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欧盟委员会拟在目前10%的关税基础上,对从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加征17.4%至38.1%不等的临时反补贴税。

2、今年截至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389.5万辆,出口总量51.9万辆,出口量同比增长13.7%,出口占总销量的13.32%。

3、富宝锂电网综合测算,欧盟此举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影响约15万辆左右,对电芯影响规模约7.8GWh,对正极材料影响约13000-18000吨。

7月将至,欧盟对中国新能源车企加征关税实施在即……

欧盟委员会于2024年6月12日发布公告称,如无法与中方达成解决方案,加征关税将于7月4日左右实施。此后,欧盟委员会有4个月时间与成员国协商,是否将临时关税变为永久关税。拟在目前10%的关税基础上,对从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加征17.4%至38.1%不等的临时反补贴税。加征关税后,比亚迪电动汽车出口至欧洲所要缴纳的关税将达27.4%吉利汽车达30%,上汽集团更是高达48.1%。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不仅对中国汽车品牌产生影响,也将影响到包括特斯拉、宝马等在中国生产电动汽车出口到欧盟等地的企业。

对于欧盟此举,德国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表示:我们要想想过去几十年欧洲是如何实现经济繁荣的,不是依靠封闭市场,而是靠开放市场。

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522.1万辆,同比增长57.2%,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72.7万辆,同比增长61.5%,占我国汽车总出口量的31.3%

今年截至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389.5万辆,出口总量51.9万辆,出口量同比增长13.7%,出口占总销量的13.32%。其中,纯电动汽车累计出口量41.4万辆,插混汽车出口量10.5万辆,分别占新能源汽车总出口量的79.77%和20.23%。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5月,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前五国家:巴西130967辆、比利时115318辆、英国67956辆、泰国54744辆、菲律宾45115辆,中国新能源车出口向发达国家市场呈现高质量发展的局面,主要是出口西欧和东南亚市场,近两年西欧和南欧的比利时、西班牙、斯洛文尼亚和英国等发达国家持续成为出口亮点,而今年对巴西等美洲国出口走强。

从趋势来看,由于海外政策变化(例如: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的调查和可能的打压措施,以及欧洲可能采取的加反补贴税等手段)、市场需求的变化(例如:欧盟对本土汽车的大力宣传和对中国汽车广告的减少投放,可能会引导消费者改变选择,导致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的销量下跌)以及技术标准和法规的变化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

市场普遍预测,欧盟此举可能会在短期内影响到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减少20-30%,约为15万辆左右。富宝锂电网测算,按5月中国纯电动和插混汽车平均带电量分别为57.2KWh和30.9KWh,预估对电芯影响规模在7.8GWh左右;换算到对正极材料的需求量在13000-18000吨。

从中短期看,加征关税会抬高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的售价,进而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从长远这可能会倒逼中国车企加快在欧洲本土化生产的进程。事实上,比亚迪(002594.SZ)、上汽集团(600104.SH)、长城汽车(601633.SH)等头部车企已相继在欧洲布局建厂。一旦实现本土化生产,上述车企不仅可以规避关税壁垒,还能更好地贴近欧洲市场,提升市场响应速度。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