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即使在诸多变数与挑战叠加下,光伏产业依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光伏迎来“大跨步”式发展。一时间,更多的资本从其他赛道蜂拥而至,近年来,不少来自电子、材料、互联网、房地产、教育、家电、航运、食品等领域的企业入局光伏。

其中有企业勇立潮头,成为光伏第一梯队的“大佬”,也有企业“败走麦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过,总挡不住后来者前仆后继,不断加入战局,企图靠着光伏盈利止损。

2023年10月,蓝丰生化也跻身光伏赛道,此前其3年亏11.4亿,遭股民索赔7000万,已经有些“自顾不暇”,当“农药大佬”变成“光伏萌新”又将会激起什么样的火花?

农药“大佬”入局光伏赛道

蓝丰生化前身是1976年成立的江苏省新沂农药厂,该药厂在1990年正式更名为蓝丰生化,2010 年上市,主营业务为农药及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研发、销售等。

本来农药卖得好好的,咋就想起来转行了呢?

说起蓝丰生化的跨界步伐,其实可以追溯到2015年,在2015 年,公司完成收购方舟制药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业务已经从单一的农药向外扩展,2016年-2020 年,公司主营业务为“医药健康+农药化工”双主业。

在2020 年末,公司完成方舟制药100%股权的出售,公司主营业务由“医药健康+农药化工”双主业回归为农化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

放弃医药健康业务后,蓝丰生化继续在跨界的路上进行探索,在2023 年 10 月,公司完成收购安徽旭合科技新能源有限公司51%股权,正式进入了光伏的赛道,公司主营业务由“农药化工”单主业转变为“农药化工+光伏新能源”双主业。

其实,根据蓝丰生化以往的业绩可以看出,最近几年该公司一直呈现出亏损的状态。最近三年里,其2021年亏损-4.9亿,2022年亏损-3.2亿,而2023年亏损-3.3亿。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蓝丰生化2023年10月才正式入局光伏赛道,但2023年其光伏营收依旧很亮眼,仅凭光伏产业,蓝丰生化营收9000多万,占蓝丰生化总体营收54.3%。

今年新增3个新能源公司

可能是看准新能源发展的大趋势,蓝丰生化在光伏产业的投资也是大手笔,收购旭合科技之后,今年蓝丰生化又设立了3个子公司。

2024年4月12日,其公司控股一级子公司旭合科技和全资子公司蓝丰进出口,拟以自有资金共同对外投资设立二级子公司通辽旭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以下简称“通辽旭合”),注册资本为 5,000 万元人民币。

公司控股二级子公司新加坡旭合拟以其自有资金对外投资设立三级子公司北镇旭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注册资本为 100 万美元。

5月20日,其“关于子公司对外投资的公告中”显示,公司控股二级子公司旭合清能拟与广西广西博堃共同投资, 在安徽设立安徽旭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以合资公司为平台,开展分布式光伏电站开发等业务。合资公司注 册资本为500万元人民币,其中,旭合清能以自有资金出资 255 万元人民币,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 51%;广西博堃以自有资金出资 245 万元人民币,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 49%。

频繁设立子公司,表明蓝丰生化进军光伏的决心。

虚假陈述 股民索赔7000余万

但蓝丰生化这边光伏业务开展的如火如荼,那边却又麻烦不断,官司缠身。因为证券虚假陈述,目前已经有不少股民团结在一起向其发起索赔,累计金额7000余万元。

根据2024年6月4日,江苏蓝丰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关于投资者诉讼事项的进展公告,2023 年 7 月,蓝丰生化收到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应诉通知书》,12名投资者以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为由向南京中院提起诉讼,要求公司赔偿其投资损失。南京中院立案受理后,依法适用普通代表人诉讼程序进行审理,而近日又新增 172 名自然人投资者以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为由对公司提起民事诉讼,其中 168 人参加普通代表人诉讼程序,4 人未参加普通代表人诉讼程序,诉讼金额共计人民币 76,510,149.60 元。目前案件处于一审阶段。

不仅面临大量的诉讼,蓝丰生化也背负着大量的担保。根据其最新为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世纪新能源团队了解到,为满足日常经营和业务发展的资金需要,蓝丰生化拟为蓝丰进出口、蓝丰有限、安旭合科技、云南旭合融资事宜提供总额不超过人民币 30.5 亿元的担保,其中为旭合科技担保额度为25亿元,可谓是“包袱”不轻!

出售子公司 靠政府补助回血

企业要发展,资金是关键。因为持续亏损,2023年12 月 25 日,蓝丰生化发布了关于出售全资子公司 100%股权的公告,来“止损”。

其公司表示鉴于近几年来宁夏蓝丰长期持续大额亏损,对公司的经营发展带来沉重负担,为优化公司资产结构及资源配置,公司拟将持有的宁夏蓝丰100%股权以人民币 2,050.00万元转让给河北网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联农业”),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宁夏蓝丰股权。

除了卖掉不赚钱的子公司,政府补贴也是其“回血”的重要途径。

在今年5月8日,该公司收到了3000万补助、5月21日收到3000万补助、5月30日收到2000万元的补助。

6月18日,蓝丰生物发布关于控股子公司获得政府补助的公告,根据公司控股子公司旭合科技与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中新苏滁(滁州)开发有限公司签订的《“10GW超高效N型光伏电池及组件”项目补充协议书》相关条款,旭合科技收到滁州市中新苏滁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发的固定资产投资补助款人民币1,081.32万元,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42.87%。

截至目前,本年度旭合科技收到上述政府补助资金共计10,732.20万元,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425.52%,上述补贴款系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旭合科技已收到该笔款项并确认为递延收益,目前该笔政府补助具有可持续性。

这些补助资金,是2022年11月,旭合科技10GW超高效N型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落户安徽滁州琅琊区的固定资产投资补助款。据了解,2023年11月,旭合科技年产10GW光伏电池及组件项目(一期)部分投产。

蓝丰生化一季报显示,今年前三个月,该公司净利润亏损3051万元,而本年度旭合科技获得政府补助资金共计7,650.89万元,由此可见该公司一季度已经及时“止损”。

但回头看看蓝丰生化的现状,恐怕这笔钱也是“杯水车薪”!光伏行业恰逢周期,不知道这位“农药大佬”最终能否扭亏为盈!

$新能源主题ETF(SH516580)$$隆基绿能(SH601012)$

文章来源:世纪新能源网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其任职机构立场及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本文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您认为本文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害,请立即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对新能源赛道感兴趣的也可关注$科创100指数ETF(SH588030)$,该ETF重点布局医药生物、电子、新能源三大成长板块,并且对于计算机、机械设备、国防军工等板块布局良好。无论是从基本面上还是政策上来看,科创100指数的反转趋势都非常明显,后市表现也值得期待。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