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型号,实现从近距离避障到远距离导航的全覆盖布局。

 文|易玉琴

作为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头部企业,科沃斯的创新并未局限于机器人产品本身,而是深入到机器人生态和上下游产业链的布局。为此,科沃斯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孵化了其智能传感器品牌“氪见科技”。

氪见科技是在科沃斯AI工程院及智能传感器研发团队的基础上孵化而成的高科技技术企业。尽管背靠庞大的服务机器人市场,但氪见科技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它瞄准了整个泛机器人行业,力求在激光雷达及智能传感器领域实现突破和引领。

“立足家用,布局商用,拓展工业” 作为科沃斯的全资子公司,氪见集成了科沃斯在雷达、传感、导航等方面的多项技术沉淀。最初,氪见科技以家用扫地机雷达为起点,以商用雷达为触手,边落地应用边探索更多领域需求,逐渐衍生为家用、商用、工业三大产品线。氪见科技副总经理高翔介绍,在商用领域,氪见科技为商用清洁机器人开发了探测距离更远的激光雷达,达到了50米的探测距离,该款雷达是氪见在商用领域最早的布局,也是其在商用机器人领域探测距离最远的一款雷达。基于此技术,氪见得以进一步扩展至工业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家用5米-10米的探测距离,到如今的50米,我们持续拓展市场,致力于在工业领域发挥更大作用。”高翔表示。而在进一步拓展工业领域之前,氪见科技对多家工业客户进行了深入调研,挖掘客户痛点,并结合科沃斯自身工厂使用AGV、AMR和无人叉车等设备的经验,对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经过研发和市场团队一年多的打磨,氪见科技于今年推出了第一款工业激光雷达——KR G系列,成为氪见在工业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 氪见KR G系列激光雷达是基于 TOF 原理设计的扫描式产品。按照探测距离来分,KR G系列激光雷达可分为KR G10、KR G30、KR G50三种型号。其中,KR G10主要用于AGV、AMR及无人叉车的近距离避障,精度要求较高;KR G30既可用于避障,也适用于小范围的导航;KR G50则主要用于远距离导航规划。 氪见科技通过这三种型号,实现了从近距离避障到远距离导航的全覆盖布局。高翔表示,目前该系列产品已向多家知名的工业领域客户送样,且客户的反馈非常积极。据悉,该系列产品的量产将在本月完成,产品准备非常成熟。 在谈及家用、商用和工业场景对激光雷达的需求差异时,高翔指出,家用和商用对激光雷达应用的需求差异并不大,但工业场景因其复杂性与前两者有显著区别: 首先,商用场景相对简单,而工业场景复杂多变,例如高低不平的地面和动态变化的货架等。其次,工业场景需要更宽范围的电压支持,从9v到30v不等,而商用场景多为12v。此外,对于商用场景的客户,只需提供驱动程序,客户运行驱动和算法即可,而对于工业场景的客户,不仅需要提供SDK和工具包,还要确保与工控机和PLC的协议兼容性,满足工业领域的特殊需求。高翔在总结氪见科技的战略布局时说道:“我们的战略是立足家用,布局商用,拓展工业。”为了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氪见科技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新解决方案,这一层层推进的路径也体现了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稳步前行。 “聚焦泛机器人行业的应用” 当前,激光雷达行业内入局者众多,竞争态势异常激烈。高翔指出,行业内已出现了内卷现象,许多激光雷达厂商纷纷转向车载自动驾驶等市场,而氪见则始终坚定地专注于机器人行业。“与其他激光雷达厂商相比,氪见科技最大的特点就是聚焦于机器人行业的应用。从成立之初,氪见就定位于助力泛机器人行业的快速发展。我们将所有开发资源和研发投入集中在机器人行业,无论是商用机器人、AGV、AMR还是无人叉车,我们都能更好地了解其需求。”高翔表示。作为科沃斯的全资子公司,氪见在资本运作和市场供应方面具备了稳定的基础,这种稳定性使得他们可以专注于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同时,基于科沃斯在机器人整机方面的开发经验,氪见对机器人应用有着深刻的了解,深知整机厂商对传感器的具体需求。而正是由于对机器人行业的专注性,氪见科技在面向机器人行业的产品开发方面具备多项优势:首先,氪见科技在应对不同机器人应用场景时具备独特的技术优势。高翔提到,在开发工业产品时,氪见科技采用更先进的芯片和更优秀的算法,以满足工业场景的应用需求。例如,在工业机器人避障导航功能的完善方面,以及在上位机、SDK和各系统的打通方面,氪见科技具有显著优势。其次,氪见科技还具备强大的垂直供应链整合能力,这使得他们在工业场景中能够追求极致的性价比。高翔强调:“我们交付的产品涵盖家用、商用甚至部分工业领域,出货量早已达百万级别,这在国内激光雷达厂商中非常少见。无论是供应链、大规模生产制造,还是品质管控,我们都具备达到百万量级的管理能力,这也是我们的最大优势。”此外,氪见科技特别注重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高翔指出:“我们对可靠性和稳定性的要求非常高,甚至超出常规标准。在氪见看来,可靠性和稳定性是第一优先级。”最后,高翔再三强调,在工业领域,氪见的目标是服务好客户,不会涉足主机业务。“我们只专注于机器人领域的智能传感器应用。氪见的定位很明确,我们做传感器,也可能会推出解决方案,但我们绝不会涉足整机业务,因为隔行如隔山。 “移动机器人仍是蓝海市场” 与国外相比,中国的激光雷达行业起步较晚。早期,国内激光雷达市场主要由外资品牌主导,价格高昂。近年来,随着科技巨头和新兴创业公司的不断涌入,我国激光雷达行业迅速发展,特别是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基本实现了激光雷达的国产化替代。然而,在工业领域,激光雷达的国产化替代仍道阻且长。针对国产激光雷达与国外的技术差距,高翔认为,在导航和避障方面,国内已经达到了与国外相当的水平。然而,对于一些安全认证和防护型的雷达产品,由于认证周期长,仍存在一定的挑战。他希望这一方面相关标准能够更加灵活,以促进国产雷达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普及。在激光雷达的核心器件方面,氪见科技的国产化程度很高,尤其是在商用领域。高翔表示,氪见的商用50米激光雷达几乎全部采用国产化器件。此外,科沃斯也投资了一些感光芯片类的公司,从光源到芯片,在供应链端有了更深层次的布局。在工业领域,氪见科技也在积极推进国产化替代。高翔提到,虽然一些客户仍然倾向于使用国外品牌,但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信任并尝试使用国产器件。他补充道:“我们肩负着国产化替代的重要任务,致力于寻找并应用优质的国产器件。”目前在工业领域,氪见科技的KR G10 和KR G30工业雷达已经实现了高度国产化,KR G50雷达的国产化率也在不断提升。 在品牌定位上,氪见科技致力于成为国产品牌的一线代表。高翔强调,氪见科技更加注重于保证产品性能和可靠性,而非通过价格战来抢占市场。他明确表示,氪见不会贸然打价格战,而是向客户强调可靠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性。当然,在成本方面,氪见仍会拉开与海外雷达公司的差距,为客户带来有极致性价比的产品。高翔还呼吁行业内不要仅以单一成本维度考量产品,而应综合考虑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他指出,尽管移动机器人市场目前竞争激烈,但依然是一个蓝海市场,过早的价格战并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激光雷达行业应专注于技术升级和产品转化,为AGV客户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高翔表示:“如果企业赚不到钱,那么这个商业模式就是行不通的。我们希望助力整个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未来的发展,氪见科技还将布局更多前沿技术。例如,氪见科技还在进行面阵相机和3D雷达等技术的规划和尝试,并已经吸引了部分工业领域客户的关注。高翔表示,3D雷达在工业领域,特别是在AMR和叉车的导航避障和运输应用中展现出明显的需求,虽然由于成本较高,3D雷达的普及率仍然较低,但随着技术的进步,3D雷达的成本有望进一步下探。 结语:当前,激光雷达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阶段,众多企业涌入市场,推动了技术的不断革新。然而,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只有那些真正具备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经过大浪淘沙的洗礼,激光雷达行业才会迎来更加健康的发展,形成良性竞争的格局。

往期精选 2023年度中国移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发布!
多家机器人企业上市夭折,IPO焦虑如何治?
AGV从业者:从偶出狂言到不敢妄言
CMR产业联盟主席张雷:技术发展为移动机器人创造新机遇

点击关键词  获取相关资料



产研资料:2017-2022年度移动机器人研究报告 | 细分产品&细分行业-13份AGV/AMR行业蓝皮书  | 经典案例与技术论文汇编 | 全球AGV/AMR研究报告 | 2022-2023标杆案例合集 | 《工业应移动机器人》16项团体标准 物流集成:德马泰克 | 昆船智能 | 兰剑智能 | 中集天达
AGV/AMR:新松 | 机科 | 国自 | 未来  仙工智能 | 捷螺智能 | 蓝芯科技 | 哈工库讯 |  浙江中力 | 创智科技 | 海豚之星 | 法睿兰达 |海通机器人 镭神智能 核心供应链: 锂电池-昀迪新能源 | 控制器-格局 控制器-浙江科聪 控制器-睿芯行 | 防撞条-沃美诺 | 舵轮-凤凰动力 | 语音播报-零动智能 | 减速机 伺服电机 应用行业:锂电行业 光伏行业 储能行业 医药医疗 | 3C与半导体 家电与LED 汽车(新能源)| 工程机械 联盟活动:2024新战略移动机器人全年活动计划!


想要了解林德搬运机器人更多信息,可点击“阅读原文”链接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