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西南部,山青水秀,被誉为“浙江绿谷”。1965年3月,我出生在“绿谷”中的一个小山村——庆元县黄田镇枫树桥村。

村头小河潺潺,游鱼可见,村尾枫树覆盖,荫翳茂密,村外一片田野,四季景色各异,特别是村后竹林茂密,郁郁葱葱,正如苏东坡所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林增添了山村的秀雅。

父亲读过几年书,当过十五年的干部。我出生不久,父亲已是农民。劳动之余,看书、写字、讲故事、唱歌、拉二胡的习惯依然。也常督我背书,教我写字,指导我写春联,让我从小比同龄人更沉静书中。初中时,因几位教师偏爱,有幸考入重点中学。受语文老师影响,阅读更为广泛,高二时选择了文科班。

《蒙古国特日勒吉国家森林公园》

1982年考上丽水师专(现丽水学院)就读中文专业,文史哲及书法理论有所长进。书法崭露头角,获得一些奖项。大一有美术课,算是写生的萌芽。后读《篆刻学》,研习印章,为校友治印。

1985年,开始从教,自山区赴沿海抵杭州,从公办转民办到独立办学,诗文书画印这“五艺”,如影随形,不离不弃。入浙师大等进修中文,就读中国美术学院山水画高研班和中书协隶书高研班等, 与时俱进,砥砺前行。

中国画与文学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在表现形式上,融诗、书、画、印为一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道出了文学与绘画的因缘。在山水画与花鸟画的表现上,尤其有这样的意味。一幅“万趣融其情思”的作品,有诗人的境界,有似乐的旋律,也有如舞的风姿。

拱宸桥是杭州著名景点,《论语》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拱宸桥(“拱”与“共”通,“宸”与“辰”通)之名由此而来,寓意百姓拥戴实行德政的统治者。因家住京杭大运河拱宸桥附近,我也几次到运河边写生。清代赵翼《论诗》:“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 我还创作了山水画作品《我家住在拱宸西 一湾碧水到京城》,也创作了诗《拱宸桥写生感言》,来表达我对大运河的深情:
运河千载风云兮,京城通江南。
北辰众星齐共兮,国富而民强。
珠光粼波潋滟兮,四海游人欢。
操笔弄墨以记兮,余意不能忘。

前几年,与志趣相投的画友们在杭州临安浙西大峡谷、大龙湾、清凉峰写生。

在山核桃林写生,了解山民采摘山核桃不易,需要爬到树上,站在上面,手拿杆子去敲打下来——又累又危险;这也是我现在觉得画临安大山水,必须得画上山核桃的原因。画山核桃的这幅取名“浙西秋韵”。画面综合了几个元素:飞泉深潭,云蒸雾绕,淳朴民居,山核桃林,金黄稻浪,山崖茂林。如此组成诗味江南,浙西秋韵。出门不喜欢多带东西的我,这次也带回了山核桃。品茶与剥山核桃,算是工作之余的惬意。

《松崖飞瀑》

每画成一幅作品,在我都有一种成就感,仿佛经历了一场甜蜜的恋爱,把新娘娶回了。其实,娶一个真情实意又能知心的新娘,要付出真情实意与智慧;到大山里采风,画一幅满意的山水画也一样需要动真情,一样要不怕山高路远,背起行囊说走就走的决心。

我每每回到故乡,对故乡的一山一水也都充满了深情。在创作山水画《百山祖》时,我写了创作记,也作诗一首:
百山之祖夫如何?国家公园美誉高。
泉出山林喧浪漫,云起群峰写风骚。
几多踪迹华南虎,三株冷杉举世宝。
此身幻梦归原始,日色惊涛万里娇。

是啊,山山水水各有千秋,各有所好,但山与水却是难分难解,永远相依。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老子又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还说“上善若水”,指出具有完美道德的人,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说实在,宽厚、包容、谦卑,就是一种智慧。不是吗?“仁者乐山”,仁厚的人安于义理,遇人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遇事像山一样稳重,坚定不移;也可以说,做人有自己的准则,不易受不良外界所诱惑,有定力自有一股“任尔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的气度。“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仁”与“智”,都应是我们的追求。

“仁者爱人。”教育人的我曾走进杭州图书馆“文澜大讲堂”,进行“做堂堂正正中国人,写漂漂亮亮规范字”的公益讲座。听讲者从6岁到60岁的都有,其中不乏大中小学老师。全职妈妈也是其中一部分,她们深知“妈妈的高度决定孩子的高度”,希望提升自己的修养,从而影响孩子的艺术教育。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写字无疑受到了各个年龄层的喜爱,这也增强了我在社会上普及书法艺术的信心。后来,我又为杭州图书馆开设了不少的公益课。

陆俨少先生说“十分功夫,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陆先生的话,既是他本人的写照,更是对后辈绘画者提升艺术造诣指明方向。所谓“功夫在画外”!先说“四分读书”。苏轼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改变气质,提升修养。读书,也可以给作家灵感,也可以给画家以启发。陆先生还认为:一个人气质的好坏,决定着绘画的品位;它是创作的一面镜子,直接反映在作品之中。再说“三分写字”。陆先生在书法上是下足了功夫的。他一是博采众长,二是自出新意。他的书法,流露出一种书卷气极浓的形式美。就画画的用笔来说,写字是最好的训练方法;字写好了,不仅题款可以增加画面美感,而在绘画时对骨法用笔用线,帮助实多。多练写字还能增强控制毛笔的能力,令作画时更加得心应手。历代画家中流传下来的绘画作品,没有一件是书法不过关的。

我以为书画作品都应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在书法方面,要守护传统书法的精髓,对篆、隶、草、行、楷都有所学习,落笔痛快,整体和谐,自然展现正大气象。

《孟子·告子下》

在情感与意境表达上,我认为诗词文句的意境表达与书写方式相融合,通过不同字体不同风格的笔墨来抒发诗词文句中的情感,这样会让内容与形式相统一。这一点王羲之《兰亭序》的喜乐之情和颜真卿的《祭侄稿》悲愤之情的抒发都作出了表率。

比如我们用隶书写《诗经》中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使得书法作品充满了温馨的情感,也有一种穿越时空的人文情怀。李白的《将进酒》、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等豪迈的诗句,则用草书体现,让豪放的感觉跃然纸上。将豪迈诗意与草书的快节奏完美融合,更能够展示出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样深邃富含哲理的诗句,选择用篆书来写,篆书的古朴与老子的思想相契合,使得书法作品在传达诗句哲理的同时,也展现了其独特韵味。一些端庄肃穆的场合大牌匾或方便识读的碑文,则以楷书为佳。

我曾对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四步走法:继承、建设、创新、输出。

继承,就是要坚持在保护中利用、在普及中弘扬,贴近人民的生活。 传统文化和年轻人之间并不存在隔阂,建设的关键在于,需要与文物修复一样保持“匠心”,才能制造更多文化共鸣。而创新就是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创新中华文化的内涵形式与产业形态,打造出更多传世精品。最后,我们还要把文化交流、文化输出与文化知识产权、文化遗产的保护等工作结合起来。加强文化软实力,与世界交流。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抚今追昔,我始终立教育为志,以诗文书画印为翅,激情满怀地遨游在艺术的海洋里,无倦也无悔。

(文/李伟华)

作品欣赏

《富士山》

《皋亭山千桃园》

《乌龟石》

文章转自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