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火山石烤肠卖得非常好,开袋后不用解冻,空气炸锅180℃烤制12分钟就能享用,方便快捷,还有爆汁的口感。”在北京一家物美超市的安井食品货柜前,超市促销员向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眼下热卖的爆款单品火山石烤肠,成为安井食品贯彻“三路并进”策略,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的鲜明写照。
“我们将继续贯彻‘三路并进’的经营策略,提高市占率;提升锁鲜装系列、丸之尊系列等中高端产品占比,增强盈利能力,把握预制菜、烤肠类产品的市场机会,切入高增长细分赛道。”安井食品董事长刘鸣鸣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占领行业制高点

“近年来,公司遵循速冻调制食品、速冻面米制品和速冻菜肴制品‘三路并进’的经营策略,为业绩持续稳定增长打下了基础。”刘鸣鸣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140.45亿元,同比增长15.29%;净利润为14.78亿元,同比增长34.24%。
速冻调制食品作为主导产品,成为安井食品近年来业绩稳增长的“定海神针”。2024年一季度,锁鲜装、丸之尊系列产品表现亮眼,安井食品取得开门红,实现营收37.55亿元,同比增长17.67%;净利润为4.38亿元,同比增长21.24%,超出市场预期。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安井食品盈利能力持续增强,龙头地位不断凸显。2023年,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至23.2%。2024年一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至26.6%;净利润率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至11.7%,创近年来新高。
安井食品敏锐把握市场趋势,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牢牢占据行业制高点。以2019年推出的锁鲜装为例,经过四年多的市场推广和沉淀,锁鲜装系列产品在维持较高增速的同时,保持较好的毛利率水平,并促进公司整个体系升级换代,使“安井食品”从渠道品牌向消费者品牌迈进。
“公司会陆续推出更适合区域销售的锁鲜装产品。”安井食品表示,公司将围绕打造爆品的战略核心,借助锁鲜装、虾滑和丸之尊系列向中高端路线迈进,并通过区域性单品“锁鲜化”,加大对区域产品、区域市场的争夺,推动企业发展和品牌建设。
安井食品中高端产品业务快速增长,表明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远未饱和,成长潜力依旧很大。安井食品表示,相较于发达地区市场,中国速冻食品行业还处于成长期。伴随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中国人均速冻食品消耗量尚有较大提升空间。从行业集中度来看,2023年,中国速冻食品行业CR5集中度仅18%,远低于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快速提升。
安井食品技术中心实验室 本报记者 李信霏 刘英杰 摄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安井食品在稳固主业、夯实龙头地位的同时,把握预制菜、烤肠类产品等细分赛道高速增长的机会,持续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以“万亿赛道”预制菜为例,“我们对市场变化非常敏感,2018年就决定介入预制菜赛道,发展策略也调整为‘三路并进’。未来,预制菜会成为我们的主导产业。”刘鸣鸣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短短几年,安井食品依托“安井小厨”事业部、全资子公司“冻品先生”,以及并购而来的“新宏业”“新柳伍”,“自产+OEM+并购”三箭齐发,迅速将速冻菜肴打造成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2023年,公司预制菜制品营收达39.27亿元,同比增长29.84%,占总营收的比重达27.96%。
随着预制菜国标等产业标准体系建设逐步完善,预制菜产业发展更加健康、规范,市场接受度不断提升,产品形态更加多样化。在此背景下,安井食品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023年,烧烤成为快速增长的细分赛道。其中,烤肠作为低温肉制品领域份额最大的单品,迅速进入上升周期。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近几年中国高温肉制品(如火腿肠)复合增长率为3.7%,而低温肉制品(如烤肠)增长率则达6.3%。
安井食品敏锐把握趋势,迅速打造出火山石烤肠这一大单品。“公司已将火山石烤肠提升到与主业火锅丸子、发面点心同等的战略高度,全力做烤机渠道(自建终端),重点覆盖BC超市、社区、旅游景点、学校周边和连锁餐饮等渠道,力争在3年内做到细分领域第一梯队。”安井食品总经理张清苗表示。
国泰君安证券研报显示,以火山石烤肠为代表的烤机渠道系列产品赛道空间大、具备爆品基因,公司在渠道端及终端优势明显。2023年,公司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将安井小厨事业部与公司串烤项目部合并,聚焦鸡肉调理品+串烤类产品,并为2024年打好基础。烤串系列新品有望成为下一个大单品。

提高信息化水平

遍布全国的12大生产基地和近2000家经销商,使安井食品建立起强大的势能,高效执行“三路并进”策略。
“我们拥有12大生产基地,基本上完成了全国化生产基地布局。”刘鸣鸣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特别是从2011年泰州基地成立开始,我们发展出‘销地产’模式,辖区销售达到一定规模后就地布局建厂,以节约运费、提高市场反应速度。”
同时,安井食品将“销地产”模式进一步升级为“产地研”+“产地销”的新品开发和推广模式。其中,公司新品管理实行“产地研”模式,由总部负责新品立项和策划,不同生产基地分别负责某一品类的新品研发,全面推进属地化转型,研发适销对路的区域化爆品,齐头并进形成合力,推动业绩持续增长。
安井食品还不断提高信息化、数字化水平,赋能公司的产供销体系。“公司建立了庞大的信息神经网络,为高效运转持续赋能。”安井食品信息部总监施荣旭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安井食品开发的CRM软件,为我们经销商起到了非常好的赋能作用。原来没有这个软件的时候,业务员通过打电话、发信息的方式,让我们经销商报单、盯物流,环节特别多,效率很低。现在只需要一个手机,就可以下订单、签署对账单、盯物流,简单高效。”安井食品东南大区一位经销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安井食品持续开展信息化建设。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已全面上线EDI电子交换系统,打通生产系统相关设备,自动下达生产计划和设备工艺要求参数,严把产品质量,全面提高了生产管理效能;全新打造了KA LINK系统,通过与沃尔玛等近40家商超系统链接,优化门店管理水平,实现了品牌数字化运营。
安井食品汤圆生产线  本报记者 李信霏 刘英杰 摄

展望未来,刘鸣鸣表示,公司将继续贯彻“三路并进”的经营策略和“BC兼顾、全渠发力”的渠道策略,通过“主食发力、主菜上市”的产品策略、视觉营销的品牌宣传模式、高质中高价的产品定价模式、“销地产”的生产基地建设模式以及“产地研”+“产地销”新品开发和推广模式,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来源:中国证券报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