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即将过半,回首上半年,稳地产、稳外贸、拉消费等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经济企稳预期逐步增强。新出台的“国九条”政策,以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蓄势远航,向新求质。6月20日,平安基金在深圳举办2024年中期投资策略会,本次策略会汇聚多位行业专家,围绕宏观经济、港股市场以及AI产业趋势、制造业出海、高股息红利策略等热点话题进行探讨,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资产配置策略,带来前沿的权益、固收市场分析与展望。

本次活动中,专家们认为今年中国经济仍能维持稳健的增长势头,在长期利率下行空间有限、货币政策有望进一步宽松以及房地产新政等大背景下,红利资产和债券市场的后市发展值得看好,可积极关注全球供应链重塑、产业周期拐点、核心资产等新机遇。

国联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兼首席策略分析师包承超CPI偏弱或是阶段性现象 在产业周期底部寻找机会

目前,市场最大的疑虑在于为何物价水平在一些经济数据已经出现改善的情况下仍表现偏弱?对此我们认为,在供给扩张的情况下,需求的修复对价格的提振可能较为有限,导致价格水平的回升偏慢,不过CPI偏弱或是阶段性现象。

我们当前的情况可能更类似于2002年中国经济的复苏,当时经济复苏在出清后已然开启,但由于经济的复苏是通过“供给创造需求”实现的,CPI指数的修复稍微滞后。

如何从宏观经济中探寻投资机会?从外需来看,要寻找全球开支周期有交集和产能周期底部上行的机会,以及外资本开支对国内收入的拉动机会。随着如今全球供应链的重塑,综合油气、多元化学品等大炼化产业链在低供给和充裕资金的推动下,有望进入新一轮产能扩张周期。此外,全球供应链重塑也给工业母机、建筑设备、仪器仪表等新兴市场资本开支上行带来了机会。

从内需来看,需要从报表状态、产业周期底部来寻找机会。本轮非金融企业筹资指标探底,盈利和库存磨底,大周期拐点或将出现,周期性行业、制造业、消费行业、TMT中的部分细分行业更容易迎来营收增速改善。平安资管 (香港)资本市场负责人及首席投资官汪新翼多因素支撑港股股票估值市场波动中看好高分红策略

港股市场自2024年4月中旬起出现一定反弹,投资者情绪有所好转。国内最新的房地产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望改善基本面,再加上市场对三中全会的政策预期,预计海外资金流出速度将继续放缓,甚至可能回流,增加中港股票配置,从而支撑中港股票估值。

此外,新“国九条”鼓励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力度回报投资者,以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增强投资信心。在充满波动性和不确定性的市场中,高股息股票通过股息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回报来源,具备较强的吸引力。

在利率下行、市场波动和汇率贬值的阶段,高分红公司表现出防御属性和对冲汇率贬值的优势,提升其配置价值。股票价值主要受分红水平贴现率和股息增长率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明确高分红策略的投资潜力。

平安股息精选股票基金经理刘杰长线增量资金对股息及估值安全边际关注度逐步提升

当下,沪深交易所分别代表长期稳定现金分红群体已经形成,积极分红氛围基本形成。A股在过去10年间分红企业的占比已经从65%提升至73%,整体分红率从38%提升至40%,连续三年分红的A股公司占比提升至52%。我们预计2023年分红企业数量占比,会在2022年67%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至约73%(按分红预案统计);同时,2023年分红比例(按已公告年度分红金额测算)中位数为30.3%,相较2022年21%的分红比例大幅提升。无风险利率长期下行背景下,增配权益资产来提高长期收益率势在必行。A股市场正迎来越来越多长期且稳定的资金,红利策略则与这部分增量资金匹配性较高。“高股息” 策略既能为追求稳健风险收益特征的机构投资人提供选择,又可有效规避权益市场波动风险。再加上央国企的历史使命赋予其估值重估价值,新“国九条”等改革措施进一步促进分红率的提升以及红利低波资产当前股息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因此,目前宏观环境适合绝对高股息策略即稳定价值类为主要配置方向。

平安基金权益投资中心投资执行总经理平安价值领航混合基金经理何杰高股息策略更契合目前发展阶段挖掘注重股东回报的优质公司

从中期的角度将市场情况总结成三句话:第一,经济有压力;第二,投资更价值;第三,监管强引导。

其中,“投资更价值”是在过去经济高成长的环境下、需求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企业的股东都希望它提高资本开支、不断实现其净利润超额增长,这是股东价值最大化的一个行为。现在在经济放缓,投入产出比下降,用每年创造的现金来回报股东,同样也是当前股东价值最大化的一种行为。

监管方面,股票持有人是希望公司价值回报最大化的,在目前这个阶段,新“国九条”等政策在强引导上市公司扩大分红比例,这都是监管层很强引导性地去把市场都引向更重视股东回报的环境。同时,长牙带刺也是要把侵占股东利益的害群之马从市场中出清。

他指出,高股息策略可能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更契合目前的发展阶段,不过他同时强调,高股息投资并不等于价值投资,价值投资任何时候都需要考虑买入价格的问题。何杰认为,要在便宜的价格下,寻找经营质量比较好、现金流稳定,而且管理层能够专注于主业发展,能够愿意和股东分享经营成果的公司。

平安鑫利混合基金经理王华全年经济发展平稳下半年财政发力有望拉动投资增长

我们预计上半年的GDP增速在5.2%左右,全年经济GDP预计在5%左右,整体的发展态势可用“平稳”两字来总结。

下半年的投资增速会有明显的改善,财政发力会逐步拉动投资的增长。此外,随着全球央行如近期加拿大及一些欧洲国家等开启了降息潮,下半年美国将首次降息,我国LPR有望下行,货币政策有继续宽松的空间。

今年全年上游企业盈利可观,看好上游资源品的景气周期将持续两到三年。而下半年随着PPI的回升,中游企业的盈利也会得到明显改善。他提醒,经济大概率会缓慢地复苏,需要降低对经济的预期。

关于黄金走势,我们坚定认为在避险属性显著增加和降息潮开启的加持下,短期波折不会改变黄金价格上行的方向。

平安新兴产业混合基金经理翟森AI产业处于大周期的起点期待产品创新周期的出现

目前人工智能看到的只是基础设施建设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看终端创新,第三阶段看应用内容创新。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一个阶段的衔接不是线性的,应用的创新也会经历波折。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拉长时间看未来人工智能的终极应用是硅基生命的出现,所以相信整个AI产业处于大周期的起点,其中的发展的路径是怎么样,还是需要持续地去跟踪产业落地的发展情况。

近期苹果和微软都发布了最新的AI操作系统产品,到今年下半年,市场可能会越来越多地体会到整个AI终端行业的变化。AI终端创新的大年在明年,无论是手机的更新还是个人电脑的更新,预计明年我们会看到非常重量级产品的发布。

我们认为,今年下半年科技领域的投资重点,主要还是关注人工智能应用和端侧,尤其是端侧领域,消费电子、半导体领域都值得关注。

平安先进制造主题股票基金经理张荫形机器人行业亮点频出明年开始在B端市场落地

目前,人形机器人还是处在0到1的阶段,但是在0到1的阶段有很多的亮点,一是特斯拉逐步迭代,二是有众多新玩家加入,三是英伟达开发套件的重磅加持。

关于人形机器人的落地,我们认为有To B端和To C端两大场景。首先在To B端,美国一名汽车工人大概是5万美元的工资水平,如果机器人的成本降至2万美元,这样的产品将会非常有吸引力。目前特斯拉、奔驰、宝马,国内车企中的蔚来、比亚迪,都宣告了要在自己总装车间里部署机器人。

第二个更具想象力的就是To C端,根据相关咨询报告,国内家政市场规模大约为5000亿到1万亿,这还是在并非所有家庭都存在家政服务的情况下达到的市场规模。机器人如果迭代得够快,可能两三年以后慢慢能够在家里做一些简单的工作。

我们认为,人形机器人的落地是B端先行,马斯克在近期特斯拉股东大会上就表示明年在特斯拉工厂将会部署小千台级别的机器人。

平安医疗健康混合基金经理周思聪医药行业大Beta有望改善看好创新药板块

当下医药板块行情总体偏弱,但是细分行业中的个不少个股涨幅位居前列,上半年医药行业也是股票创新高个数最多的板块之一,不少创新药个股创出新高。医药行业是与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会有长期机会的行业。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医药行业将面临有可能是最近四年来相对较好的增速,其中更为看好创新药方向,由于政策的全面改善带来创新药国内发展环境的大幅改善,今年各个地方都在不断落实出台创新药的发展支持政策,将它明确列为新质生产力,它就是现阶段中国企业有优势的新质生产力的体现。

从出海角度看,创新药也成为了出海的最强音。周思聪表示,可以看到,去年中国创新药出海达到400亿美元,而且打破了多项国内和国际的纪录,我们也第一次实现了对外授权超过对内引进,这是很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整个下半年,我们认为行业大Beta都会比之前好很多,同时依然看好之前看好的创新药板块。

关于值得看好的细分方向,我们认为首先是ADC,这是癌症治疗3.0新的阶段,是全球新一轮大的产品周期,也是中国企业非常具有优势的领域。其次是双抗,包括自免,还有大的癌症领域,一方面是在新的医保政策之下,国内产品周期能够在医保里面放量;另外一方面,我们也看好在新的出海背景之下,持续性能够出海的创新药的各种子方向。

固收投资中心投资总监助理平安双盈添益债券基金经理高勇标央行对流动性整体调控态度偏中性降准降息仍可期待

利率债方面,当下央行对流动性整体调控态度偏中性,利率整体风险可控,市场还需要继续观察即将召开的三中全会的新政策。目前,货币政策面临多目标的权衡取舍,在稳增长和防风险的目标切换下,降准降息仍可期待,但宽松可能存在边界。

央行对于长债有较为明显的指导意向,超长期国债的发行可能会影响机构进一步做多行为,但最终还是服从于总体宏观方向,未来再度开启下行趋势需要新的货币政策或基本面因素提供支持。融资需求收缩,流动性偏向充裕的情况下,中短端利率结构性占优。

信用债方面,在流动性充裕而资金利率、国债利率暂时受限的情况下,信用债利差普遍位于历史低位,但在利率本身波动空间有限、流动性整体中性的情况下,票息价值仍然值得关注。其中,中高等级信用债可适度拉长久期;短久期高票息策略可继续采用,杠杆适当积极。

平安添润债券基金经理曾小丽“固收+”产品迎来更好的配置环境

“固收+”产品是在理财净值化改革背景下催生的一类以绝对收益为目标、对风险容忍度相对较低的特殊产品。2019年开启近三年牛市,“固收+”公募产品规模快速扩张,在2021年四季度达到最大规模,其后,随着核心资产、茅指数等泡沫破裂,权益市场震荡下跌,“固收+”变成“固收-”,“固收+”产品规模逐季下降,基本回到“固收+”基金大扩容的2020年四季度末。

更重要的是,“固收+”产品投资理念和框架进入新一轮的沉淀期和重塑期。“固收+”产品的难点在于,市场和投资人对回撤的敏感度较高,但同时也追求一定的收益弹性,特别是债牛股熊的市场环境下。

因此,“固收+”产品在纯债部分应积极获取收益,一方面积累足够的安全垫,另一方面给权益选股提供资产配置思路。当债券票息比较高的时候,对“固收+”增强部分资产要求的赔率需更高,但可能对应的胜率可能相对较低。这时候“固收+”产品的波动性和风险收益比可能没有优势。

当10年无风险利率在2.3%、信用资产收益率在2.5%附近时,“固收+”产品迎来了更好的配置环境,但赔率的要求随着债券收益的下降应随之下调,赔率要求变得更加稳健,对胜率赋予更高的权重。更应追求中高胜率、但赔率可能中等的资产。

平安基金ETF指数投资部负责人平安中证A50ETF基金经理钱晶市场或进入新一轮上涨行情大盘股有望强势

经历2024年年初的流动性踩踏后,大小盘的相对流动性绝对位置已经达到了历史低点,上一轮历史低点来自于杠杆牛走向终结,在禁配资、降杠杆、熔断机制等事件发生导致市场持续下探的大背景下,大小盘的相对流动性走向了极致低点,随后大盘股就走出了多年的超额收益。

从流动性出发,当前位置是配置大盘股的兼顾胜率赔率的位置。从宏观风险偏好和政策来看,在小微盘股票流动性危机后,市场风险偏好迅速下降,资金普遍关注高胜率、高确定性投资机会。新“国九条”以及央国企改革开启政策周期,或助力大盘股强势。

其中,中证A50指数是更好的核心资产指数,指数仅选取50只行业龙头股代表A股风貌,纳入指数的均为具备溢价能力及长期竞争力的优质企业。中证A50指数长期收益领先主要宽基,中证A50指数行业分布更均衡,“新经济”存在感更强,风险分散化效果更好、回撤更低。平安公司债ETF、平安活跃国债ETF平安国开债券ETF基金经理王仁增我国债券ETF迎来巨大发展机遇公司债ETF规模突破百亿元

今年,债券ETF迎来高速发展机遇。一方面是债市长牛背景下,银行、外资、保险等投资者大类资产配置需求上升,债券ETF流动性好、成本低、风格清晰的工具属性恰逢需要;另一方面,资本新规穿透监管之下,银行对透明度高的指数化产品需求上升,债券ETF可每天披露持仓。

当下,全市场共有20只债券ETF,截至5月31日,合计规模1048亿,相比年初增长246亿,增速为30.8%。今年以来,信用债ETF和可转债ETF增速均超过50%,利率债EF增速乏力,但长久期利率债ETF相对亮眼。年初至今,平安债券ETF三剑客总规模超139亿,其中公司债ETF规模突破113亿,今年份额增速超85%,位居市场第三大债券ETF。

平安公司债ETF的定位是信用债宽基和央国企公司债。其中信用债宽基聚焦信用债核心优质券种,央国企公司债底层资产全部为央企、国企高等级公司债,平安公司债ETF兼顾流动性好、持仓分散透明化和业绩表现好等优势,持续获得投资者青睐,年初以来日均成交金额超4亿元。

$平安鼎信债券A(OTCFUND|002988)$$平安惠利纯债A(OTCFUND|003568)$$平安医疗健康混合C(OTCFUND|020137)$$平安添利债券C(OTCFUND|700006)$$平安中短债债券A(OTCFUND|004827)$


#IPO受理、上会全部恢复,如何解读?##飞天批发价下跌,茅台出手稳价了?##英伟达高位调整,科技股面临抛压?##巴以冲突风险外溢!集运指数创新高#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