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新驱动下,2023年复星医药核心制药业务营收302.22亿元,销售额过亿的产品共50 个,比2022年增加了3个,过5亿产品9个。

文/每日财报 张恒

一款新药的诞生,从临床到最后投入使用通常需要5-10年的时间,甚至更长,而且未必成功。为此,资本市场给予了创新药企高估值。

但近两年,形势发生了变化。由于新冠疫情以及国际冲突的持续导致全球通胀,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频率、IPO数量都在下降。全球Biotech公司高估值的时代已成为历史,国内生物医药行业,除了面临国际影响,还受集采等冲击,投资机构对其价值判断趋于谨慎。

在经济新常态下,投资生物医药的逻辑更加务实,看得见商业转化前景的创新、能挣现金流的创新成为实用的投资逻辑。

事实上,为了降低创新带来的不确定性,过去十年,包括辉瑞、强生、诺华、默沙东、罗氏等全球医药巨头,普遍采用商业合作、研发合作、金融合作、许可合作、并购整合等多种模式,以更开放的创新来丰富和强化自身的研发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据相关统计,2023年全球医药领域前10名并购事件总额达1152亿美元,单笔交易金额均在35亿美元以上。

2024年第42届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大会(J.P. Morgan Healthcare Conference)期间,跨国药企针对医药领域达成的并购交易总额达超45亿美元。进一步印证了,跨国药企除了内生式自研外,外延式扩张并购也将是近几年的主旋律。据Pharma Voice统计,到2030年,有近200种药物的专利将到期,几乎所有主要制药公司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将迫使药企需要通过从外部寻找好的项目来满足盈利需要。

中国药企中复星医药当属“整合创新”的领军者。成立30年的复星医药一直以创新和国际化为发展基石,围绕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许可引进、深度孵化等多元化、多层次的合作模式,持续丰富创新产品管线。

1、可及性才是创新的归宿

可及性的创新更被市场认可,让患者受益才是王道。

在全球医药领域,越来越多的颠覆式创新技术层出不穷。全球跨国巨头早就达成了一种共识,伟大的想法并不会只来自内部。在持续保证研发投入的优势外,整合全球资源的创新能力是医药企业保持生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核心是整合的效果,即创新本地化,最终能否转化为患者受益。

事实上,复星医药同强生、辉瑞这些全球巨头一样,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不断深化全球化与本土化战略,一直活跃在医药健康产业领域。长期全球医疗市值霸榜的强生一边向内倡导“创新不怕出丑和失败”,一边在自主研发上继续加大投入;一边向外积极寻求领先的、有想象力的中小型研发企业进行并购,以并购的方式得到新的产品,扩大产品线。罗氏相关负责人也曾表示,罗氏研发管线接近一半的产品是通过外部合作的方式进行的创新,或共同开发,或专利引进。

《Drug Discovery Today》对全球TOP14药企近二十年(1999-2018年)研发效率研究结果显示,License-in(许可引进)等外部创新是全球60%以上TOP药企获得创新管线的主要来源,到2022年外部创新获得新管线的占比仍然能到49%。

复星医药2017年与全球医疗手术机器人领军企业直观医疗联合创立直观复星之时,喊出 “中国制造、共同研发、全球销售” 的口号也顺应了全球医药开放创新的趋势。

看看这样一组数字:

2006年,“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在临床得以应用;

截至2023年末,直观复星已为超3000多名医疗专业人士提供达芬奇外科手术系统及机器人辅助手术的学习和训练;

2024年6月,总投资7亿元位于上海浦东的直观复星总部产业基地正式启用,这也是直观医疗在亚太最大的总部基地。

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直观复星“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全国300多家医院落户,累计装机量超390台,超54万名中国患者受益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精准治疗,回归正常生活;

在复星医药,这样含金量的产品不止一个。

在细胞治疗领域,2021年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奕凯达(阿基仑赛注射液),是复星医药通过与Kite国际合作引进的产品,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市场空白,截至目前,已累计惠及超过700位淋巴瘤患者。这是中国医药发展史上又一例创新产品中国本土化成功的典范。

2、肿瘤创新产品组合增长迅速

2017年,“两办”发布的关于医药创新文件指明了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即创新、转型、国际化。创新是医药行业的发展主线,国内医药工业也开始逐步注重创新药的研发与投入。

而复星医药从诞生以来“创新”就是他的基因。近10年来,复星医药的研发投入更是迅速增长,从2013年的5.03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59.37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从5.1%逐年提升至14.34%,打破了资本市场对其的刻板印象,成为中国医药行业创新的领航者。从投入金额来看,2023年A股上市医药公司中,复星医药的研发投入排名第三,与恒瑞医药及百济神州同属创新药企第一梯队。在创新驱动下,2023年复星医药核心制药业务营收302.22亿元,销售额过亿的产品共50 个,比2022年增加了3个,过5亿产品9个。

从年报披露数据来看,复星医药重点强化小分子、抗体/ADC、细胞治疗、RNA 等核心技术平台,其创新产品管线主要聚焦在肿瘤、自身免疫、中枢神经、慢病等这些存在巨大临床需求的治疗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复星医药深耕肿瘤领域多年,在淋巴瘤、乳腺癌、肺癌等领域开创性推出多个从“0”到“1”的创新药品,其中包括:2019年,中国首个生物类似药汉利康 (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主要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2020年,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中欧美获批生物类似药汉曲优(曲妥珠单抗,美国商品名:HERCESSI™,欧洲商品名:Zercepac)上市,主要用于乳腺癌及未经治疗的转移性胃腺癌的治疗 ;2021年首款获批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奕凯达(阿基仑赛注射液)为中国的淋巴瘤患者带来“治愈”的希望;2022年,全球首个获批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抗PD-1单抗汉斯状(斯鲁利单抗注射液)上市。

2023年,复星医药在抗肿瘤领域收入达76.38亿元,同比增长近38%。包括汉斯状(斯鲁利单抗注射液)、注射用曲妥珠单抗(中国境内商品名:汉曲优)、苏可欣(马来酸阿伐曲泊帕片)等重点创新产品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其中,汉斯状于2023年实现收入超11亿元,同比增长230.20%;汉曲优收入超27亿元,同比增长58.19%;苏可欣收入超9亿元,同比增长19.67%。

除了在肿瘤治疗领域创新药的深度布局外,复星医药还成立了专业团队,整合打造出具有创新性的The One肿瘤支持治疗平台,拥有丰富的肿瘤产品组合。

目前,复星医药在肿瘤支持领域拥有三款重磅产品,包括适用于成年患者择期行诊断性操作或者手术的慢性肝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苏可欣(马来酸阿伐曲泊帕片),用于成年患者预防高度、中度致吐性化疗(HEC/MEC)引起的急性和延迟性恶心和呕吐的奥康泽(奈妥匹坦帕洛诺司琼胶囊),以及新一代长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珮金(拓培非格司亭注射液),这三款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乳腺癌、肺癌、消化道肿瘤、妇瘤以及血液瘤等高发癌种领域的治疗,为肿瘤患者带来更优质、更安全的用药体验。

从研发管线上看,复星的创新药储备也能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业绩增长动力。截至2023年末,复星医药主要在研创新药、生物类似药项目超过70项,5 个产品共7项适应症进入上市前审批阶段,2023年,公司共有6 个创新药 8 项适应症获批上市。

根据全球医药智库信息平台 Informa Pharma Intelligence 发布的《2024年医药研发年度回顾》白皮书(Pharma R&D Annual Review 2024),2024年复星医药入选“全球医药企业研发管线规模 Top25”,位列全球第17位,较上年度跃升7个名次。可见复星医药的发展潜力。

3、比起过去三十年,我们更关注药企的长期价值

在复星医药三十年的创业轨迹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复星医药专注长期内在价值的努力,矢志不渝用创新驱动价值,与中国医药产业的发展同频共振。

近年来,为推动国内医药行业向高质量、可持续、创新性的长期方向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几近重塑了行业格局;“带量采购”、“医保谈判”等让大量高值耗材、高度同质化仿制药等价格大幅下跌,多数药企的利润出现断崖式下跌,叠加估值水平的下滑出现恐怖的“戴维斯双杀”,让曾经的簇拥者们“谈药色变”。

但行业的洗牌对具备创新能力的药企而言则是加速成长的机会,自2020年以来,政策持续聚焦于“鼓励创新药研发、加快新药上市”的主题,这恰恰是复星医药“创新驱动价值”的土壤。

早年,复星医药一直被外界解读为一家医药投资公司。诚然,投资及BD确实是复星医药的强项,不过在创新研发领域,复星医药也不甘人后,核心制药业务每年可为公司带来近七成的营收,加上不断加码的创新药百亿规模指日可破、稳健基本盘的成熟产品及制造业务以及逐渐起势的疫苗业务,这些都将是复星医药厚积薄发的助推器。

医药行业是长坡厚雪的赛道,经济周期、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以及技术的革新,都能为这个行业带来机遇和挑战。新冠疫情期间,复星医药依托其全球化的布局和科创底蕴,果断出手,和德国百欧恩泰(BioNTech)合作开发mRNA疫苗,取得巨大成功。不过,在疫情发展急转直下,复星医药和辉瑞一样面临新冠产品营收大幅下滑的挑战,两家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组合,加快创新产品落地,并通过外部合作引入多款创新药,稳住了基本盘。2024年第一季度,复星医药的营收和净利润水平逐渐修复。中金和广发证券表示,新冠产品影响对于复星医药来说2024年第一季度基本出清,新品和次新品如汉曲优、汉斯状、奥康泽等重点产品收入保持快速放量。

所有看似不期而遇的机遇,都是被时代筛选、抉择后的必然产物。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医者无煌煌之名,看似不期而遇,实则命中注定,这正是复星医药长期专注创新的能力所在,也是复星医药长期投资价值的体现。$复星医药(SH600196)$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