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清洁能源协会近日声称,美国进口自中国的光伏组件成本可能会大幅增加。今年5月中旬,美国商务部正式宣布对进口自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的晶体硅光伏电池(无论是否组装成模块)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对进口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无论是否组装成模块)加征关税。这将导致进口成本增加,美国必然要承担后果。

事实上,美国对光伏电池的市场需求并不小。据Infolink(一家以研究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市场调研公司)预测,到2024年年底,美国的组件产能将达到56GW,但电池片产能仅约7GW,存在大量的电池片供应缺口。

当地时间6月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通过了东南亚四国光伏产品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关于损害的初步裁定,加上2023年8月,美国对中国进行“反规避”调查后给出的两年豁免期已于今年6月6日到期,美国想找到更具性价比的光伏电池可谓难上加难。

众所周知,中国光伏企业在全球有着较强的竞争优势。面对美国频繁针对自中国进口的光伏产品设置贸易壁垒,中国光伏企业会受到哪些影响?应该如何应对?

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发起双反调查

中国企业会受到哪些影响?

东南亚是出口到美国的中国光伏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索比光伏网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东南亚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能分别达到8.2万吨、34.2GW、69.6GW、93.2GW。其中,中国光伏企业在东南亚的产能占据较大比例,硅片、电池片、组件产能分别达到27GW、45GW、50GW。

以中国头部光伏企业隆基绿能为例,其已在马来西亚、越南等地布局生产基地。据报道,隆基绿能在马来西亚拥有年产6.6GW单晶硅棒项目(2024年第二季度逐步投产)、年产2.8GW单晶组件项目,在越南拥有年产3.35GW单晶电池项目。

此外,天合光能在东南亚拥有的光伏硅片、电池、组件产能分别为6.5GW、6.5GW、6.5GW。其中,在泰国和越南建设的相应光伏产能主要面向美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等均在东南亚有所布局。

据悉,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计划于今年7月18日左右作出反补贴初步裁定,于今年10月1日左右公布反倾销初步裁定。

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表示,相关的裁定后期还有一个生效的过程,行业会密切跟踪事件的进展。

天合光能也表示,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太阳能产品发起的双反调查对公司的影响要看后续事件进展情况。公司会根据事件进展情况调整越南基地产品生产及销售战略。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刘译阳告诉记者,美国这种做法更深层的目的,可能是希望倒逼其他国家的光伏企业在美国建立生产基地,吸引全球光伏产业链中的关键部分入驻美国,从而推动当地光伏产业的发展,提升美国在全球光伏产业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同时,增加美国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

贸易摩擦已成为光伏行业发展常态

会限制中国光伏产业吗?

事实上,早在2012年、2015年,美国已经两次对中国光伏发起双反调查。中国生产的晶硅电池、组件(无论是否用别国生产电池)以及别国利用中国晶硅电池生产的组件,均被列入制裁范围。

此外,美国还颁布了其他贸易保护措施,限制光伏产品进口。

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双反调查虽然不只波及中国企业,但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针对中国光伏制造在全球的优势地位,基于此前一系列措施的“堵漏”和强化。在各国能源自主战略和全球多极化趋势下,贸易摩擦已成为光伏行业发展的常态。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全球光伏产品需求不断增加,中国光伏企业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已远不如10年前。据悉,2023年,中东地区和非洲部分国家等新兴光伏市场也呈现高速增长的潜力。

业内专家表示,中国光伏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和在各方面的竞争优势会推动中国光伏技术不断迭代、降低成本,中国企业未来会开拓出更多的市场。

就价格和质量方面来看,以First Solar公司(一家制造太阳能光伏模块的公司)为例,其官网显示,公司生产的新一代Series7组件(2.8平方米)产品转换效率为19.7%,而且售价高达0.3美元—0.33美元/瓦;而国产n型晶硅光伏组件产品转换效率可超过23%,在美国的售价均价约0.25美元—0.28美元/瓦。

“从以上数据对比可以看出,以First Solar公司为代表的光伏产品价格不仅高于国产晶硅组件,转换率也无竞争力。美国利用关税等贸易壁垒保护的是落后产能。”刘译阳指出。

贸易壁垒加码是趋势

中国光伏企业应如何应对?

“从目前来看,贸易壁垒加码是趋势,要么不要在美国做生意,如果要做美国的生意,中国企业必须在美国本地有产能。”一位光伏企业从业人员告诉记者。

刘译阳也指出,面对目前的国际经贸环境,中国光伏企业需要灵活应对,既要坚持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也要考虑在美国等关键市场建立生产基地,以适应全球光伏产业的发展趋势。不过,中国企业在美国建厂要有面对挑战与困难的心理预期,比如,建厂成本高昂、技术标准和认证要求更为严苛、贸易壁垒依然严峻复杂、文化差异和人才招聘困难等。

刘译阳认为,中国光伏产业要想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必须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策略。

首先,应加强贸易应对及预警工作。全行业应树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意识,将风险防范贯穿于企业海外贸易的全过程。引导企业合理进行供应链调整,以产业安全为导向,加强对企业应对供应链尽职调查的规范性引导。利用外部数据和模型,对海外贸易中的政治、经济、法律等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并及时向行业通报,确保行业能够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风险。

其次,要巩固强化我国光伏产业竞争力。继续扩大国内市场,解决市场发展中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引导光伏企业继续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夯实光伏产业技术和成本竞争力,巩固全球领先优势。此外,应积极扩展现有市场以外的市场,如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海上光伏等多种融合模式。

再次,应进一步深化国际贸易合作。加强“引进来”,开展多种形式合作,积极推进先进国际技术、人才、资本、标准等。深化“走出去”,继续拓展海外市场,引导光伏产品出口多元化国际布局,加强抗风险能力;进一步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利用光伏产业外向型发展优势,推动光伏企业加快国际产能和应用合作进程,在全球范围内打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国际合作新格局。

最后,要提升我国光伏产品绿色竞争力。制定光伏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完善数据库,推动中外在光伏产品碳足迹方法论上的互认,加强光伏产品碳足迹认证工作;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等方面,加强绿色、高效、节能、降耗等材料和技术的应用,降低碳排放水平;优化光伏产业用能结构,持续向以绿电保障为主的低电价地区集中,通过绿电交易、零碳产业园等途径进行绿色转型;健全光伏行业ESG治理架构与管理制度,加强ESG培训及理念宣贯,提高行业对ESG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确保ESG工作落实落地。

科创100指数ETF(588030)重点布局医药生物、电子、新能源三大成长板块,并且对于计算机、机械设备、国防军工等板块布局良好。无论是从基本面上还是政策上来看,科创100指数的反转趋势都非常明显,后市表现也值得期待。

BY: 光伏制造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其任职机构立场及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本文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您认为本文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害,请立即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科创100指数ETF(SH588030)$$隆基绿能(SH601012)$$阳光电源(SZ300274)$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