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据各公司披露的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从公司规模、管理团队、核心业务、财务状况、费用管理、资本市场表现和人才市场表现七个维度对7家中药优秀上市企业进行对比解读。

本文解读的7家企业分别是太极集团、步长制药、济川药业、天士力、达仁堂、昆药集团、康恩贝,根据各企业的营收、市值、中药业务占比综合选取。

公司规模

成立时间最早的公司是太极集团,已有45年历史,其次是达仁堂,已有43年。

7家公司中,有2家总部位于天津,其余分别位于重庆,山东,江苏,云南和浙江,总部地点分布较广。

7家公司中总资产基本上都在100亿以上,仅昆药集团目前还不足100亿;营收最高的是太极集团和步长制药,均超100亿。

员工规模最大的是太极集团,人数超1万人,其他如天士力、康恩贝和步长制药的员工数量也较多;人数变动最大的是达仁堂和昆药集团,较2022年末相比,员工数量均减少约300人。

管理团队

7家企业中有3家民企,4家国企,其中太极集团和昆药集团为央企。核心高管的年龄范围在41岁-67岁之间,学历以硕士和博士为主。

核心高管团队的薪酬最高的是济川药业,其董事长和总经理的薪酬分别为450万和304.5万;其次是天士力,核心高管薪酬均在250万以上;薪酬最低的是昆药集团的总经理颜炜先生,仅67.83万。

核心业务

7家公司都是以中成药的生产销售为主,各企业的中药产业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太极集团主要从事中成药、化学药、生物制药和保健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中国领先的药品制造商之一;步长制药产品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居多;济川药业以中药材种植、中药制剂、中成药、化学药等为主要业务,是中国传统中药与现代制药技术相结合的典范;天士力以生产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为主,也涉足化学药和生物制药,是中药行业的代表性企业之一;达仁堂以生产和销售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为主;昆药集团主要从事制药和医药领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内容广泛;康恩贝以全品类中药和化学药为主。

根据产品的地域收入贡献来看,中药的市场基本上集中在国内。数据显示,济川药业、步长制药和康恩贝以华东地区市场为主;太极集团在西南地区的营收超50%,其次在华东地区也接近20%;天士力主要市场是其所在城市天津市。

财务状况

从2023年整体业绩来看,中药行业整体向好,太极集团、济川药业、天士力和康恩贝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双增长。步长制药、达仁堂和昆药集团的营收增长率略有下滑,但幅度较小。

净利润最高的企业是济川药业,达28.23亿,净利率接近30%;净利润增长最高的是天士力,超500%;其次,太极集团和步长制药的净利润增长也超100%。

从公布的数据来看,行业整体的毛利和毛利率较高,有4家企业毛利超50亿;7家企业的毛利率均在40%以上,其中济川药业最高,超80%。

从2024年一季度的业绩来看,除济川药业依然保持稳定增长以外,其余6家企业的营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步长制药和康恩贝的营收下滑超过10%,步长制药的营收和净利润下滑幅度最大,其净利润下滑超70%。

费用管理

从23年研发费用投入来看,7家企业的平均研发投入为3.58亿,其中天士力的投入金额最高,接近10亿,其研发占比超10%,昆药集团的研发费用最少,不到1亿;各企业的销售费用均在20亿以上,占比平均在35.6%左右,其中投入最多的是步长制药。

从薪酬费用占比来看,仅天士力1家企业薪酬占比超20%;其次是康恩贝,接近20%;步长制药、昆药集团和济川药业的薪酬占比均不足10%。

资本市场表现

截至6月,7家企业的市值从高到低依次为:济川药业、天士力、达仁堂、太极集团、步长制药、昆药集团、康恩贝。目前济川药业市值最高,达300亿,其余6家企业市值均在100亿以上。

目前市盈率最高的是昆药集团,为33倍,步长制药的市盈率为负值,竟达到-775倍。

市净率最高的企业是太极集团,为4.9倍;市净率最低的企业是步长制药,为1.5倍。

人才市场表现

从2023年的人均营收来看,仅天士力和康恩贝不足100万/人,其他企业中最高的是济川药业,为184.6万/人。

人均薪酬最高的企业是天士力和达仁堂,均在20万/人以上,步长制药和昆药集团的人均薪酬不足15万/人。

从各企业的员工学历水平来看,大部分企业都是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居多,仅达仁堂1家企业本科以上占比超50%,其次最接近50%的是天士力,达到48.04%。

相关中药企业:

葵花药业:目前市值135亿。公司是以生产中成药为主导,以“化学药、生物药”和“健康养生品”为两翼,集药品、健康养生品研发、制造与营销为一体的大型品牌医药集团企业。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57亿元,较2022年增长11.89%,其中中成药占比72.9%,化学制剂23.91%,营养保健3.19%;实现归母净利润11.19亿元,较2022年增长29.05%。

ST康美:目前市值245亿。公司以中药饮片生产、销售为核心,实施中医药全产业链一体化运营模式,主要产品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药、保健食品及食品等,目前公司的中药饮片业务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74亿元,同比增长16.60%,其中中药占比48.31%,医药29.86%,保健食品10.42%,物业管理9.27%,医疗器械2.1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亿元,公司扭亏为盈。

红日药业:目前市值90亿。公司业务布局可大致分为中药配方颗粒、成品药、医疗器械、原辅料、医疗健康服务和药械智慧供应链等,旗下全资子公司北京康仁堂专业从事中药配方颗粒研究和生产20余年,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09亿元,同比下降8.14%,其中中药配方颗粒占比47.85%,血必净注射液13.94%,药械智慧供应链11.7%,医疗器械6.27%,其他20.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7亿元,同比下降18.84%。

仁和药业:目前市值80亿。公司药品的研发主要集中在大品种的仿制药和国家中药经典名方上,公司中药产品收入占全部药品收入比例为47%左右。在2023年的表现中,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0.32亿元,同比增长-2.35%,其中药品74.4%,健康相关产品25.27%,其他2.4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67亿元,同比增长-1.25%。


企业竞争力对比合集请查看主页相关文章:

维生素:新和成 东北制药 浙江医药 金达威 兄弟科技 天新药业 花园生物

血液制品:上海莱士 华兰生物 天坛生物 博雅生物 派林生物 卫光生物

CRO: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凯莱英、泰格医药、九洲药业、博腾股份、昭衍新药

创新药:恒瑞医药 百济神州 中国生物制药 石药集团 复星医药 齐鲁制药

创新药第二梯队:科伦药业 翰森制药 信达生物 金斯瑞生物科技 和黄医药 再鼎医药 君实生物

疫苗:智飞生物 万泰生物 沃森生物 康泰生物 华兰疫苗 百克生物

中药:白云山 云南白药 华润三九 同仁堂 以岭药业 片仔癀 东阿阿胶

医疗器械:迈瑞医疗 威高股份 联影医疗 新华医疗 乐普医疗 鱼跃医疗

体外诊断:迈瑞医疗 迪安诊断 安图生物 三诺生物 新产业 九安医疗 华大智造

医疗耗材:威高股份 英科医疗 微创医疗 山东药玻 蓝帆医疗 振德医疗

互联网医药平台:京东健康 阿里健康 药师帮 1药网 叮当健康 平安好医生

医药流通:国药控股 上海医药 华润医药 九州通 重药控股 白云山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