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对美的诉求需要被看见。

文丨孙晓燕

6月初,中国残联就业服务指导中心中国盲人协会携手京东共同发起“美丽无障碍”计划。其中,在美妆领域,为了更好地满足视障人群化妆、护肤的需求,京东联手薇诺娜、韩束、完美日记、百雀羚、橘朵、酵色等国内知名美妆品牌,共同推出“无障碍”美妆护肤产品,为美妆产品定制专属的盲文与二维码,并开通无障碍读屏功能,进一步方便视障人士购买。

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大约三分之一的美国家庭被认定为“拥有身体限制”的障碍成员,这其中可能包括视力障碍、听力障碍、独自生活障碍和学习能力障碍。中国残联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8500万残障人士,其中视障人士超过1700万。

各类身体障碍让这类人群在生活中遇到各类阻碍,无法实现与普通人同样的生活体验,化妆与护肤就是其中的一方面。根据欧莱雅集团的数据,全球大约有 5000万人的手部和手臂无法完成精细动作,包括使用美妆产品。

从出行购物到使用产品,对普通人来说再简单不过的行为,对于残障人士来说却无异“难于登天”。

在日益高举“包容”和“多元化”的美妆领域,各个品牌看见了性别差异,推出针对性别打造的不同产品;看见了人种肤色差异,打造全色系覆盖的粉底液……而残障人士往往成为被忽视的“边缘群体”。宝洁公司在2019年的一项调查中发现,目前仅有4%的美妆或个人护理品牌推出了专门针对残障人士的产品。

全球残疾人创新中心联合创始人兼主任Iain McKinnon在接受《Cosmetics Business》采访时表示,包容性的概念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有色人种、不同体型和性别认同上,而是应该更进一步去拥抱残障人士。

残障人士群体对美的诉求应该被看见。于是,无障碍美妆成为各个品牌角逐的赛道。

“无障碍”首先体现在产品包装与设计中。许多品牌在产品包装中加入盲文以帮助视障人士购买、使用产品。1997年,欧舒丹的产品包装上已开始印上凸点首文,且大部分产品都刻有“盲文标识”。此外,2021年,宝洁旗下品牌Olay为产品推出专为残障人士开发的无障碍包装,通过前期对于肢体协调障碍、关节疼痛和视力障碍等群体的需求的调研,这一新包装带有更易于打开的带翼瓶盖、高对比度的产品标签和盲文文字等,进一步完善残障人士的使用体验。

同时,随着越来越多品牌认知到残障人士的需求,逐渐出现了一批“无障碍美妆品牌”,而这类美妆品牌的创始人往往本身便是残障人士,更能切身体会到这一群体的真实需求。美妆品牌Guide Beauty由化妆师Terri Bryant创建,面向帕金森综合征患者。Terri Bryant在确诊帕金森后认识到,普通的化妆产品无法提供稳定、精确的化妆体验,基于此,她打造了自己的无障碍美妆品牌,推出了眼线笔、睫毛膏和眉胶等产品,其眼线笔刷头处采用微微弯曲的形状设计,有助于使用者画出流畅的眼线。

此外,随着欧莱雅、雅诗兰黛等美妆巨头下场,科技成为赋能无障碍美妆的重要推手。2023年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欧莱雅发布了一款手持式精密智能化妆工具HAPYA,通过其内置的人工智能和可定制的附件驱动,该设备可以实现360度旋转和180度弯曲,完成精细操作实现精准上妆。雅诗兰黛集团则推出一款名为“语音化妆助手”的应用程序,通过人工智能和增强现实技术,识别用户面部五官以及任意化妆品,并以语音的方式为用户提供需要修饰或调整的建议。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国外品牌,国内美妆品牌在无障碍美妆赛道起步较晚,大部分国内美妆品牌对残障人士的关注仍停留在捐款公益领域,很少落地到实际的产品设计中。但通过本次京东发起的“美丽无障碍”计划,也不难看出,各个品牌正进一步认识到这一群体的“美丽诉求”并开始采取行动。

事实上,对无障碍美妆的推动不仅仅是处于对市场潜力的考虑,更是企业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对于一个品牌而言,想走的更长远,就要打造自己的品牌价值,社会责任便是品牌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未来,无障碍美妆能否真正实现无障碍,仍面临着多重挑战。

首先,便是价格问题。科技的进步为残障人士带来了便捷的辅助设备,但大部分人或许承担不起其高昂的价格。其次,对于许多新锐品牌而言,无障碍美妆仍是一步险棋,仍处于观望状态。

但正如Olay在选择不申请无障碍包装专利时所表示:“作为一个全球品牌,我们有责任确保所有消费者都能获得满足其需求并无缝融入日常生活的产品,但这不是单个品牌、单家公司就能实现的,”无障碍美妆需要更多企业、品牌的加入,才能切实解决这类消费群体的需求,打造更加包容的美妆行业。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