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朵财经观察出品

编辑丨铎子


“企业发展就像马拉松赛跑,你不能歇着,要一直有目标。”

“没有压力是不会有进步的,最终我们肯定要在压力中前行,在压力中去创造,英文叫No pain no gain。”

从喊“口号”,到因“896工作制”“奋斗100天”成为公众讨论焦点,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始终斗志昂然。

相比于市场流传的“赌性”,曾毓群身上更多显露出的也是拼劲和干劲。

奋斗100天文化

“宁德时代的拼劲可以说是刻进骨子里的,是每个员工必备的素质。在宁德时代,经常被提到的就是‘奋斗100天文化’。”

据汽车产经网旗下自媒体AutoReport 汽车产经报道,早在2016年,宁德时代就已经要求员工每天加班到晚上九点,奋斗100天交付产能。

那时,宁德时代还未“封王”,在2016年全球动力电池企业销量排名中,宁德时代排名第三,排在日本松下和比亚迪之后,大哥还不是它。

但宁德时代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当年公司动力电池系统销量为6.80GWh,同比激增210.50%。

同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偏向倾斜高续航动力电池,首次将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纳入补贴考核标准,押注三元锂电池技术路线的宁德时代,迅速成了最大受益方之一,完成了“速称王”。

2017年,宁德时代以动力电池系统销量11.84GWh,超越比亚迪和日本松下,夺得全球动力电池“一哥”位置,正式成为“宁王”。

在国内,它接连收获宇通集团、上汽集团、吉利集团等国内知名大车企的“宠爱”;在国外,它又拿下宝马、大众等国际一流整车企业。

能够取得如此成就,在AutoReport 汽车产经关于宁德时代的报道中,公司工程师坦言,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超越松下等成为动力电池巨无霸,关键原因之一在于对效率的重视。

“宁德时代内部有多个专管效率的部门。在紧抓效率,不断压缩lead time(生产时间)的要求之下,员工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也正因如此,宁德时代在很多流程上创造了纪录。”

随着公司愈发壮大,曾毓群仍未停下脚步,更不愿“躺平”。

2017年,他向旗下员工群发邮件,坦言:

可能很多人都认为现在的动力电池是中国企业的天下,我们自认为是执锂电的牛耳者。于是乎很多人放松了,懈怠了,开始坐等客户上门来找我们要电芯。

但在很多客户心中,公司的积极拼搏、努力奋斗的精神没了。取而代之的是自得、麻木、只考虑自己能怎么样、从不考虑客户的需求、从不理竞争对手的进步,得了严重的大公司病。

因此,他呼吁,大家立即调整心态,并要求所有总监对下属的思想活动要立即进行了解,对于跟不上公司步调的关键岗位人员要“请”走,让积极的,努力的跟得上公司步调的员工最大化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老子跟他拼了的精神袖子大干一场。

两年后,宁德时代持续“称王”,曾毓群在接受外界采访时继续强调:“企业发展就像马拉松赛跑,你不能歇着,要一直有目标;没有压力是不会有进步的”。

连续熬夜攻关

让宁德时代打开市场之一的,也正是高度的热情和干劲。

2012年,华晨宝马发力推进纯电动汽车之诺1E,宝马希望可以采用国产动力电池,但市场上可供选择并不多,宝马于是把橄榄枝递向了宁德时代。

对于宁德时代而言,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良机,创业之初就有这样的机会,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

但当时宝马提供了一份约800页的全德文动力电池生产标准,这让宁德时代“有些犹豫”,担心太过复杂。

面对机遇与挑战,曾毓群能够想到的是,调集精兵强将,想方设法攻克难关。

他们一遍又一遍地设计、模拟、测试、推翻,再设计,再模拟、再测试。最终经过两年多的测试和运营,宁德时代的电池性能和质量获得了宝马公司的认可。

宁德时代一跃成为宝马集团在大中华地区第一家电池供应商,也成为国内首家进入国际车企供应商体系的动力电池企业。

有了宝马公司的成功案例背书,北汽、吉利、长安等国内车企,相继拥抱宁德时代。

之后,宁德时代又介入宝马530Le插电混动版项目,而完成任务的关键原因之一还是在于效率,不断压缩时间。

据悉,刚进入宝马供应商甄选时,韩系电池厂商就已经完成了第一轮送样,而宝马给候选供应商的送样截至时间就在三周后。

彼时宁德时代却连符合设计要求的电芯雏形都还没有,一切都还是零。

连宝马项目负责人都感叹:“20天,把电芯造出来,还要顺利运到德国交到客户手上,太难了!正常来说,完成一次电芯出样,就至少需要2个半月。”

面对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宁德时代却在短时间内出奇的完成了。

随着一支由十几位技术精英组成的核心团队连续熬夜攻关,仅两天他们就把电芯设计方案确定了下来,并成功将开模时间从50天缩减到了15天。

为了不让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各个高层项目负责人还亲自监工,甚至有人在供应商处驻厂两个星期。终于,在三周内,宁德时代完成了电芯制成。

当样品电芯被运往德国,与这批电芯一同从中国出发的,还有三个工程师,他们又日夜不休地测了三天,最后确定两百个电芯均性能良好,这才顺利通过了宝马的测试。

宁德时代几乎每一次的突破,都有着不少员工们的辛劳付出与支持。

2019年,君联资本第十九届CEO CLUB年会上,曾毓群还强调,要随时随地创新,有创新的激情、创新的思维、创新的PDCA等。

在他看来,汽车电动化,一定要把可再生能源成本降下来,锂离子电池是牛鼻子,是未来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的支点,也是宁德时代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秒杀”一众同行厂商

曾毓群常年激情四射,在他的奋斗氛围影响下,宁德时代也投入了相当多的真金白银,并取得了诸多的成绩。

2016年以来,宁德时代研发费用累计超过500亿元。同时,研发费用远超同行,远高于其他二线电池企业研发费用之和。

2023年,宁德时代研发费用为183.56亿元,远高于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和孚能科技的27.32亿元、20.61亿元、27.11亿元和7.49亿元。

高额的研发费用支出,为宁德时代获得了巨大的技术领先优势。

从三元锂电池,到钠电池、麒麟电池、凝聚态电池、神行超充电池等,每当市场上传出高续航动力电池,几乎都出自宁德时代。

论市场份额,宁德时代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2023年,公司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市占率为36.8%,连续7年排名全球第一。

论营收和利润,宁德时代一年能赚四百多亿。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009.17亿元,同比增长22.01%;归母净利润441.21亿元,同比增长43.58%。

“卷”出高效率、高收益、高利润,另一边,宁德时代也给员工提供了丰厚的回报。2023年,宁德时代人均薪酬为22.98万元,“秒杀”一众同行厂商。

为更好激励员工,宁德时代还善于推行股权激励,将公司利益和管理层、员工绑在一起,多次推出股权激励方案。

谈到宁德时代的共同富裕,《福布斯》曾在2021年发布数据认为,宁德时代所造就的亿万富翁数量超过谷歌和Facebook等美国科技巨头。

根据他们在宁德时代的股份计算,共有9位高管和早期投资者的财富达到了10亿美元以上,登上福布斯全球富豪榜。

相比之下,美国科技巨头谷歌和Facebook各诞生了8位亿万富翁,零售巨头沃尔玛也诞生了8位亿万富翁。

可以说,在宁德时代,大多数员工都取得了不错的待遇,这也激发了不少员工的创造力与激情。

然而,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的打工人,越来越反感内卷了。

在小红书,怒怼内卷成了新的流量密码。在知乎,《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想卷了》的话题,有着四千多个回答。

如今的年轻人,他们不仅希望追求物质财富,同时也希望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找到平衡,追求更有意义感的生活。

此外,由于过度竞争,导致高要求的工作环境让他们觉得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更易对“卷”产生抵触情绪。

相较之下,胖东来调改永辉超市将员工工资从2500元/月提升至4500元/月,且工作时间平均每日不超过8个小时,增加年休假,羡煞了不少的打工人。

但服务业与高新科技产业有着显著的差别,在新质生产力当中,产业的核心就是创新,一旦不“卷”了,很可能就会落后于他人。

在宁德时代官网赫然写着,其核心价值观为“修己、达人、奋斗、创新。”

然而,当网传宁德时代“896”“奋斗100天”消息流出,网友随即留下了一句:“奋斗100天完了呢?再奋斗100天!完了呢?再奋斗100天!……”

目前,有接近宁德时代的相关人士表示,宁德时代集团层面只是提出了“奋斗100天”的号召,但对其他消息予以否认。

其实无论是服务业还是高新科技产业,员工都需要有合理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来保持身心健康。

创新固然重要,也应与健康匹配。

(文章来源:花朵财经观察)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