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Pixabay


6月22日,浙江小伦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小伦智能)终止创业板上市。公司拟募资3.5646亿元,保荐机构为海通证券。


小伦智能于2022年6月24日申请创业板IPO,2023年3月便过会,但却迟迟未能提交注册,最终在过会15个月后选择了撤回IPO。


《摩斯IPO》认为,小伦智造的业绩规模相对较小。2023年上半年业绩存在下滑趋势,恐怕净利润很难满足新规上市标准。此外,公司报告期存在“突击分红”的情况,并且公司治理有很强的家族企业色彩。



01 最近一年业绩恐不满足上市标准

小伦智造是一家专门从事固体制剂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产品主要应用在医药和保健品领域。公司主要生产制药整机,包括固体制剂生产线所需的包衣系列、制粒系列、混合系列和辅助系列产品。除此之外,公司还生产制药容器和配件等其他产品。


在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小伦智造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91亿元、2.48亿元和2.93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为3397万元、4962万元和6169万元。


小伦智造的业绩规模相对较小。2023年上半年,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313.24万元,存在下滑趋势。


而根据创业板上市新规要求,最近一年的净利润不低于6000万元。虽然小伦智造还未公布2023年全年净利润,但根据其上半年的业绩情况,恐怕2023年净利润很难满足新规上市标准。


此外,小伦智造的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余额占比较高,特别是一年期以上的。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余额分别为6392.45万元、7468.53万元和10272.01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3.46%、30.33%和35.25%。其中,账龄超过一年的余额占比分别为51.71%、45.96%和44.40%。


交易所要求公司解释为什么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余额这么高,特别是那些账龄超过一年的。


2022年末,小伦智造的应收账款余额同比增长了46.51%,其中账龄1-2年的应收账款余额增长了51.78%。而同期公司的营业收入同比只增长了18.26%。上市委员会在现场问询时,询问公司是否通过放宽信用政策来刺激销售。



02 实控人上市前突击分红,是否创业板定位被问询

王小伦、郑秀钗和王渊三人直接持有公司56.91%的股份。王小伦和郑秀钗还通过小伦机械贸易间接持有公司21.05%的股份,王渊通过温州基诺和温州基礼间接控制公司8.69%的股份。因此,他们三人直接和间接控制了公司86.66%的股份。


2020年和2022年,小伦智造分别进行了500万元和2000万元的现金分红。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的2000万元分红,正好在递交招股书九天前,也就是2022年6月15日,这次分红被认为是“突击分红”。


另外,小伦智造有很强的家族企业色彩,6名非独立董事中有3名是王小伦家族成员,占了公司董事会非独立董事人数的一半。


此外,小伦智造的研发投入明显低于同行业的可比公司。报告期内,小伦智造的研发费用分别为840.1万元、1003.48万元和1239.69万元,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38%、3.93%和4.14%,低于同行平均水平,而同行业的迦南科技、东富龙、楚天科技、亚光股份和创志科技的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5.98%、6.58%和6.56%。


最后,在两轮审核问询函中,小伦智造都被问到是否符合创业板的定位。深交所还提到公司共获得的5项发明专利,其中4项是在2014年及以前获得的,要求公司说明主要产品种类和生产工艺路线是否有被淘汰的风险,以及公司依靠核心技术产品质量赶上国外先进水平的说法是否准确、客观。





作者 | 摩斯姐

来源 | 摩斯IPO(MorseIPO)

作者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