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由中国香港导演王家卫先生掌镜的“上海原创”“上海出品”“上海题材”“上海班底”的电视剧《繁花》,成为近年来中国影视的“现象级”作品,被《人民日报》评价“可能成为孤品”。近期,原版《繁花》登陆我国港澳台地区,引发两岸三地观剧热潮和网络热议。同时,《繁花》有望在今年年内上线国际主流平台,让更多全球观众认识上海,了解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中国。与此同时,“繁花热”还从线上延伸到线下,从屏幕内延续到现实中,“一部剧带火一座城”。原本安静的黄河路成为“网红打卡地”,原本寻常的上海小吃“排骨年糕”重新走红,“宝总泡饭”“繁花套餐”层出不穷,“沪语热”“文旅热”延续至今。

近年来,“影视+文旅”成为一种令人关注的现象,在有了线下实景体验、产生文旅消费之后,影视作品的生命力更加旺盛,线下反哺线上的长尾效应更加显著。对此,全国各地都有一些有益的探索,《去有风的地方》直接带动了云南大理古镇的“出圈”,《长安十二时辰》让古都西安的主题街区真正做到了“梦回长安”,《我的阿勒泰》更是让新疆在今年端午小长假提前迎来了旅游旺季。以上海为主要故事发生地和拍摄地的《承欢记》,抓住了“Z世代的亲情”这一情绪共鸣点,组织开发了“承欢记Citybus”,通过角色的语音讲解,让游客在实地实景中深入剧情,体验到上海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温馨的人间烟火,为游客提供了一次难忘的亲情之旅。

除了“+文旅”,优质影视作品以视听艺术为基础,情绪共鸣为手段,角色场景为表达,能够转化和衍生出“+X”的无限可能。“影视+”也是国际优秀剧集的通行做法。延续了9季的BBC金牌剧集《9号秘事》,去年底在上海大剧院小剧场推出全球首个线下驻场演出版本,目前已经开票的175场演出一票难求,屏幕内的悬疑和反转、智慧和幽默,以及“在封闭空间中讲一个宏大故事”这一最突出的特点,在沉浸式悬念剧场中得到进一步的演绎。现在在座的两位主创,也将在今天下午参加观众见面会。

2022年引发热议的沪产网络剧《猎罪图鉴》,选取了原作中的部分单元进行改编,于2023年推出了音乐剧版,共在上海等5个城市成功上演了120余场,总票房位列2023年全国音乐剧票榜前10。两个艺术门类,分别在剧集和音乐剧领域开拓了全新的艺术表现方式,“花开两朵”、互相成就。备受关注的《猎罪图鉴2》即将在本周杀青,相应的舞台演绎版本,已在积极筹备中,将在原有音乐剧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全新的舞台形式,相信会带给观众全新的体验。

《三体》作为当代中国最知名的全球文化IP之一,依托上海在“大视听”产业上的优势,不仅在上海先后诞生了“三体宇宙”的广播剧和有声小说、两部系列动画、以及引起国内国际轰动的电视剧《三体》。同时,在上海的产业优势、市场优势和技术优势的共同“加持”下,“三体”在上海落地和布局了一系列线下项目,全面覆盖大视听、泛文化、泛娱乐等赛道。比如,位于上海徐汇西岸的实景娱乐《三体·引力之外》沉浸式科幻体验,已于去年4月对外开放,票房始终位列网络平台热销榜前列。又比如,就在今天下午,基于电视剧《三体》的“沉浸式实景体验馆”将在位于上海人民广场的杜莎夫人蜡像馆开幕,剧中人物蜡像以及一系列高科技互动装置,将在观众打卡互动中,全方位呈现趣味剧情、演绎科幻魅力。此外,三体主题科幻馆、VR大空间首发旗舰店等都将陆续在上海落地。这些线下项目,反哺和促进了“三体”IP持续保持热度,助推影视化开发。目前,三体系列番外电视剧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首部《三体·大史》将继续由导演杨磊携手于和伟、张鲁一等原班主创,计划于2025年第二季度开机。

前段时间上线的“沪产剧”看不见影子的少年》,没有悬疑剧中常见的强情节、强反转,而是用生活的细节、微妙的情感,推动了全剧剧情的进展,在这背后是“失孤家庭”“寻孤之路”“走失儿童”“打拐”等冷峻社会问题的反思。结合剧中的相关剧情,剧集联动相关公益组织,以片尾彩蛋的形式,提供了一批走失儿童信息,希望能够助力走失家庭早日团圆,突显“影视+公益”的社会责任。

包括《繁花》及上述案例在内,中国的“影视+”在各个层面上,都已经有了许多创新探索和成功案例。虽然这些影视作品在表现年代、题材、艺术风格等方面都不尽相同,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可以总结出几点共通之处:

首先,“影视+”的根本基础在于优秀作品。“影视+”的出发点和目的有很多,可以是帮助剧集宣发,也可以是为了让作品实现更好的“长尾效应”。无论出于何种目的,优质的影视作品本身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其思想的厚度、表达的温度、思考的锐度,都是延展其生命力的可能所在,无论是“+文旅”还是“+演艺”,首先要靠优秀作品本身实现这个加号。

其次,“影视+”的独特魅力在于双向奔赴。从影视作品出发,与文旅、演艺、非遗、科技等领域互相融合,之所以会产生极大的“破圈效应”,不是某一方面的单项输出,而是影视与其他领域的“双向奔赴”。影视作品中能够引起观众同频共振、引发进一步体验的情绪“核爆点”,与线下良好的体验互相成就、互相赋能。

最后,“影视+”的无限可能,是中国电视剧高质量发展的最好印证。近年来诞生的以“影视+文旅”为代表的影视产业“破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中国电视剧高质量发展的必然结果。高质量、精品化的剧集,形成了更强的情感链接、催生了更多样的线验。同时,中国壮美多姿的大河山川、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图景、蒸蒸日上的都市乡村生活、也通过影视这一贴近大众、贴近生活的艺术方式得以广为人知。相信在未来,中国会诞生更多“影视+”的优秀案例,使得剧集行业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明生活的“策源地”和“放大器”。

此文系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在第29届上海电视节开幕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