度服务。

这是「朝阳科创模式」一大精妙之处。

在过去,产业工作大多是打散的,有人出报告,有人搞政策,有人分包招商,有人负责运营,每个模块都是由专业公司完成,但是整体来看各个环节是割裂的,无法形成统筹管理。

而朝阳为了互联网3.0产业,专门成立了一家合资平台公司(数智云科),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它在整套体系中充当非常重要的桥梁角色,从产研到咨询、从规划到实施、从招引到落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深度服务,保证每一个环节的卡扣式运转。

这家平台公司,不仅仅是政府供应商,从甲乙方关系升级到一种全新合作伙伴关系,从补贴模式变成更优的政策资金配套落地模式。对于政府来说,投入产出比和结果确定性,得到了大大地加强。

值得一提的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该平台公司前期以服务Cover成本(项目制),后期通过市场化方式盈利(增量产值部分),机制非常合理。

尊重市场,聚合优势形成磁吸效应。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已经形成,互联网3.0产业园和数字人基地,正是其成果的一个缩影。

走进两个园区:

里面有搭建好的共性技术平台,比如已经完成的光场、动捕、XR虚实互动平台,降低中小企业研发成本;有成熟的产业服务体系,解决企业工商注册、财税、法务、知识产权等问题,在孵加速企业超过200家;有应用场景研究院,探索以应用场景需求驱动技术创新,发挥朝阳商业、文化、旅游、城市等优势。

此外,朝阳还与中金资本联合组建了全市首支互联网3.0产业基金,与梅花基金联合成立国内首个数字人AI基金,在资本上助力产业加速。

只要走进园区的企业,像是进入一个精准的产业场,能感受到那种天然的磁吸效应,自然渴望成为链路的一环。

在这个样板间里,是真正的多方共赢。

对政府来说,打造两个基地,通过引入和孵化企业,带动优势产业聚集,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增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而且政府投入的每笔钱都可以见到成效,每一个环节都可控,且可持续性强,可复制性高;

对企业来说,入驻园区可以切实感受到服务和价值,享受政府提供的房租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利用园区内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降低研发成本,加速产品上市,还可以与园区内的其他优秀企业合作,提升品牌影响力,并有机会获得政府产业基金和风险投资的支持,加速发展;

对平台运营公司来说,吸引企业入驻园区,可以增加运营收入,还可以创造咨询、技术、法律等额外的服务收益。

样板间的可借鉴性不可复制性

不难看出,在打造「朝阳科创模式」的过程中,离不开政府经济发展理念的转变和职能的调整,以保障新质生产力的落地和发展,并且站在更高维度,为新型生产关系的高效涌现提供了养分、水分、充足的阳光、和肥沃的土壤。

一方面,它具有普世的可借鉴意义,比如对人才的尊重、企业的尊重、产业规律的尊重、提高政府服务水平、成立平台运营公司等,成本低风险小收益大,都是值得参考学习的;

但另一方面,有一些特殊条件又是不可复制的,比如区域特定优势、产业基础、政策环境、人才聚集效应等,需要因地制宜做出变化调整。

目前,朝阳拥有互联网3.0企业1200余家,覆盖了软硬件基础、底层技术、运营服务、场景应用等全产业链环节。

其中,有以优锘科技、超图、艾迪普、格灵深瞳等为代表的软硬件基础层企业;也有以阿里达摩院、可之科技、影谱科技等为代表的底层技术层企业;还有以凤凰数字、快看世界、运通数字空间、密境和风、优酷科技、时之宇等代表的运营服务层企业;场景应用层聚企业数量最多,占比超过50%,包含西门子、美团、猿力科技、黑弓、数字栩生等。

这些产业硬软实力的提升,是朝阳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锚点,更是一个区域产业链真正的壁垒。

管中窥豹,不明觉厉。

希望未来能少点名词,多点知行合一,新质生产力的全面落地,终将成为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

强烈安利去两个基地一访,比我写得更有真实感、冲击感。


 「飞娱财经」用心出品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