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时报 记者 叶青 北京报道 2024-06-25 10:22:30

摘要: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进口资源不断涌入,终端需求季节性淡季,基本面无明显改善,碳酸锂期价弱势震荡。

6月24日,碳酸锂期货价格大跌,午后盘中一度下探至87800元/吨,最终报收于88550元/吨,日内跌幅5.45%,主力2407合约已经跌破9万元关口,创出近半年新低。据记者了解,3月4日至6月24日,碳酸锂期货价格已经累计下跌达25.55%。

“目前影响碳酸锂下跌的核心因素是碳酸锂的持续过剩,尤其是进入6月后,锂盐厂排产较高,下游排产环比下降。与此同时,南美智利回流量大增,国内过剩预估量继续走升,市场看空情绪更浓了。虽然价格有所反弹,但多次上攻乏力。”一德期货分析师谷静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表示。

碳酸锂进口量增长44%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期货价格出现下跌外,碳酸锂现货价格也出现下跌。据上海钢联发布数据显示,24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较上日下跌4000元/吨,均价报9.1万元/吨。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进口资源不断涌入,终端需求季节性淡季,基本面无明显改善,碳酸锂期价弱势震荡。

“近期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主要原因在于5月份市场基本面开始走弱,从今年的产业排产节奏来看,3—4月份正极材料的高增长以及环保事件的影响推动了碳酸锂价格的震荡上行。然而,进入5—6月份后,正极材料的排产环比走弱,而供给端的排产却持续增加,导致供需差距逐渐扩大,库存不断增加,基本面难以扭转弱势,价格承受下行压力。”创元期货碳酸锂研究员余烁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余烁表示,供给方面,随着天气转热,盐湖的开工率逐渐提高,矿石冶炼碳酸锂的开工率保持稳定,总体开工率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环比表现强劲。进口方面,海外锂资源的释放量符合预期,5—6月份碳酸锂进口增速较快。智利的碳酸锂5月进口突破2万吨,创历史新高。1—5月份,中国国内碳酸锂进口量达8.7万吨,累计同比增长44%,现货市场抛售压力较大。

随着期货价格波动,碳酸锂期货合约多空持仓也发现变化。据了解,当前碳酸锂主力合约正在移仓换月,从持仓量看,2407合约当前持仓量7.8万手,2411合约当前持仓量11.2万手,主力已经由2407转移到2411合约;从成交量来看,2407合约日内成交超7万手,2411合约5.8万手。通过近两个交易日的产量变动情况来看,碳酸锂并未出现明显的增仓或者减仓异动。

根据SMM数据,5月国内碳酸锂产量为62,538吨,环比上升18%,同比增加87%;6月的碳酸锂产量为64868万吨,环比增加4%。预计上半年国内碳酸锂累计产量29.7万吨,同比增长48.15%。4—6月总产量18.03万吨,同比增长73.61%,环比增长54.38%。

谷静表示,二季度虽然江西地区有检查动作,但由于盐湖出货淡季结束,生产企业检修完成,产量提升;与此同时,辉石以及云母利润尚可,产量有明显抬升。从开工率看,6月总开工率62%,其中锂辉石开工率70%,盐湖开工率79%,云母开工率也从前期24%的低位开工率抬升至46%的开工率。所以,整个二季度国内碳酸锂总产量都在向上攀爬。

根据SMM数据,碳酸锂目前总周度开工率53.95%,处于近期高位,随着气温升高,盐湖开工率上升最为明显,从五月初的63%提升至78%,矿石开工率维持稳定,受制于价格因素,回收厂开工率从五月初27%降低至24%。2季度以来碳酸锂产量持续增加,最近一周碳酸锂周度产量14814吨,创历史新高。

下游正级厂不敢批量采购

“此轮碳酸锂价格下跌幅度过快,矿端报价稍显滞后,SC6锂辉石精矿报价1089美元/吨,静态估算外购锂辉石精矿代加工成本10—10.5万元/吨,国内1.5—2%锂云母精矿报价1915元/吨,静态估算外购锂云母精矿代加工成本10万元/吨,均与盘面价格倒挂,外购矿石锂盐厂生产出现亏损。”余烁称。

与此同时,随着锂盐价格大幅回落,对于碳酸锂生产企业影响较大,一季度现货均价还在11万以上,但碳酸锂龙头企业天齐、赣锋等企业均受到锂产品市场波动的影响,出现了亏损。当前价格预计还将给生产企业带来更大的亏损,企业压力进一步加大。

“我们6月中旬调研得知,宜春当地一体化的锂盐厂都是正常开工的,非一体化的锂盐厂因成本倒挂整体开工率偏低,少数小厂停产。非一体化锂盐厂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一些锂盐厂转做代加工。”正信期货分析师张重洋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张重洋表示,由于锂价持续下行,部分企业推迟新建产能的投产时间,表示等待行情好转。非一体化的锂盐厂原料库存也极低,仅维持按需购买。多数企业反馈,近期下游需求较疲弱,其一是下游排产环比小幅下滑且客供量增加较多,其二是临近二季度末,上下游均有管理库存的需求。

据了解,今年一季度下游正级厂大部分都是亏损的,采购心理比较谨慎。而且目前是需求淡季,8月和9月的需求可能出现好转。当地锂盐厂套保参与度较高,企业对期货的接受度良好,不少企业在日常销售定价时会参考盘面的价格。

张重洋表示,当地多数企业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成本倒挂,在当前的锂价下,非一体化的锂盐厂基本都是亏损的。如果锂价出现进一步下跌,成本高的锂盐厂可能会减产。其次,是环保检查结果的不确定性。多数企业反馈还没有定论,等待政府最终的决策,定性为危废的可能性比较低。锂渣的规范化处置是趋势,远期可能会增加企业的处理成本。

此外,从上半年碳酸锂下游需求来看,在经历了4月份的旺季消费后,5月份三元正极材料向上动能开始衰竭,5月三元材料产量51900吨,环比减幅在20%,同比减幅在5%;预期6月三元材料产量在49770吨,环比降幅在4%,同比降幅在10%。

谷静表示,5月磷酸铁锂产量197610吨,环比增加18%,同比增加78%;预计6月中国磷酸铁锂产量为181960吨,环比下滑8%,同比增29%。两大正极材料在6月份排产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环比下滑,消费端压力较大。价格持续下跌,下游并未出现大规模的补库动作,但随着产量增加,下游库存也是有些许增长,从年初的1.4万吨增加到当前的2.4万吨。

碳酸锂何时见底?

“短期内需要关注2407合约如何落幕,距离2407合约进交割月剩下4个交易日,目前2407合约持仓7.37万手,多空博弈还在僵持,资金平仓可能导致盘面波动。从基本面来看,在无重大政策刺激的情况下,2024年新能源汽车增速大概率维持在25%左右,难以扭转供给过剩局面。”余烁称。

余烁表示,后续走势应关注供给端以及产业的决策行为,首先关注高成本供给端的开工情况,观察亏损情况下锂盐厂是否挺价以及减产。其次关注中下游补库节奏,在达到适当的心里预期价格以及盘面维稳后是否进行补库。最后关注国外锂资源开发进度,非洲矿山以及阿根廷盐湖是今年下半年锂资源增量的关键来源。

谷静也表示,前期价格高位时,我们曾多次给出逢高沽空以及企业参与空头套保的建议,但是价格运行于此,继续加仓空头保值的风险也在加大。所以,建议企业可以在前期套保头寸的基础上,酌情调整套保比例。当前市场比较关注的是在当下价格水平下,能否看到锂盐厂减产。

不过,据记者了解,当前市场新增参与者主要是期现贸易商,这部分参与者大都配套现货进行保值,盘面价格波动对于这部分参与者来说影响不大;另外,产业方面,当前主要是长协以及客供为主,所以在外采利润被吞噬后,短期内也较难看到大规模减产消息出来。

“进出口方面,2023年—2026年是南美盐湖集中投产的时间段,今年南美盐湖增量较高,最新消息SQM已经将年内产量上调至20万吨。所以,此前4—5月进口数据均已超过2万吨,今年前五个月总进口量8.68万吨,同比增幅43.74%,预计后期回流国内量仍保持高位。据悉,前期现货价格回落至105000附近时,下游以及贸易商有囤货现象,价格获得短暂支撑,随后价格继续大幅回落,现货市场观望情绪较浓,当前下游企业未有明显囤货或者多拿货动作。”谷静称。

当前下跌与去年年底相比,都是基本面驱动形成负反馈,现货过剩—盘面下跌—中下游观望—现货过剩加剧—盘面继续下跌,盘面价格下跌速度过快导致螺旋式下跌,碳酸锂价格尚未企稳,中下游观望为主,若盘面维稳,中下游可能进行补库。不过,余烁称,随着今年新增锂资源项目的爬产,国外锂资源放量将更为明显,年底再次回到基本面走弱阶段,价格将可能进一步下探。因此,当前阶段难以出现中下游大量补库行为。

针对碳酸锂后期价格走势,余烁称,短期内,从宏观情绪和下跌过程来看,目前尚未出现拐点,盘面仍有下行空间,从生产端成本来看,外购矿石锂盐厂基本处于亏损状态,目前价格存在超跌,已经接近底部。操作策略上,2407合约的多空博弈尚有不确定性,预计未来一周盘面波动较大,当前价格不建议追空,待2407合约移仓完毕,可根据中下游补库情况逢高空。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