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融通(6月12日)一天新增近1.7亿股”。请问证监会怎么看?

证监会做出回应:从数据来看,6月11日(周二)、6月12日(周三)新增出借2.8亿股、1.7亿股,同时收回8.6亿股、0.5亿股,两天转融券余量实际累计净减少4.6亿股,当周转融券余额下降54亿元,降幅14%。

截至6月14日(周五),全市场转融券余额340亿元,较2月6日政策发布时下降536亿元,降幅61%,为今年以来最低水平,转融券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0.05%。

看到没,从2月6日到6月14日,转融通下降61%,达到今年最低。把情绪撒在转融通上可以,这锅真没法背。

最近,有一些资金量比较大的投资者发现,如果单日卖出金额过大,会收到“指导意见”。证监会对于任何异常卖出的重视,已经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地步。

难道是量化惹的祸?成交量到这个份上,责怪量化也有点牵强。毕竟量化需要一定的成交量作为保障,如果失去流动性,量化大概率日子不会好过。

据私募排排网最新的数据,截至2024年5月底,有业绩更新并展示的量化私募共有644家,今年1-5月收益率均值为0.69%、中位数为0.46%。

在监管环境变化,以及流动性逐步枯萎的情况下,量化没有太突出表现,目前的收益率甚至不如一般的理财产品。另据数据宝统计,去年表现不错的量化,今年大多非常狼狈,净值大幅回撤。

硬把锅扣在量化头上,没什么实际意义。

更进一步说,量化存在有一个最起码的价值就是提供必要的流动性,买也好,卖也好,起码还在流动,如果彻底失去流动性,结果可能就是几只大盘股在交易,其他股票就是一潭死水。

据海通证券6月16日的统计,在美股市场,算法交易占比约 6~7 成,在欧洲市场,股票算法交易占比超过 4 成,国内一般接近 3 成。

不知道这3成是不是活下来了。如果量化还能提供3成的流动性,说实在的,市场环境更让人担忧。因为6000亿成交里面,抛去量化就只剩下4000多亿。意味着很多交易者已经离场了,或者完全躺平了。

6月19日,在陆家嘴,继续对量化做出强硬表态,以回应市场不满或者说中小投资者的情绪。说:将充分考虑中小投资者占绝大多数这个最大的市情,强化对高频量化交易、场外衍生品等交易工具的监测监管,提升监管针对性和适应性,对各种利用技术信息持股等优势,扰乱市场非法牟利的行为,紧盯不放,露头就打。

两周前,也就是6月7日,沪深交易所已经发布了《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预期进一步加强监管,那些从华尔街或者物理研究生来的人,哪儿来回哪儿去吧。

市场期待的,在逐步兑现,就结果而言,一味的清理市场,似乎让市场越来越冷清。清汤寡水煮不出美味佳肴,想要有滋有味,还得加点油盐酱醋。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