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择时交易的信号

2024年的2月5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点,在这一天达到的点位对于大部分指数来说都是一个很重要的支撑位置,短时间不会轻易突破,但由于弱势的特征,通常在3季度会再次确认一下。

但2季度临近尾声的时候,陆续有指数开始突破这一天的价格位置。

长周期中生物药/医疗指数大部分已经突破前低,在趋势回撤中达到了70%左右,已经超越了上一轮行情的最大回撤67%左右的水平。计算回撤周期对应的时间成本,本轮生物医药的回撤幅度大约在80%。下一轮行情对应的累计涨幅应该在3.3-4倍之间,它的上涨行情将与牛市同步启动,也会同时结束。

今年的科技主线中动漫游戏,也突破了前期低点,在回撤波段中达到了55%,波动率远大于历史年份。上一轮的科技行情是以半导体为主,作为细分指数中波段最大的分支,半导体的波段最大回撤也仅达到了45%,而这一次则突破了55%。波动率再次大比例放大,风险已经不亚于涨跌停10%的股票了。

短线的交易机会只存在于最强的防御指数和最强的科技分支。但下月初将见到它们的额择时信号。

与上周五一样,今天仍有买点。

但是上有压制下有托底,这种反反复复的行情还要走3个月。


2. 择时的初始设计

最初基金的动量研究是不能择时的,直到经历无数次的动量崩溃,动量模型中涵盖某些顶底的规律性特征。

当基金达到最高点之前,每一个新创的高点都会被识别,但是最高点一旦出现,随即开启一个月以上的崩溃式下跌。但困难的是高点和最高点(也就是卖点)他们对应的级别,还需要动量之外的其他指标来辅助。目前只能主观判断,无法用指标区分。

3. 关于买点

择时选取的买点一律为左侧。

底部的买点通常需要多指标重合判断。包括动量与反动量,以及全市场的情绪指标。对于买点信号最大的挑战是,指标的参数会出现动态变化。例如2021年仅使用情绪指标就可以选到最低点。到了2022年10月31日之前,买点指标都出现1天的错位。2022年12月20日之后,买点指标误差时间达到4天。2023年3月起,买点指标出现跳跃式的新特征。

往年买点交易适用的交易周期为2周左右,2个月左右以及半年左右。自2022年下半年起,买点间隔周期明显延长至2-3个月。但每年的3月和4月是特殊时间窗口期,今年是否走出新特征,仍待观察。

此外,买点信号对于动量基金的有效性远好于非动量基金。

未来买点指标将覆盖商品期货类基金,海外Qdii,以及领跌行业方向的基金。

4. 本轮择时统计周期12个月:2024年01月-到2024年12月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