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识:股债双杀,广汇转债连续2个20CM跌停,如何识别可转债信用风险?

继6月21日广汇转债大跌20%,24日再度一字跌停,同时正股广汇汽车也遭遇2个跌板。同日,股债双跌停的还有岭南股份、岭南转债等。

业内人士表示,转债不同于信用债,其主要退出方式是通过转股而非到期还本付息。因此,投资转债时,更多关注其转股能力。如果公司退市,即使公司愿意下调转股价,但失去上市地位的股权也失去了价值。

当下投资者对于A股行情与经济基本面较为悲观,转债的定价从股性定价切换为债性定价,更加关注转债的信用风险。今年评级调整可能更加严格,比如部分规模较大的转债今年超预期下调评级,可见当前转债市场信用风险仍然较高,在股票市场低迷时转债的信用风险会被放大,加速市场的负反馈。

5月17日,搜特公告由于流动性不足无法兑付回售本息,搜特转债正式成为首只实质性违约的可转债。至此,可转债市场三十余年的“零违约”神话,使市场开始重视转债信用风险。

紧接着,5月24日,鸿达退可转债一天暴跌76%!仅剩10元,可转债信用风险空前高涨。

5月24日,鸿达退债在退市板块挂牌转让的首个交易日,转让价格相对退市前的价格42.12元/张,大跌76.10%至10.068元/张,相对于面值100元则是下跌了90%。

公司转债大幅下跌,主要因为投资者对公司可能出现的信用风险感到担忧。据公司公告,公司因大额债务逾期,存在部分银行账户、资产冻结或银行存款被划扣等情况,公司现金紧缺,导致公司业务开展受限,公司可持续经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鸿达兴业主要业务为PVC、烧碱等基础化工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相关业务的经营主体为乌海化工、中谷矿业等子公司,截至目前,上述主要业务的经营主体已被法院裁定受理破产清算或破产重整并被破产管理人接管,公司丧失对其的控制权。

除失去上述主要业务经营主体控制权外,目前公司因债务危机导致资金流动性紧张,部分员工因拖欠工资而离职,因巨额债务违约、未履行判决文书义务等原因导致主要银行账户被司法冻结、部分资产被法院保全或强制执行,公司业务存在停顿的风险。

对于鸿达退债可能出现的违约风险,公司提醒投资者,公司目前可用货币资金余额无法覆盖鸿达退债剩余票面总金额。公司部分银行账户、资产已被法院冻结/查封,如后续鸿达退债触发回售条款及临近本息兑付日,公司存在因流动资金不足无法进行回售/兑付本息进而引起债务违约风险。

公司退市时的转债数量为336.87万张,按照每张面值100元计算,转债余额约为3.37亿元,其中,已办理确权手续的可转债约为335.96万张。

随着退市、违约转债的相继出现,由退市带来的转债信用风险担忧正不断加局,相关转债近期出现大幅下跌。

2020年以前,转债多以转股形式退出市场,到期偿付的转债较为少见。此前转债发行条件较为严格,转债发行人资质一般较优,多通过后续股价上涨、提前赎回而实现债转股。此外,转债有下修条款保护,即使正股后续表现偏弱,亦可以通过下修转股价来提升转债投资人的转股意愿。

2020年以来,正股退市、信用债违约风险蔓延引致转债价格大幅下跌及兑付风险开始引起市场关注。2020年,辉丰转债因发行人连续两年亏损而暂停上市交易,因处于最后2年回售期并触发回售强赎退市。

2023年开始,正股退市、破产重整而引致的转债信用风险持续受到市场关注,搜特退债、蓝盾退债和鸿达退债均已退市并进入退市板块挂牌转让。正邦转债、全筑转债等,因正股被裁定破产重整而提前到期,按照普通债权根据清偿方案进行偿付。

如何识别可转债信用风险?

1,专家观点:投资者可以关注交易所关注函、问询函、信用评级公司发布关注事项等关键信息。一方面,多数公司存在营收、净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等明显下滑情况,部分公司盈利下滑或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大额计提了资产和信用减值损失。另一方面,控股股东等关联方通过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等侵害上市公司利益也是监管重点关注的事项,常见于控股股东质押比例较高、存在“存贷双高”现象的公司。这也与上市公司“其他风险警示”等相关情形一脉相承,或具有较好的观测指引作用。

2,顽哥观点:顽哥的回答很简单,那就是——

《回避三高——高融资占比,高质押率,高负债率》

以下是旧文一篇,其实是两篇合一篇(19年/24年),今天读来依然应景。

回避三高(高融资占比,高质押率,高负债率),兼谈资产负债率的戴维斯双击与双杀

2024年1月11日,鸿达兴业,ST鸿达,股债双杀,提前正式锁定退市。据同花顺数据,截至2023年12月20日,公司股东总户数为13.85万户,绝对的财富毁灭者。顽哥拿出2019年3月的旧文章温习,仿佛一切在昨天。

当时市场氢能源、燃料电池正当风口,美锦能源、雪人股份、全柴动力、雄韬股份、鸿达兴业、格林美(锂电+燃料电池)等都是风口猪。

原文(稍有粘接):

戴维斯双击与双杀,统称“戴维斯效应”,体现在股价波动上,往往是几何倍数的,影响及其巨大。

鸿达兴业最大的风险是资产负债率较高,这是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从财务的角度来讲,资产负债是把双刃剑,当行业景气叠加公司业绩保持增长,就是有效利用杠杆,形成“戴维斯双击”;相反,行业下行叠加公司业绩下滑则将产生较高的财务成本,甚至彻底把公司拖垮,这就是所谓“戴维斯双杀”。
格林美最大、也可能唯一的风险也是资产负债率较高。顽哥去年(2018年)持股格林美几乎整整一年,逆势居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当然对此票也了解颇深。

你说格林美会是双击呢还是双杀?我的观点是格林美公司处在利润释放期,由于经营杠杆的作用,从17年至19年是其业绩的拐点期,可以从其资产增速下降,负债增速下降,净利增速上升以及经营现金流上升都可以验证此观点,若判断正确,这几项指标将继续持续。

且2017年起年报总营收就上百亿,成功进入“营收百亿俱乐部”。对财报有研究的人都知道,“营收百亿俱乐部”对于资源型、周期性企业绝对是个坎,是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标志着公司抗风险、抗击打能力空前加强,意味着常规的、小级别的经济衰退和金融风暴已对公司不会出现重大威胁了。

成功迈入“百亿营收俱乐部”,是几乎所有的周期性公司解决高负债的必由之路!百亿营收是一家资源型、周期性公司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拐点,当公司营收叠加业绩保持增长,那么高负债就就是有效利用杠杆,也即是“借钱生钱”,形成“戴维斯双击”。体现在股价波动上,会出现长线大牛股走势,影响及其巨大。
反之,就容易遭遇“戴维斯双杀”,股价就是漫漫熊途,最终ST,退市,被时代和市场淘汰。。。

最近氢能源、燃料电池风头正劲,鸿达兴业因为在草原一次兴建8座加氢站,因此股价也就炙手可热。

但鸿达兴业与格林美最大的区别,就是鸿达的年营收一直在50亿左右徘徊,距离百亿相差甚远,相对于如此高的负债率,市场风向稍微偏向不利,行业下行叠加公司业绩下滑则将产生较高的财务成本,甚至彻底把公司拖垮,就会对公司业绩、甚至经营带来巨大障碍,大家当高度警惕。

再看看上面提到的几只票,美锦能源、雪人股份、全柴动力、雄韬股份、鸿达兴业、格林美,包括这次被ST处理的国企ST中泰(资产负债率61%)、ST特信(资产负债率71%),其实负债率似乎都不低。

(原文完)

顽哥总结:企业高负债率本质上就是炒股、炒期货的高杠杆,本质和原理是一模一样的,踩上风口、赚的时候笑开颜;但风险来临的时候是可以让资金直接清零的!

当然企业经营负债与证券投资杠杆毕竟不同,区别肯定是有的——

资产负债率过高过低都不好。过高比如超过45%,意味着风险,因为财务负担大;过低比如低于20%,则可能意味着产业成熟度偏高,财务利用率偏低,企业扩张进取力度不足。

因此,资产负债率不是越低越好,顽哥选票基本上都偏好取中位数,甚为合理。

而证券投资,顽哥的建议是杠杆为零。

一句话——

高负债=高杠杆,企业经营者,证券投资者,生死之地,不可不察也!

$广汇汽车(SH600297)$$岭南股份(SZ002717)$$美锦能源(SZ000723)$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