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芯片正加速向高性能和大功率方向迈进,这一变革不仅驱动了相关材料技术的创新,也为电子元件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其中,一体成型电感作为电子产业中的关键元器件,正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市场的新宠。

一、一体成型电感:电子产业的“隐形冠军”

一体成型电感,作为绕线电感的升级版,凭借其结构稳定、效率高、保持优秀电流及饱和电流特性等优势,在消费电子、通讯设备、汽车电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AI芯片高性能、大功率的驱动下,一体成型电感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一体成型电感的核心优势在于其金属软磁材料的应用,相比传统的铁氧体电感,它具有更高的效率、更小的体积,能够更好地响应大电流变化。这一特性使得一体成型电感在解决CPU/GPU主频提升带来的稳定供电和滤波问题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二、市场格局:集中度高,中国厂商加速追赶

目前,全球一体成型电感市场呈现出集中度较高的态势,美、日、中国台厂商占据八成以上产能份额。其中,美国Vishay、日本TOKO(已被村田收购)、中国台湾的乾坤和奇力新等几家厂商凭借技术优势和市场份额,成为全球一体成型电感市场的领导者。

然而,随着中国大陆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本土厂商如顺络电子等正逐步开启国产化步伐,加速追赶国际先进水平。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统计,到2022年底,预计将有70%的功率电感采用一体成型电感,全球一体成型功率电感市场规模将达到226亿元,国内市场规模将超100亿元。

三、驱动因素:汽车电子、5G和物联网的崛起

一体成型电感市场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汽车电子、5G和物联网等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普及,汽车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对电感等电子元件的需求也持续增长。同时,5G技术的商用化推动了通讯设备市场的繁荣,进一步拉动了电感等电子元件的需求。此外,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电感等电子元件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四、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AI芯片高性能、大功率的驱动下,一体成型电感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随着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一体成型电感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另一方面,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升级也对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行业内的企业来说,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研发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同时,还需要密切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策略。此外,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也是提升行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五、展望未来:一体成型电感引领产业新潮流

展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AI芯片将继续向高性能、大功率方向迈进。这将为一体成型电感等电子元件市场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随着汽车电子、5G和物联网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一体成型电感的应用领域也将进一步拓展。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里,一体成型电感行业将不断迎来新的变革和突破。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体成型电感将成为引领电子产业新潮流的关键力量之一。

作者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