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曾这样总结自己的成功秘诀:

“人生就像滚雪球,当我们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把小雪球放在长长的雪坡上,不断积累,越滚越大,优势越来越明显。”

巴菲特从年轻的时候,就一直在践行这样的思想,他之所以能够获得今天这样的财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从小就拥有滚雪球思维。

看到这里,有朋友会进行反驳,巴菲特的净资产不是大多数都是在50-60岁以后才赚得的吗,年轻时的积累应该影响不大吧。

了解巴菲特年轻时的故事,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滚雪球思维如此重要了。

巴菲特在青春期前几年就开始认真投资了,到30岁时,他的资产净值为100万美元,扣除通胀因素后,他的资产净值为93万美元。

然后,我们再来想一想,如果巴菲特不在青春期前几年开始投资,而是在22岁,刚从大学毕业时开始认真投资,会怎么样?

想象一下,他在20多岁的时候学习投资,经过了十年的奋斗,然后在30岁实现了跃升,那用今天的净值、在上世纪60年代的通货膨胀中进行调整之后,这意味着他在30岁时的身价约为24000美元。

2.4万美元与93万美元一对比,看上去似乎只少了90.6万美元。

但你一旦具备了滚雪球思维,实际上就走上了复利增长的那条曲线。

几十年之后,这90.6万美元的差距将会放大无数倍,如果巴菲特在22岁才开始认真投资,那现在的股神,也许就不是沃伦巴菲特。


目前A股市场,指数和股价都已经是低位,为什么主力们还是在出逃

股价已是低位,相信大家看到这句话都会疑惑,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错的,什么地方是低位?没人能解答这个问题,低点或者低位是涨出来的,不是跌出来的。乍一听有点让人费解,这句话是说,只有涨了之后,你才能知道当时的这个位置,是低位!既然还在继续下跌,你又凭什么说这里是低位呢?

更令人费解的是,股价既然已是低位,庄家为何还要继续卖出股票?

先不考虑所谓的长庄和混庄,主力资金坐庄去运作一只股票,需要几个阶段,但无论如何是一定是某个位置买进,涨起来以后逐渐出货。高位主力资金就跑光了,跌下来又哪里来的股票可以卖?有人说融券,现在能融多少券,融券的成本有多高?对于大资金来说根本没意义。

所以,一旦股价出现了空头趋势,基本上这只票里曾经的主力资金是不会再参与了,卖出股票,他哪里来的货呢?

只有两种人会在一个空头趋势中,发生卖出,一个是被套的多头,一个是短暂获利的所谓短线客。比如有些人抄底,赚了3个点获利了结。又或者某些资金认为个股被低估,进来买入,结果发现被套,只能止损出局。

剩下的只有一种情况,才是满足你所说的,低位主力卖出股票,那就是打压吸筹。比如说有些主力建仓前,会有一个试盘动作,少量拿货,然后向下摔,砸出一个拿货空间。甚至有些长庄股为了控盘,不论股价高低,手里永远有30%的筹码,在下一次拿货的时候用来砸盘。

第一,大股东股权质押率高企,股价持续下跌,到达平仓线时,就有很大可能被金融机构抛售,强行平仓。6月份中下旬,市场出现了个股的闪崩潮,导火线是大股东质押平仓风险。因此,倘若股价跌至低位,触发质押股权的强平手段,就会导致个股崩盘。

第二,基金被动减仓。机构帮客户打理资金,需要进行净值管理,市场不好时,会面临客户的赎回压力。所以,在熊市的跌跌不休的行情里,庄家有时候卖出股票也是逼不得已。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就是熊市的中后期,会有不同的板块轮流补跌。

去年是白酒和家电白马的行情,今年上半年是医药白马的行情,消费白马本身具有防御性,在熊市的初始阶段,就会有资金通过配置防御性品种来试图抵抗市场的不确定因素。随着市场上大部分板块都轮流大跌,指数不断下行,场内活跃资金越来越少,成交量越来越低,出于风险的考虑,多数机构减仓防守

这时候,高高在上的白马股也会缺少资金的推动,会慢慢地做头,客户赎回意愿提高,持仓白马股的机构只能被迫减仓,特别是近期,由医药白马股带头引起的高位股补跌现象特别明显。高位白马股的补跌意味着熊市到了最后的阶段,因为连机构高仓投资的白马股都被抛售,最大威胁力的做空动能释放之后,整体市场就算是回到起跑线上,有利于后市集体的上涨。

第三,个股遭遇重大利空,被庄家大肆抛售。比如,当一家公司被曝财务造假,不管股价有多低,都会有大量资金出逃,金亚科技就是很好的例子。还有,当一家公司有退市风险时,里面的资金必然疯狂离场,举个例子,长生生物因为假疫苗事件而被退市,随后股价连续三十多个跌停板下来。再者,就是公司经营出现重大问题,里面的投资者只能哑巴吃黄连,有多快跑多快,举个例子,乐视网业绩大幅下滑,债务问题突出,这么大个雷出来了,股价连续跌停也不为过。中兴通讯同样也是个大雷,被美国芯片公司封杀,股价连续夭折。资本市场总有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会发生,我们只能通过分散投资、不重仓押一只个股,来减少因为踩雷导致的损失。

总结起来,就是不要因为股价低就觉得不会下跌了,决定买卖前尽量收集更多关于上市公司的信息,买入时不要把所有的资金都押在一两只股票上面,行情不好时最容易爆雷,这个阶段我们更要擦亮自己的眼睛。


在别人贪婪的时候保持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保持贪婪。 ——巴菲特

这一句是“巴神”众多语录中最广为流传的一句话。

那么,为什么在10块钱时买入,跌到5元反而卖出?其实,大多数人在购买股票的很多时候,往往是看到涨了,疯狂地去买,看到跌了,疯狂的去卖。跟风就造成了我们会在股票在10块钱的时候认为有股票有价值而买入 跌到了5元因为恐惧反而选择卖出的第一个原因。

每个人来股市投资都只有一个目的:赚钱。而结果是大多数散户都亏损连连。为什么?因为在股票市场,人类的贪婪和恐惧会被放大到极致:涨了贪婪——不舍得卖;跌了恐惧——不敢去买。没有系统的选股分析方法,更没有克制人性的规则和纪律,那自然就不会有好的收益。

第一方面:股市跌出三底(估值底、政策底、市场底)

股市想要迎来牛市肯定是要熊市结束后,而估值底、政策底、市场底也是靠跌出来的并不是涨出来的;估值底也就是当跌出历史最低估时候,具备价值投资的阶段就是估值底,类似A股市盈率在10倍至13倍之间;政策底就是当股市经过前期大幅杀跌后,在某个点或者某个区域不同的有政策利好刺激股市,稳定股市,抑制股市下跌空间就是政策底,类似A股2449点是政策底;而市场底往往都是最后出现的,也就是当股市跌出了估值底,政策底之后会再度跌出市场底,而市场底出现之后最明显的标准就是大盘连续放量中大阳拔起,出现反转信号这就是市场底,类似A股市场底还没有出现。

第二方面:股票平均市盈率在10倍至13倍会来波牛市


当前的A股市场目前平均市盈率为12.95倍,也就是处于历史最低估,最低水平阶段,A股已经说明很便宜,有投资价值的阶段;目前A股市盈率在12.95倍已经跌破了历史大底998点15倍市盈率,跌破了历史大底1663点14倍市盈率,但还未跌破历史大底1849点10倍市盈率;但目前已经跌破了两次历史大底市盈率,仅此于1849点的估值,足于证明A股迎来牛市也是渐行渐近了。

第三方面:股票市净率在1.5倍会来波牛市


当前A股的市净率为1.31倍,已经创下了A股最低市净率水平,足足证明A股已经严重超跌,很多个股已经几倍投资价值了;来看看2005年历史大底998点市净率为1.7倍,2008年历史大底1663点市净率为1.99倍;2013年历史大底1849点市净率为1.37倍;当前的A股市净率打破了A股历史28年最低水平,证明A股牛市到来渐行渐近。

第四方面:股票二级市场表现情况特征

股市要来牛市的时候最明显的信号就是证券股止跌企稳开启超跌反弹,证券股止跌就是熊市即将结束的信号,证券股在配合权重股护盘;另外还有一个最明显的信号就是之前的强势股补跌,低价股补跌之后市场会逐步企稳,这也是熊市即将结束的标准信号。只要这些信号出现后说明股市熊市末期,但也不能代表牛市会马上来临,只能说离牛市越来越近了。


牢记这9张思维导图,找准股票买卖时机!

(注意:以下图片看不清晰的可以要高清图片,这里会被压缩了)

1、股市导图总纲


2、k线基础


3、均线基础


4、切线基础


5、指标分析


6、统计分析


7、选股方法


8、板块轮动


9、股市中的各色骗局


如何选择优质成长股?

什么是成长投资?

成长投资就是找到在某个领域具有成长空间的公司,在它成长到天花板(可参考的合理市值)之前,只要能确定公司依然沿着你之前研究的成长轨道前进,你可以持续买入,基本不用考虑它是否便宜。你需要关注的指标是“持续”、“显著”地成长及离天花板还远。

具有成长性的个股基本可分为三种:

1、内生性成长股,这类企业由于技术的进步以及营销手段的提高,获得了持续的成长。表现为销售额以及利润的持续增长,象方正科技(新闻,行情)就属于此类,这类股票值得作长期的跟踪。

2、外生性成长股,这些企业往往由于行业或是外界环境发生变化,使得营业额和利润出现超常的增长,像去年的石油、有色金属类股票就符合这个特征。这种股票对寻求长期成长的投资者来说吸引力不大。

3、再生性成长股,即所谓的重组股,由于股市的特殊情况,借壳上市的情况较为普遍。这类多为业绩较差的股票,经过重组以后基本面发生质的变化。当然这种股票往往在事后才能知道,一般投资者难于把握,而到公告重组时,股价已经很高了。

以上是我多年炒股交易经验的精髓,全部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浩瀚宇宙,众生同行。我是股今大势,分享自己所知所学,以众生为镜,万相为师,提升自己境界的同时与各位散户朋友互相勉励!#巴菲特最新发声#$上证指数(SH000001)$$深证成指(SZ399001)$$创业板指(SZ399006)$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