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散茅(散装飞天茅台)的终端批发价击穿2300元、2200元和2100元的整数关口,频频登上热搜,上了头条,仿佛茅台快完了一样,什么年轻人不喝白酒啦、白酒销量老早到顶啦、地产酒啦、一级致癌物啦,全都是老生常谈毫无新意,细细品鉴,你就会发现完全经不起推敲,因为这些情况之前几年也有啊,之前茅台还不是涨到3000块。

聊茅台,首先你要知道,白酒分为茅台(飞天茅台)和其他白酒,如果没有这个认知,基本上就不用聊了,因为肯定是对牛弹琴,聊不到一块去。

茅台是一个很简单的公司:产品简单,主打一瓶飞天。文化简单,五个服从,酿一瓶好酒。财务简单(业务简单的体现),随便都能看懂。投资茅台也简单,拿着不动就行,也没啥操心的(对我而言)。

但是看网上的言论,操心的人还是挺多。无非还是那些老生常谈的问题:年轻人不喝白酒了,一级致癌物,金融属性要崩溃了,社会库存高企,茅台不是拿来喝的,是用来炒作的,等等不一而足。

我个人对茅台的理解也很简单:茅台是一瓶无法复制的极品好酒,喜欢喝酒的人都喜欢喝好酒,而喜欢喝酒的人永远存在。

我的这些理解当然建立在酒是拿来喝的前提之上,茅台也一样。酒的唯一用途就是喝,毕竟现在有酒精消毒了,也不用拿茅台去泡脚涂伤口了。我个人虽然酒量不行,但偶尔也喜欢喝二两,尤其是和亲朋好友在一起时。当有喜欢喝酒的人来玩,我拿出酒来,他们没有不高兴的,没有不喜欢喝更好的酒的。

酒是致癌物?很难喝?大家都是为了社交不得不喝?这可能有点片面。

酒对身体不好!有多不好?喝酒的人自己一直很清楚,至少比不喝的人更清楚。怎么说呢?其实我看书,坐在电脑前写文章也对身体不好,坐久了就腰酸背痛。人只要活着,就对身体不好,因为你的身体一直在消耗。你躺久了,坐久了,站久了,动久了,都对身体不好。

现在的人(健康意识真的提高了吗?),对身体最大的不好,应该是各种精神压力,紊乱的心态,精神内耗,玩手机熬夜,各种不规律的生活。这些不好恐怕是喝酒的百倍以上吧,而这些东西我基本没有,我只是偶尔和朋友喝二两酒,还很开心,这都不好?那书也不能看了?

喝酒本身没啥不好(我个人喝酒的感觉),不好的是你控制不了,你总是喝的醉醺醺,那肯定不好,我小酌一点还是蛮惬意的。其实做什么过度了都不好。玩玩手机本来也挺开心,没啥不好,你沉迷玩手机,总熬夜,那就不好。吃点好吃的也没啥不好,你总是暴饮暴食那也不好。跑步没啥不好,你运动过量照样伤身体。规律的两性生活没啥不好,一夜七次郎那你也受不了。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存在的产业好像也没几个,比如米,盐,药,院等,这些都是人的强需求。酒好像不是啥强需求,但也一直存在,其实人类在原始社会就用野果酿酒了。人类为什么离不开酒?其实没那么简单。有些人说是酒文化,在我看来,文化是社会为自己的行为找的逻辑自洽而已,人类喝酒的行为远远早于喝酒文化。

中国的白酒,无论品质还是文化,都有很高的造诣。现存的这些白酒品牌,基本都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基本没有新的玩家能够打进去(即使出现,最后也往往黯然收场)。这些白酒品牌,是几百上千前来,时间选出来的幸运儿,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产物。

天时地利人和听起来好像有点虚,有点玩玄学的味道,其实不然。当年山西商人(汾酒),进入关中(西风酒),再跨过秦岭蜀道进入四川(川酒6金花),再入贵州(郎酒,茅台等)。这是中国酿酒史的一条经典传播路线,成就了很多名酒品牌。我当初自驾长征路,在云贵川的山区,深谷高崖,绝壁悬河,道路崎岖险峻,却看到很多古道,驿站,古镇,盐商,茶商,河滩,纤夫道等历史遗迹,足见当年商贸的繁华。有人就有市场,这是白酒的市场基础。有了传播而来的技术,和络绎不绝的商客需求,再加上西南地区山高林深,闷热潮湿适合酿酒的自然条件和气候。这条路线上很多地方都开始酿酒了,几百年来,不断改进技术,每个地方也形成了自己的酿酒工艺和口味,产品和声誉随着路上的商人传播到全国各地。

这条路线上很多地方,世代都是酿酒的,比如赤水河边的茅台镇。这会形成一种酒文化,文化也不是玄虚的东西,会产生巨大的力量。比如一个地方,几百年来大家世代都是做木匠的,木工产品销往全国,那么木工技术就会在当地发展到极致,这个地方出好木匠,好家具的概率就远远高于其他地区。某个山区世代以打猎为生,那他们当地出打猎高手的概率就远高于其他地区。当一个地方几百年来,大家世代以酿酒为生呢?一个道理,所以这些地方出好酒。现存的品牌又是这些地区几百年来竞争留下的胜者,是跨越历史无数消费者用嘴巴投票选出来的。品质和品牌,二者形成良性循环,几百年来闻名全国,一直到今天。

很多人都认为白酒的护城河靠的是品牌难以复制(毕竟几百年的名声了),品牌确实难以复制。但很少人理解,其实品质一样难以复制和延续。而且这两者会互相加强。如果这些名酒只是牌子大,卖的贵,有面子。但是酒的品质没有优势,其他人能随便酿出来,那这些牌子迟早会倒闭。我自己喝,或者和亲人朋友喝,不会为了面子去买单,而是为了大家喜欢喝而买单。即使是送礼,如果这个酒本身不好喝,只是面子大,那这个面子迟早也撑不下去的。我相信,酒,最终都是用来喝的(送礼也一样,没人喜欢喝,谁会送?),而喝的人,好不好喝,他一口下去就知道。

我自己喝点酒,也喝了一些不同的酒。从我买酒和喝酒的经验来看,酒这个东西,绝对一分钱一分货。你不要想着用便宜的价格买到更好喝的酒,没有那种好事。如果有人200块卖给我比茅台更好喝的酒,我为什么要花2000多买茅台?我从来没遇到这种事情。在茅台镇,有很多街道,都是卖酒的,他们都说不比茅台差,还便宜,我一喝,也可以,但也就值200。

其实200的酒也不错了,比那些劣质酒好喝的多。更贵的好酒好在哪里?用玩盆景来比喻。一棵盆景养十年,基本造型已经出来了,看起来也不错。但是另一棵养了30年,在细腻度上,神韵上,比这个10年的要强的多。不懂的人看着好像差不多,懂的人就知道这差距有多大。

比如汾酒,我喝青花汾,香味很淡雅,但是很高级,犹如古典山水画。喝差一点的,那个高级感就下降了。好像两个女人,都是画淡妆,有一个如才女般清新脱俗,有一个如丫鬟版普通平凡。你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差距在哪里?可能因为才华气质等等内在的衬托?同样是画浓妆,有的女人就能雍容华贵,富丽堂皇。有的女人就风尘味十足,俗不可耐。这个差距是因为化妆品好坏?化妆技术高低?还是女人本身的内涵气质?看起来似乎很难学会,我大概能明白学会的难度有多大。

飞天茅台是在雍容华贵上面做到了极致,无论是口感还是香味,都丰富厚重,酱而不腻。而模仿者常常陷入浓妆艳抹的庸俗浅薄之中去了,高贵雅致的内涵没学到位,看起来也不好学。我大概也能体会学会的难度有多大。

中国的白酒有很多香型,因为消费者的不同口味追求,酿酒者的不同工艺探索,气候水土的不同分布。因此在白酒上,各种口感,各种花样都玩过了。在每种香型的路上,都有品牌走的很远,走到了人类味欲的极限,并还在往前走。

一个酒,做的好,很多人喜欢喝,这是根本。很多人说茅台的金融属性,是炒作的,我不知道金融属性是个啥,这就是个伪命题。如果有的话,那也要建立在根本之上,就是茅台是一款很多人喜欢喝的好酒。你喜欢喝茅台,存了一些酒,你朋友现在买不到,愿意出更高的价格买你的酒,这就是金融属性了?金融属性是产品好到极致的一种顺带体现,不应该成为企业刻意追求的东西。因为茅台好喝,而且越存越好喝(喝的价值增加),很多人喜欢喝(流通性强),所以就有了金融属性?如果脱离了本质(好喝这个属性),只是炒作,搞金融属性,那茅台不用等到现在,早就崩盘了。

谈了一下茅台酒。对于茅台股票,我当然毫无疑问的继续持有,最近在1478元还加仓了50%,如果后面继续下探至1400附近或者更低,我还会继续加仓。我觉得茅台最大的也许是唯一的风险,在于宏观。个人在时代面前,是如此渺小。如果这次真的不一样,那谁又能逃脱历史的命运呢?时代是每个人的运气,但对于运气,我们并不能做什么。

理解茅台公司,基石在于理解茅台酒。不喝酒的人,或不喝茅台酒的人,很难理解茅台酒的本质,也很难理解酒的本质。茅台很简单,但能理解的人似乎并不多。就如同理解投资,基石在于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偏离了这个,你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都会走偏。也很简单,但能理解的人应该更少。也许,越简单的东西,越难理解,也越难做到,因为,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ETF大V观市#

#ETF网格交易讨论圈#

#A股连跌过后,能否迎来“七翻身”?#

#新势力龙头赛力斯跌停,什么信号?#

#维生素D3价格暴涨,受益股有哪些?#

$腾讯控股(HK|00700)$$山西汾酒(SH600809)$$五粮液(SZ000858)$

@股吧话题 @社区精选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