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市场竞争加剧背景下,华润三九并购子公司能否带动三七产业、银发经济发展仍有待观察

《中国科技投资》龙敏

近日,华润三九(000999.SZ)发布公告,拟向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药集团”)转让昆明华润圣火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圣火”)51%股权,交易价格为人民币17.91亿元,昆药集团资金来源为其自有或自筹资金。


对于出售华润圣火的目的,华润三九在最新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公告中表示,本次转让有助于加快华润圣火和昆药集团的深度融合,持续深耕老龄健康赛道,并有利于加快三七产业整合,进一步提升华润三九在三七产业的影响力。


此外,昆药集团已发布五年战略规划,聚焦老龄化赛道,持续深耕慢病管理领域,将“成为银发健康第一股”作为战略核心。然而,上述领域均存在众多企业激烈竞争,华润三九想要占据行业核心地位,仍面临诸多挑战。


出售资产解决同业竞争

华润三九发布的《关于转让昆明华润圣火药业有限公司51%股权的公告》显示,华润三九持有华润圣火100%股权,昆药集团同样为华润三九控股子公司。


为优化产业链布局,并解决华润圣火与昆药集团的血塞通软胶囊产品存在同业竞争问题,华润三九与昆药集团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拟向昆药集团转让华润圣火51%股权,交易价格17.91亿元,昆药集团资金来源为其自有或自筹资金。


公告称,华润三九2022年收购昆药集团28%的股份时因华润圣火与昆药集团的血塞通软胶囊产品存在同业竞争的情况,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出具《关于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函》,承诺自交易完成后五年内按照法定程序解决上述同业竞争问题。华润三九本次向昆药集团协议转让华润圣火51%股权,华润圣火成为昆药集团控股子公司,可解决上述同业竞争问题。


本次交易完成后,将由华润三九直接持有华润圣火100%股权变更为直接持有华润圣火49%股权、昆药集团持有华润圣火51%股权。对于华润三九合并层面,本次交易除缴纳相应所得税外不产生损益;本次交易后由于持股比例变化,华润三九合并华润圣火净利润有一定减少,对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产生一定影响,不会对华润三九财务及经营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从资产评估情况看,以2023年7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华润圣火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35.12亿元。评估基准日的华润圣火股东权益账面值为9.30亿元,市场法下华润圣火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值为34.94亿元,评估增值25.64亿元,增值率275.77%。收益法下华润圣火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值为35.12亿元,评估增值25.82亿元,增值率277.65%。最终本次评估采用的是收益法评估结果。


本次交易中,加快三七产业整合、打造三七产业链标杆,进一步提升华润三九在三七产业的影响力,推动以“三七”为代表的传统中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是华润三九出售资产的一大目的。同时,交易还将发挥昆药集团与华润圣火在产品、渠道、品牌、供应链等方面的协同优势,创造协同价值。


公开资料显示,三七是我国特有的中药材,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其药用部位为三七植物的根及根茎,中国三七种植主要集中云南省。以三七为主要成分的药品基本应用于心血管领域,且大单品多。


三七在众多疾病领域的应用还有较大成长空间,目前的制剂开发集中在心血管领域,不少中药企业的主力产品也都是基于三七这一原料。随着相关政策持续鼓励三七应用和加工品发展,三七产业已出现一批优秀企业。从当前发展态势看,市场对华润三九和云南白药(000538.SZ)的竞争较为关注。


今年一季度报告中,华润三九披露,在品牌及渠道建设方面,针对以三七为核心成分的产品群,昆药集团正式推出“777”全新品牌。“777”品牌将以血塞通口服产品为基础,逐步拓展到健康管理、疾病预防、严肃治疗及病后康复等全系列产品线。而云南白药亦在三七产业布局多年,声称要“集中力量饱和式攻击占领三七市场制高点”,构建数字化、平台化、标准化、专业化的三七产业平台。


欲打造“银发健康第一股”

除此之外,华润三九本次出售资产的目的还在于布局银发经济。


华润三九在投资者关系活动公告中表示,高度重视银发经济健康领域,并购昆药集团符合公司战略方向和业务布局。本次转让华润圣火51%股权,有助于加快华润圣火和昆药集团的深度融合,持续深耕老龄健康赛道,助力实现将昆药集团打造成为“银发健康产业引领者、精品国药领先者、老龄健康-慢病管理领导者”的战略目标。


目前,昆药集团已发布五年战略规划,锚定“银发经济健康产业的引领者”的战略愿景,打造三七产业链标杆和“昆中药1381”精品国药平台,聚焦老龄化赛道,持续深耕慢病管理领域;围绕战略目标,持续推动业务、品牌、研发、组织、渠道等方面工作落地,推动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在一季度报告中,昆药集团已将“成为银发健康第一股”作为战略核心。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65岁及以上人口分别达到2.97亿人、2.17亿人,对应人口占比分别为21.07%、15.38%,我国已全面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首次在政策文件的标题中使用“银发经济”的字样,称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至此,银发经济的内涵达到顶峰,将老年人相关产品和服务均纳入其中,并留出进一步扩大内涵的空间。


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公告显示,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约为6%,2035年将达到30万亿元,潜力巨大。此外,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预测,到2030年,中国老年人口消费总量约为12万亿-15.5万亿元,届时将约占全国GDP的8.3%-10.8%。


面对万亿银发经济蓝海,众多企业纷纷布局抢占市场。例如,以岭药业(002603.SZ)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就银发经济回复称,公司围绕心脑血管病、内分泌、呼吸、肿瘤、神经、泌尿发病率高、市场用药量大的六大类疾病,开发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中药,在医药行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品布局优势;华东医药(000963.SZ)在2015年推出“健康指针”,是一项利用“互联网+”技术连接用户与医生居家医养服务平台;九安医疗(002432.SZ)与康佳集团共同打造智慧养老实验室等。


非医疗公司方面,中兴通讯(000063.SZ)与深圳市民政局就推动养老服务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水平提升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北京三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手段,研发居家养老服务运营管理系统产品等。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上市公司布局养老产业的机遇主要体现在医疗健康、智能化、服务等领域。当前上市公司布局养老产业存在的痛点包括资金短缺、融资渠道相对较少,人才匮乏制约养老产业发展等方面,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方合作,共同推动养老产业发展。


记者就资产出售、三七产业等问题致函华润三九,截至目前,尚未收到回复。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